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美国资本对国际重要航道的控制力不断增强,中国海运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日益加剧。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其通行费用的飙升和运营权的转移,直接影响了中国海运的竞争力。

一、美国资本对巴拿马运河的重新控制
2025年3月,美国贝莱德集团以228亿美元收购了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在巴拿马运河的港口资产,包括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90%的股权,以及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80%股权。这一交易使贝莱德掌握了巴拿马运河56%的股权,完全控制了运河的通行定价权。

贝莱德的介入直接导致了运河通行费用的大幅上涨。中国海运货轮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费用从30万美元飙升至80万美元。而新增的“优先通行权”拍卖,更是让中企旗下载运生鲜货物的海运货轮为快速通行支付天价费用。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3万艘次货轮通过巴拿马运河,占总运量的38%,去年的过路费高达19亿美元,今年将直接翻倍,给中国海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危机
除了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也岌岌可危。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最近接受了美元基金3.5亿美元的注资,这使得其控制权可能落入美国资本之手。苏伊士运河是中国进口石油和跨境电商货物的主要通道,每年60%的进口石油和80%的跨境电商货物需经过苏伊士运河航道。其运输费用占比从15%飙升到40%,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

三、中国海运企业的困境
中国海运企业在两条运河的通行费用飙升中损失惨重。以中远海运为例,去年6月为一柜生鲜货物拍出了180万美元的天价过河费,反映了海运巨头对运河的无奈。此外,美国还宣布针对中国海运货轮征收高额码头停靠费,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企业的负担。
绕道合恩角和好望角虽然可以避开运河的高额费用,但耗时翻倍,对于大宗运输的生鲜商品来说不可接受。北极航道虽然是一条不错的替代路线,但冰期和冰层对航线的影响很大,涉及到的技术保障和硬件投入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四、中国的应对策略
面对美国资本对国际航运命脉的把控,大有“一手遮天”的架势,而中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当然必须加快寻找应对方案寻求突破:
1. 加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通过陆路运输和铁路网络,减少对海运航道的依赖。中欧班列等陆路运输方式可以部分替代海运,降低运输风险、成本和时间。
2. 加大对替代航道的开发投资:加大对北极航道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尽管冰期和冰层是主要障碍,但通过技术突破和国际合作,未来可以成为一条可靠的常规航线。

3. 推动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航道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同维护航道的公平运营,避免单一国家或资本对航道的垄断。
4. 提升国内港口技术标准和航运能力:通过提升国内港口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吞吐能力和航运效率,减少对外部航道的依赖。
结语:美国资本对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不仅加剧了中国海运企业的成本压力,也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启动备用方案,通过打破对单一航道的依赖,彻底粉碎美国资本对国际航运的霸权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