芝兰玉树、气噉淝淮——东晋四大名将的慷慨悲歌

史实记录彬彬 2024-01-04 16:15:03

上文讲了东晋四大名将中的前两位——祖逖、陶侃,下面接着讲后两位。

豪侠逸气、跋扈枭雄——桓温

东晋百年历史中,有三个人掌控朝局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分别是前期王导、中期桓温、末期刘裕。

其中,王导协助司马睿开国,此后担任丞相二十一年;而刘裕从攻灭桓玄独掌朝纲直到称帝建宋,垄断东晋朝政也长达十六年,但他们掌权时间都短于桓温。

桓温自消灭成汉登上人臣巅峰到最终死去,一共控制朝局二十五年,接近东晋历史总长的四分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桓温,沛郡龙亢(今安徽蚌埠怀远县龙亢镇)人,宣城太守桓彝之子。

前文讲过王敦作乱,桓彝坚决抵抗,为平定叛乱立下大功。在平叛过程中,桓彝得到了名臣温峤的大力支持,便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温”,以示对温峤的感激。

后来苏峻作乱,桓彝依然忠于朝廷,据城死守,结果被苏峻的党羽江播杀死。所以,桓温是不折不扣的烈士后代。

桓温其人,姿貌雄伟,面有七星,胡须浓密,目有紫光,有人说他与孙仲谋、司马懿相貌很相似。

桓彝死时,桓温年方十五,他生性至孝,枕戈泣血,一心一意要为父报仇。

三年后,仇人江播死了,他的三个儿子为江播操办丧礼,风闻江湖上有个亡命之徒叫桓温想来复仇,就在灵堂上预先准备好兵器,以防不测。

复仇男神桓温乔装改扮,混入吊丧的宾客中,看准机会突然发难,一刀将江播长子江彪斩首。

另二子惊得魂飞天外,夺路而逃,桓温持刀苦苦追杀,终究将二人杀死,尽显快意恩仇的豪侠本色。

时人认为,为父报仇是人子本分,所以不但官府不予追究,且人人称赞桓温的行为,连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儿南康公主都下嫁给他,可见法治社会任重道远呀。

既然是驸马,又是烈士之后,再加上门第虽然不高但好歹也是世族出身,又得到朝中大佬何充的青睐,桓温的仕途就平步青云,比上了润滑油还顺利。

他起点就是琅邪太守,然后是徐州刺史,不满三十二岁时就当上了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掌握了长江中上游的兵权。

而他的前任陶侃老爷子从基层业务员做起,业绩堪称销冠,干到这个位置时也已经足足六十五岁高龄了。

桓温少年成名,青年得志,手握重兵,意气风发,一心建功立业。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盘踞蜀中的成汉政权。

成汉,由氐人流民首领李雄创立,是五胡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割据政权,比刘渊的前赵还早了四年。

可惜,成汉蜗居蜀中,不思进取,建国后又内部仇杀不断,至今不过四十二年,已经换了五任君主,国势衰微,是个很好拿捏的软柿子。

公元346年,桓温正式上书请求征伐成汉。

此时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坐了十八年皇位,死了,享年二十三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第四位晋康帝司马岳接着干了两年皇帝,觉得没什么意思,也死了;

第五位皇帝司马聃刚刚继位,这位兄弟再过几天才满两岁,还在尿床,故此由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

朝廷本就对尾大不掉的桓温心存疑虑,听说他打算用自己的本钱去远征蜀地,私下都很开心。

“去吧,蜀地难于上青天,桓司令你尽管驾鹤西去,一去不返吧。”

桓温对朝廷的小心思不屑一顾,毅然率荆州军团踏上了征途。

大军沿长江逆流西上,行至白帝城岸边,见到了诸葛武侯用巨石垒成的八阵图。

当时众将都不认识,只有桓温老神在在地说:“这是常山之蛇大阵呀。”可见桓温还是读过不少兵书的,见识高人一等。

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八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 文武莫能识。——《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成汉国主李势听说桓温入蜀,慌得不行,急命大将李福、李权、昝坚率军阻击。

桓温采取避实击虚战术,绕道而行,成功避开成汉军主力,出其不意出现在成都平原南端的彭模(今四川眉山彭山)。

李势仓促调动大军回援,两军在彭模展开激战,桓温三战三捷,成汉军大败,退回成都。

桓温下令晋军向成都挺进,李势被逼到了墙角,只能把棺材本拿出来,与桓温在成都西南的笮桥死磕。

这一战对成汉军来说是生死战,当然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战况异常胶着惨烈。

桓温孤军远征,久战疲惫,竟挡不住成汉军的冲锋,前锋大将龚护战死,晋军出现溃败趋势。

就在此时,发生了中国战争史上最神奇的一幕:

桓温下令撤退,传令兵却错听成鸣鼓进击,一时鼓声大作,晋军将士只得骂骂咧咧地使出吃奶的力气猛攻,居然真的逆风翻盘,将成汉军击溃。

这么奇葩的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上下五千年,仅此一例。

势悉众与温战于笮桥,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军令出错,但至少说明晋军的基本战斗力是要强于成汉军的,这应该是得益于十年前陶侃在荆州练兵的结果。

笮桥之战,李势老本赔光,无力再战,只得面缚投降,蜀地重新纳入东晋版图,桓温也由此进位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临贺郡公。

立下灭国之功的桓温愈发如打了鸡血一般,寻思着怎么再干一票大的。

所谓瞌睡碰上枕头,一个好消息传来——公元349年,后赵皇帝、史上著名暴君石虎死了。

桓温大喜,立即上书朝廷,请求北伐中原。

但东晋朝廷已经对声势日隆的桓温产生了危机感,桓温坐拥荆、司、雍、益、梁、宁、广、交八州之地,武昌以西的疆土、官员、军队、赋税、租调都归他管,其实已经是国中之国。

如果他再北伐成功,朝廷拿什么奖励他呢?龙椅和冕旒吗?

于是这次建康的大佬们集体选择了装聋作哑,不约而同地无视了桓温北伐的请求。

桓温可没有陶侃的温良恭俭让,他见上书被无视,勃然大怒,竟集结大军水路并进,向建康开拔。

此时离王敦之乱才过去二十七年,离苏峻之乱才过去二十二年,难道外藩攻破都城的惨痛历史又要重演了吗?

一时间,京城震动,人情惊骇。

好在当时东晋有位不怕死的大臣高崧给桓温写了一封义正词严的信,痛陈利弊,奉劝桓温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自绝于党和人民云云。

桓温看罢也深感羞愧,就退回了江陵(今湖北荆州)。

桓温这个人一直很矛盾,既肆无忌惮、又瞻前顾后,既嚣张跋扈、又束手束脚,既敢想敢干,又畏首畏尾,既想当权臣,又脱离不了忠义道德的羁绊,内心世界之复杂,仿佛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令人难以评说。

这一时期,东晋的局势相对比较平静,而北方却剧烈动荡起来。

其实,北方自从“永嘉之乱”以来就一直没消停过,先是前赵与后赵争雄,后来石勒攻灭刘曜,后赵统一北方;

三年后,石勒驾崩,太子石弘继位,石勒的侄子、中山王石虎悍然发动政变杀死石弘,登上皇位。

石虎原本有意进攻东晋,但辽东莫名其妙冒出一伙姓慕容的鲜卑蛮子,居然还偷偷建了个“燕国”,石虎担心南征会被慕容氏偷袭,就定下了“先灭燕,后攻晋”的策略;

没想到这伙姓慕容的一个比一个难缠,石虎搞来搞去就是搞不定,反而被他们折腾得不行;

石虎在位十六年驾崩,死后诸子争位,后赵乱成了一锅粥;

石虎的养孙冉闵趁乱崛起,颁布“杀胡令”,推翻后赵,建立冉魏。

紧接着,慕容鲜卑从辽东大举南下,慕容恪与冉闵两大战神激战于河北,最后廉台决战,十战十胜的武悼天王冉闵一败涂地,身死国灭,前燕席卷河北。

同时,氐人首领苻健趁着后赵、冉魏、前燕互殴的空档夺取了关中,猥琐发育,建立前秦。

此外还有羌人首领姚襄盘踞河南,名义上归顺东晋,但又游走于前燕、前秦之间,首鼠三端。

所以尽管东晋建立以来一直政局动荡,叛乱此起彼伏,首都几度沦陷,但始终没有受到来自北方的攻击,不能不说是老天赏饭吃,运气好到爆。

尤其是最近几年,桓温开疆拓土,又在荆襄厉兵秣马,紧盯着天下局势的变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果然,机会很快就来了。

东晋朝廷虽然内心偏安江南,但“北伐中原、恢复两京”一直是东晋的政治正确、道德幌子,眼看北方大乱,又想到桓温收复巴蜀的先例,就也蠢蠢欲动起来。

公元353年,东晋朝廷派扬州刺史殷浩率军北伐,目标是姚襄的河南之地。

可惜,殷浩人品虽然不错,学问也属一流,但打仗却很拉胯,被两面三刀的姚襄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又被狠狠摆了一道,军队伤亡惨重,辎重丢弃一空,建康朝廷元气大伤,北伐沦为天下笑柄。

殷浩是桓温在朝廷里的死敌,这次丧师辱国,桓温那是相当开心。

“看吧,我要北伐你们这些老家伙不让,硬是派个殷浩去丢人现眼,现在搞成这样的局面,我真的很开心......哦不......痛心呀!”就强烈要求将殷浩罢黜,由他全面负责北伐。

朝廷自觉理亏,只能从命。

至此,桓温彻底一家独大,完全掌握东晋朝政大权,这才心满意足、风风火火地拉开了他人生中三次北伐的序幕。

公元354年,也就是殷浩北伐失败的第二年,桓温率步骑四万以及数量不明的水军从江陵沿汉水北上襄阳,翻越秦岭进攻上洛(今陕西商洛),目标直指关中的前秦。

之所以不打前燕而打前秦,估计是因为此时的前燕风头太盛,又有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坐镇,桓温也不敢撄其锋芒。

而前秦此时地瘠民贫、国小力弱,怎么看都像是第二只薄皮多汁的软柿子。

憋了这么多年,桓温出手就不同凡响,一战破武关,再战取上洛,三战克青泥,荆州军团兵锋浩荡,势如破竹,迅速打到了离长安只有一百零二里的峣柳城。

苻健急忙派儿子符生率三万人马阻击,这个符生就是后来与石虎齐名的“独眼暴君”,但也是一员猛将,史书称其“骁勇善战,力举千钧,击刺骑射,冠绝一时。”

符生亲自冲阵,所向披靡,连斩桓温麾下应庭、刘泓等多员大将。但桓温的荆州军团韧性极强,硬生生挡住了符生的强攻,然后迅速组织反击,鏖战一日,终于将符生大军击溃。

苻健又派出弟弟符雄率军在白鹿原阻击桓温,桓温的弟弟桓冲也是一员名将,在白鹿原再次大破前秦军。

桓温大军气势如虹,兵临灞桥,与长安隔灞水相望。

此时前秦只剩五千军驻守长安,可以说危如累卵。

而西晋灭亡才不过四十几年,关中百姓普遍心念晋朝,见到桓温的晋军如见亲人,道路两旁挤满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百姓,哭泣着说:“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我们自己的军队呀!”

人心所向,此时要拿下长安可以说易如反掌,但桓司令却好像突然死了机,进度条停在99%的位置打转。

按桓温自己的说法,是因为军粮接济不上,等长安城外的麦子熟了,有了粮食再说。

这话其实很扯,军粮少不是更应该加紧攻城吗?顿兵城下难道就不用吃饭了?再说,群众基础这么好,就地征粮也完全可以。

所以,唯一的解释是:桓温根本没打算收复长安。

符健见桓温按兵不动,真是意外之喜,索性命兵士将没有成熟的麦子一股脑收割了,来了个坚壁清野。

桓温一看,“得,麦子没指望了,咱哥们撤吧”,居然就退回了襄阳。

有些人说桓温总是面对大好形势优柔寡断,不敢进取,以致虎头蛇尾,坐失良机。

而我认为桓温的做法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使然。

关中四塞之地,极易割据,桓温再怎么说,也只是东晋的一个臣子,根本无力长时间掌控关中,除非他抛弃荆襄大本营不要,一直坐镇长安,但这又怎么可能?

还有些人说,桓温北伐只是为了给自己树立威望,增加政治筹码。这话是对的,但只能解释桓温为什么要北伐,不能解释为什么不收复长安。

收复长安岂不是更能树立威望,增加筹码?所以,关键还是无法守住,好比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如留着前秦,养寇自重,也可以自高身价。

后世刘裕就是看不破这一层,结果遭受到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要收复长安,唯一的做法就是东晋朝廷完成中央集权,内部政治资源高度整合,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然后派兵收复关中,同时派流官治理,军政分开,互不统属,才有可能实现,就如汉光武帝那样。

桓温在关中期间,有两件小事值得一提。

一是有个身穿麻布短衣、浑身邋里邋遢的前卫青年来到桓温大营,一边捉虱子一边滔滔不绝的神侃,令桓温惊为天人,这个人就是王猛。

桓温有意招揽王猛,可惜被王猛拒绝。东晋毕竟是世家大族的天下,王猛一介布衣,连寒门庶族都算不上,去了也白瞎。

不过两人这次会晤,倒是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扪虱而谈”的成语典故。

二是桓温一直很崇拜西晋末年的孤胆英雄刘琨,听说当地有一个老妇是刘琨当年的婢女,就恭恭敬敬把她请来。

老妇一见刘琨就掩面流泪,桓温忙问何故,老妇说:“明公跟刘司空很像。”

桓温喜心翻倒,急忙溜回卧室去整理衣冠,然后摆着pose问:“我跟刘司空哪里像?”

老妇端详半天,说:“脸很像,就是窄了点;眼睛很像,就是小了点;胡须很像,就是红了点;身材很像,就是矮了点;声音很像,就是尖了点。”

桓温一听,大失所望,摘帽脱衣昏倒在床上,一连数日都闷闷不乐。

婢云:“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温于是褫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也不知这个老妇是不是故意调戏我们桓司令,明明这么多“不像”还说“很像”,这份反转换谁也吃不消呀。

不过更令笔者感到奇怪的是,桓温为什么会崇拜刘琨。

刘琨是英雄不假,但刘琨是悲情忠臣,桓温是跋扈权臣,两人的性格气质、政治理念天差地别。刘琨的事业又半途而废,最后还惨死于异族之手,桓温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人如此崇拜呢?

开玩笑的说,是桓温多重人格、精神分裂,而严肃的说,也许在桓温风光无限的表象下,自有一段壮志难酬的悲情吧?

闲话少叙,桓温征讨关中,虽然没有收复长安,但毕竟是大胜而还,人望又更上层楼。

他是个坐不住的性格,仅仅消停了一年,就决定二次北伐,这次的目标是盘踞河南的姚襄。

姚襄,就是后世后秦帝国开国皇帝姚苌的哥哥,这个人说好听叫“智勇双全”,说难听叫“阴险狡猾”,是个令东晋朝廷又爱又恨、寝食难安的家伙。

出征前,桓温进京辞行,当看到自己早年在金城(今江苏镇江句容)种下的柳树如今已长成了十围粗的大树,不禁轻抚柳条,潸然泪下,发出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千古浩叹。

其实桓温此时也才四十四岁,正值壮年,怪只怪他种的柳树属于速生植物,长得太快,如果种点长得慢的紫檀、黄杨、银杏之类,想必就不会如此伤怀了。

见少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八月,桓温大军从南阳盆地北上,兵出桐柏山,直抵伊水(在今洛阳城南)。

姚襄在伊水之北拒水而守,桓温亲自披甲击鼓,指挥作战。荆州军结阵而进,桓冲、桓石虔、桓石民等桓家子弟尽锐出击,势如猛虎,一往无前,大破姚襄,成功收复洛阳。

桓温进入金墉城,拜谒西晋历代皇陵,并修葺坟墓。

不久,桓温班师凯旋,洛阳随即被前燕慕容氏占据,捡了现成的便宜。

桓温二次北伐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提高个人威望。

果然,朝廷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双重压力,只能加封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扬州牧,集东晋军政大权于一身。

此时的桓温,心中改朝换代、自立称帝的火焰应该是越烧越旺了。

公元361年,当了十七年傀儡皇帝的晋穆帝司马聃死去,享年十九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琅琊王司马丕继位,这就是东晋第六位皇帝晋哀帝。

大家听这“哀帝”的谥号,就应该知道这位的下场好不到哪去。

他在位五年,无权无势,精神空虚、百无聊赖,只好拼命炼丹嗑药,最后重金属中毒,一命呜呼。

于是司马丕的弟弟司马奕继位,这就是东晋的第七位皇帝。

由于一连换了三位皇帝,桓温作为权臣自然要摆布朝局人事,也就没工夫北伐。

白云苍狗、时光荏苒,眨眼就来到了公元369年,距离上次桓温北伐洛阳已经过去了一十五个年头,此时已经五十七岁的桓温再也等不了了,他决定第三次北伐。

也许这将是桓温最后一次北伐,也很可能是他为登基称帝做的最后冲刺。

当然,刺激桓温北伐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前燕太原王、战神慕容恪,死了。

四月,桓温率步骑五万,与胞弟、江州刺史桓冲联手北伐前燕。

桓温率军攻湖陆(今山东济宁鱼台),一战生擒前燕大将慕容忠,旗开得胜。

晋军浩浩荡荡,一路向北,又连续击败前燕下邳王慕容厉、高平太守徐翻、大将傅颜等多路燕军,兵锋直抵黄河南岸的枋头(今河南省浚县)。

当时桓温麾下的头号智将郗超对桓温步步为营、持重而进的策略提出了异议。

他认为如今天降大旱,水道枯竭,后勤压力越来越大。

为今之计,要么率精锐轻骑急速奔袭前燕都城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以求速战速决;

要么暂停进兵,坚守河道,控制漕运,储蓄粮食,到明年夏天水涨再继续进攻。

但桓温的心思,郗超不懂。

桓温压根不是真的想攻灭前燕,至少首要任务不是,那种置生死于不顾的做法,除非是一心为国的祖逖才会去做,桓温是绝对不会的。

等到明年也不行,桓温还有更大的事要做,怎么能等?

所以,桓温拒绝了郗超的建议,命军士开凿河道,依然缓慢向北推进。

在桓温看来,慢就慢点,反正慕容恪已死,放眼天下,谁能与我桓元子相抗?

但桓温没想到,前燕除了慕容恪,还有一个“备胎战神”——慕容垂。

慕容垂是个一辈子都很憋屈的人,作为慕容恪的弟弟,始终怀才不遇。

尽管慕容恪临终前一再向皇帝侄子慕容暐推荐慕容垂,但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对慕容垂十分猜忌,一直将他雪藏。

如今桓温大兵压境,慕容暐和慕容评一面向关中的前秦摇铃呼救,一面做好了跑路回辽东老家打渔挖人参的准备。

邺城人心惶惶之际,慕容垂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让我去!我如果战死沙场,你们再跑也不迟!”

慕容暐没办法,只得启用慕容垂,给了他五万大军,让他带着慕容家族另一位风云人物慕容德南下抵御桓温。

慕容垂、慕容德果然不是盖的,在枋头与桓温连番鏖战,打得有来有回,始终平分秋色,难分胜负。

但局势已经在悄然变化,因为前秦的援军真的来了。

此时的前秦,已是伟大的苻坚同志在位,而桓温的老朋友、“扪虱青年”王猛也已经与苻坚风云际会,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强“IP”已经闪亮登场。

王猛向苻坚建议,唇亡齿寒,应抗晋援燕、保家卫国!苻坚立即同意。

八月,前秦名将邓羌、苟池率两万骑兵东出潼关,迅速抵达颍川(今河南许昌),从侧后方威胁晋军。

更糟糕的是,郗超预言的后勤问题终究还是暴露出来——九月,晋军绝粮!

桓温终于萌生退意,他的想法太多,思想负担太重,既要建功扬名,又不舍得血战使自己蒙受损失,抱着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怎么打仗?

桓温下令,全军撤退。

但桓温毕竟打了一辈子仗,后招还是有的。他命人在返程途中的河道下毒,又设下多处伏兵,准备给追击的燕军一点颜色。

可慕容垂毕竟是慕容垂,制止了众将追击的冲动,说:“桓温初退,定会设伏,不如放他走路。等到他以为我们放弃追击时,就会加速撤退。那时他们疲于奔命、力尽气衰,我们再全力一击,必能取胜!”

于是,慕容垂率八千骑兵远远尾随而行。

几天后,桓温果然加速退兵,慕容垂立即下令:“全军出击!”

燕军铁骑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如风如雷、倍道兼行,在襄邑(今河南开封睢县)追上桓温,同时慕容德率四千精骑也已赶至,两军东西夹击,桓温大败,被阵斩三万级。

所谓破鼓乱人捶,前秦大将苟池又于谯郡(今安徽亳州)截杀桓温,晋军又战死万余。

十月,桓温勉强退守山阳(今江苏淮安),至此,桓温的第三次北伐以前所未有的惨败告终。

这次失败,使桓温的威望大受打击,称帝的美梦被击得粉碎。

桓温一肚子邪火无处发泄,为了强行振作权威,干出了真正使他备受后世非议的事——废立皇帝。

他将当了六年皇帝的司马奕废黜。

本来废就废吧,但桓温坏得很,把废黜的理由定为:司马奕阳痿,不能人道。

靠,皇帝能不能人道,跟你桓温有毛钱关系?

自古生不出儿子的皇帝多了去了,也没见谁因此被废。

桓温自己打败仗,拿皇帝出气,还用这么荒谬的理由,真是杀人诛心,一点面子都不给。

再后来,就是桓温扶持的简文帝司马昱继位。

司马昱虽然是东晋第八位皇帝,却是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儿子,只是因为谦退礼让,不愿与人争权夺利,所以一直当王爷。

他跟桓温长期处于亦敌亦友的关系,一面抗衡遏制桓温势力的膨胀,一面又跟桓温心有灵犀、惺惺相惜,是桓温少有的看得入眼的宗室人物。

不过司马昱也很短命,在位两年,挂了。

司马昱临终前写下遗诏,让桓温参照周公辅成王的故例摄政,如果太子不值得辅佐,桓温便可取而代之,这其实已经算是变相禅让了。

但这道遗诏并没有发出,因为遭到了宰相谢安、王坦之的坚决反对。王坦之甚至当着司马昱的面将遗诏撕得粉碎。

司马昱只得命王坦之重新起草遗诏,改成:“国家大事都要禀告大司马,太子要象刘禅对诸葛亮一样对待桓温。”

司马昱死后,司马曜继位,这就是东晋第九位皇帝,晋孝武帝。

而桓温一直居住在姑孰(今安徽马鞍山当涂),依然遥控朝局,但当年的豪气、锐气、霸气似乎也日渐消磨。

只在一次患病卧床时,发出了“人这一生,就算不能流芳千古,也该遗臭万年”的感叹。

后来,桓温病情渐重,仍逼迫朝廷为他上九锡之礼,谢安、王坦之则不断拖延时间,暗中祈祷这位一世枭雄早早归天。

公元373年七月,桓温在姑孰病逝,终年六十二岁。朝廷追赠桓温为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司马孚、霍光旧例,风光大葬。

东晋终于摆脱了笼罩在头上长达二十五年,历经七朝挥之不去的巨大阴影。

桓温这个人,在历代大儒笔下,是标准的功过参半。但我觉得,如果不遵循儒家的忠君思想,那么桓温这个人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首先,军事能力上,他不能算顶尖,但绝对属于一流。他一生军功显赫,最大的败仗枋头之战也有很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于军事能力不行。单以军功论,称一声“名将”是当之无愧的。

其次,政治上他的建设性作为不多,比如庚戌土断、打击豪门等,客观上增进了国库收入。但也因为劳役过重,“民甚苦之”。

而且排挤同僚、打压异己不遗余力,独断专行、不可一世。

不过他在政治斗争中又很讲情面,从来没有迫害、诛杀过政敌,只是将他们赶出朝堂就心满意足。

甚至谢安、王坦之对他百般掣肘,连司马昱禅让给他的诏书被阻止,桓温在起了杀机后,还是忍耐了下来,最终放过了王、谢二人。

这固然有桓温对王谢家族的忌惮,但也说明他还是奉行“政治斗争不流血”的宗旨,是个有底线的人。

再次,作风上,桓温非常务实,他最鄙视那些不会做事,只会空谈的人,把他们比作“千斤大牛”,吃得多十倍,负重还不如一匹瘦骡子。

而他自己则是标准的吃得少、干活多,长期以区区荆州一州之力转战四方,威震天下。

最后,他生活简朴,志向高远,想说就说,肆无忌惮,喜欢他的说他是英雄,讨厌他的说他是奸贼,而他也只是笑骂由人,毫不萦怀。

所以我内心觉得,桓温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

芝兰玉树、气噉淝淮——谢玄

桓温死后,东晋没了坐镇北方的统兵大将,而前秦在苻坚、王猛这对好基友的领导下,进入爆发式增长期,灭前燕、灭仇池、灭前凉、灭代国、平定西域,崛起速度一日千里,令东晋深感不安。

朝廷想物色一位将领镇守边境,此时已是百官之首的谢安自信满满地推荐了自己的侄子谢玄,一时物议纷纷,都指责谢安以权谋私,任用私人,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反倒是素来与谢玄关系恶劣的郗超叹息着说:“谢安能内举不避亲,这是有识人之明的表现。谢玄也一定不会辜负谢安,因为他的确有这个能力。”

旁边的喷子们不信,依旧狂敲键盘吐槽,郗超又说:“当年我和谢玄都在桓温手下做事,这个人即使是一些最细小事务也安排得恰到好处,他的才华我是深有体会的。”

于是朝廷征召谢玄入朝,加封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别看郗超对谢玄评价这么高,其实谢玄少年时也是个纨绔子弟。他有个癖好,喜欢在身上挂满香囊,加上人又长得俊美,就不免给人很“娘”的感觉。

谢安对侄子的品味很伤脑筋,直接训斥又怕伤他自尊,就故意跟他赌博,把他的香囊全赢了过来,然后一把火烧掉。谢玄见状,立即明白了叔父的用心,从此洗尽铅华、革除陋习,恢复了男儿本色。

有一次,谢安有意考校族中子弟,问:“我们谢家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出来做官,为什么还要每个人都有才能呢?”

一时众子弟都答不上来,只有谢玄说:“就像芝兰玉树一样,当然要让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之中。”谢安听后非常高兴,后世便以“芝兰玉树”比喻家族中的子弟成才,比如王勃《滕王阁序》里的“非谢家之宝树”,就源自于此。

谢玄走马上任,开始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着手招募江北流民,组建新军。

一时间,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孙无终等骁勇猛士尽皆来投,谢玄打破世族门阀观念,择优晋升这些人为将,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东晋第一强军“北府兵”。

玄北镇广陵,多募劲勇,牢之与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及孙无终等以骁勇应选,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北府兵,敌人畏之。——《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公元375年,苻坚的好战友王猛去世,临终前王猛再三告诫苻坚不要急于攻打东晋,应该沉下心来整顿内政,消化这些年扩张太快带来的内部隐患。

但苻坚没有听进去,三年后,苻坚悍然出兵攻破东晋的襄阳,荆州刺史桓冲救援不力,襄阳太守朱序被俘投降,秦晋战争的乌云开始笼罩淮河两岸。

第二年,苻坚再次派兵进攻淮北重镇彭城(今江苏徐州),这里已经是谢玄的防区,谢玄立即率军北上救援,命小将田泓先行赶赴彭城,鼓励守军固守待援。

田泓在途中不慎被前秦斥候抓获,前秦军用重金收买,让他去城下劝降守军。

田泓装作答应,到了城下就放声高呼:“北府兵片刻将至,兄弟们守住!”于是被前秦军杀害。

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说明,谢玄在练就这支军队时,为它注入了坚定的信仰,这是其他军队很少见的。

这既是将来北府兵屡屡爆发惊人战斗力,创造战争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后世刘裕东征西讨、气吞万里的力量源泉。

当时前秦军主力围困彭城,但辎重粮草都在留城(今江苏徐州沛县),谢玄命全军大张旗鼓,作出袭击留城的样子,前秦军惊慌失措,急忙退守留城,谢玄趁势进入彭城。

前秦军知道上当,从襄阳调集七万大军卷土重来,谢玄率三万北府兵迎击,在白马塘(今江苏高邮西南)与前秦军大战,猛将何谦奋力斩杀前秦大将都颜,前秦军受挫后撤。

应该说这些年前秦军纵横天下,灭国无数,战斗力当然毋庸置疑,但在骁勇的北府兵面前却落了下风,撤退途中又被北府兵追上,前秦大将邵保战死。

谢玄的军事风格偏重进攻,一旦抓住机会,就能连续不断打击敌人,他率军死死咬住前秦军,在君川(今江苏盱眙境内)再次大获全胜,又在邗沟中歼灭前秦水军。

至此,七万前秦军全军覆没!

两万人击败七万人本就已经很了不起,还能四战四捷将其全歼,更是令人惊叹。不过,比起北府兵后来的战绩,这又只能算小意思了。

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亲率百万大军进攻东晋,声势之浩大,亘古未有。

当时苻坚前军已经抵达项城(今河南周口项城),而凉州(今甘肃武威)的军队才刚刚到达咸阳,幽州、并州的军队也还在南来的路上。

由此可见,苻坚死了王猛,就好比叫花子没了蛇,玩不转了。如此混乱的军队调度,王猛在世时是很难想象的。

比如后世隋灭陈朝,五十一万大军也是在高熲的调度下先行集结,再统一发起进攻,不会像苻坚这样毫无章法。

面对铺天盖地的前秦大军,此时东晋在位的是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这个人还算是有些气魄,全力支持丞相谢安统筹应对危局。

谢安命谢玄为前锋大都督,督率谢石(谢安的弟弟)、谢琰(谢安的儿子)、桓伊(桓温的宗亲)、檀玄、戴熙、陶隐(这三个是桓温的老部下)共计八万人马赴寿阳(今安徽淮南寿县)迎敌。

谢玄先派刘牢之率五千敢死队奔袭洛涧,雷霆一击,斩杀前秦前锋大将梁成、梁云兄弟,前秦步骑同时崩溃,争渡淮水后撤。

刘牢之奋力追击,又生擒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多名前秦将领,缴获无数军资。

此后的事情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笔者就不过多赘述了。

简单说,就是苻坚驻军寿阳,依淝水列阵。谢玄请前秦军后撤,容晋军渡河决战,苻坚想半渡而击,就同意退却。

结果数十万大军自乱阵脚,后退变成溃退,再加上朱序高呼“秦兵败了”,于是溃退变成崩溃。

谢玄、谢琰、桓伊率八千精兵渡过淝水,奋力追杀。苻坚中箭逃亡,苻融临阵被杀,前秦军自相践踏,投水而死的不计其数,淝水因而堵塞不流。

这就是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淝水之战,而谢玄凭借此战,成为当之无愧的世之名将。

但前文说过,谢玄最擅长乘胜追击,他的追击不是以几里地、几十里地衡量的,而是以几百里、上千里衡量的。

淝水之战后,谢玄率北府兵一路向北,连续收复兗州(今山东济宁)、青州(今山东淄博)、广固(今山东潍坊),黄河下游南岸土地全部光复。

你以为谢玄满足了吗?没有,他继续挥师北上,连续攻克碻磝(今山东聊城茌平)、滑台(今河南安阳滑县),而且再接再厉渡过黄河,攻克黄河北岸重镇黎阳(今河南浚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伐很多,前有祖逖、庾翼、桓温,后有刘裕、裴邃、陈庆之、吴明彻,但都只打到黄河以南,唯一打过黄河以北且占据州郡的,只有谢玄一人而已。

可惜,谢玄在北伐途中染病,奉诏回京疗疾,很快病逝,时年四十六岁,可谓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谢玄与前三位名将祖逖、陶侃、桓温不太一样,他是比较纯粹的职业军人,主要才能也集中在练兵和作战上,但他在这两方面都极为出色。

他练出的北府强兵,成为东晋后期的中流砥柱,包括后世刘裕,也是投身到这个大熔炉中,才得以脱胎换骨,并以此为资本成就的霸业。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谢玄,就没有刘裕,这句话不接受反驳。

谢玄的作战能力更是一流,不管是遭遇战、攻坚战、阵地战、奔袭战,甚至心理战,都无一不精,堪称战术大师。

有时我在想,假如祖逖、陶侃、桓温、谢玄四人不是先后出现,而是同属一支军队,由桓温为主帅,陶侃管后勤,祖逖管策划,谢玄负责打仗,那会是怎么样的一支军队呢?

想想还真是令人激动呀!

19 阅读:2602
评论列表
  • 2024-01-31 10:02

    文笔老道[点赞][点赞][点赞]

    Bianco 回复: 活在当下
    高颎(jiong)[汗]
    活在当下 回复:
    你说的就一个王猛是四大王佐,王猛诸葛亮,高颖,管仲,排名不分先后
  • 2024-04-27 16:52

    木尤如此,人何以堪,恒温文武双全啊[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