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然看到如下一组数据,说是日本从2012年到2023年共13年时间区间,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2012年1.5%、2013年2.0%、2014年0.3%、2015年0.6%、2016年1.0%、2017年1.7%、2018年0.8%、2019年0.7%、2020年-4.8%、2021年1.7%、2022年1.5%、2023年0.9%、2024年0.1%。可以说,在过去的这十多年里,日本经济交出了一份令所有日本人都不满意的成绩单。

2012年至2024年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最高仅为2.0%,最低跌至-4.8%,年均增长率仅为0.5%。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长水平,也创下了日本战后最长的经济停滞期。经济长期低迷导致日本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8.3%降至2024年的4.9%。这种持续的经济疲软,到底反映了日本国内哪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我通过查阅相关一系列资料,大致明白了一些真相。
第一,是日本人口危机的重压
日本正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人口危机。2024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32.8%,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出生率持续走低,2023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3,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种人口结构导致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2024年日本劳动力人口较2012年减少约500万人。

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市场造成严重冲击。老年人消费倾向低,储蓄意愿强,导致内需持续疲软。2024年,日本家庭消费支出较2012年实际下降3.2%。同时,养老金和医疗支出持续攀升,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劳动力短缺迫使企业提高工资水平,2024年日本平均工资较2012年上涨15%,但劳动生产率仅提高6%。这种成本压力严重削弱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是日本创新动能的衰退
日本在科技创新领域正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日本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2%,虽仍处较高水平,但创新效率明显下降。专利转化率从2012年的35%降至2024年的28%,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面临技术路线变革的挑战,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未能占据有利位置。2024年,日本在全球新兴产业市场份额较2012年下降4.5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培育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缺乏新动能。2024年,日本数字经济规模仅为美国的1/3,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远低于中美两国。

第三,是政策困境与偏执的认知
日本政府长期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但政策效果边际递减。2024年,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已超过GDP的130%,通胀率仍低于2%的目标水平。财政政策空间受限,政府债务率突破260%,制约了政策调控能力。
由于日本政治体制的天然缺陷,造成其结构性改革推进缓慢,加上本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劳动力市场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关键领域进展有限,拖紧了日本经济活力的释放。2024年,日本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较2012年下降了12位。
日本未来的出路,仍然寄希望于深化结构性改革,包括推进劳动力市场灵活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等。同时需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亚太经济一体化中要能够抛开政治偏见,放下高傲的身段,开诚布公又真心实意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而不是一味死死的去搂抱远在地球那边的大腿,这样才能寻找到新的增长机遇。

日本经济这一段不算短的停滞期,为我们国家提供了重要警示。我们当下也进入了人口结构变化、技术变革加速的阶段,要避免落入日本发展停滞的泥淖,唯有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任何经济体都不能躺在过去的光环下停滞不前,必须与时俱进,主动求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