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回成都,得到一个对农民极不友好的消息,那就是今年成都地区的蒜苔行情雪崩了!
我去超市买菜,从货架上看到鲜翠欲滴的新鲜蒜台才2.5元一斤,便毫不迟疑拿了一把送到过秤处去称重。超市工作人员说,外面零摊上才卖2.3元一斤,蒜农交给收购商才2元一斤。听到这个价格,我真的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蒜苔价钱,从春节期间的20~30元一斤,如今直接跌到了2~3元一斤,这让种蒜的农民还挣什么钱?从去年9月种下地,到如今3月下旬,整整7个月时间的辛苦,不说功夫劳累,单说成本,耙地要钱,蒜种要钱,肥料要钱,农药要钱,收打请人工要钱,可最后卖出的蒜苔钱,连成本的零头都覆盖不了。蒜农们这不是在种菜,简直是在“免费服务”。自己大半年的心血和汗水都付诸东流,这让蒜农还怎么过?
我昨天开车去彭州丹景山,走新繁,过彭州,经隆丰,更是看到了沿途路边众多的蒜苔临时收购点那堆积得像小山一样的新鲜蒜苔,除了外运外销,本地根本无法消化。

再说了,蒜苔的吃法也很有限,除了蒜苔炒腊肉、蒜苔炒肉丝和素炒蒜苔,大概就没有其他吃法了。而且,就蒜苔本身来说,也不能像莴笋、萝卜和土豆那样可以顿顿吃,天天吃,这也许也是蒜苔消耗量不太大的原因吧?

不可否认,蒜苔从春节期间的20~30元一斤,直接跌到了如今的2~3元一斤,这中间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又是哪些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呢?有人说是蒜农种植时农药打的太多了,吃蒜苔的人少了;有人说蒜农使用了新品种,产量提高了,口感却退化了,吃的人就少了;还有人说蒜苔在储运过程中,商户浸泡了药水让人心存疑虑不敢吃了;更多的人说,是种植面积太大了,产量太多了,价钱自然就跌了。

以上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是全部原因。其实,造成今年成都地区蒜苔价格跌到地板之下的主要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去年蒜苔和蒜头市场行情很好,蒜农普遍跟风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致使产量暴增。量多价跌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二个是今年的特殊天气造成的。
我还专门查了气象资料,就在上周之前,整个成都地区气温都一直处于10℃以下,阴冷的天气让人们身穿羽绒服一直如过冬一般,蒜苔出苔也就非常缓慢。可是从3月23日开始放晴,气温直窜28℃之后,晴日高温一直保持至27日。只几天时间,前头还“犹抱琵琶半遮面”而羞羞答答不肯出头的蒜苔就迅速出苔了,蒜农们只好加班加点收打蒜苔。这就形成了在极短的时间内,蒜苔过分集中上市,最终造成市场难于消化。这才是造成成都地区近日蒜苔价格雪崩的关键原因。

这种情况在40年前的1985年我就见到过。当时我还在位于彭州关口的一家工厂子弟校教书,那年春天也如今年一样,隆丰、集贤、丽春的蒜苔集中上市后,价格跌到3~4分钱一斤!好多蒜农连蒜苔蒜头都不要了,直接在田头灌水翻耕插秧,到了后来,稻田里的秧苗直接枯萎死苗,原来是被沤在田里的蒜头“腌”死了。时令过了,当地的农民没办法再插秧,也只有放干田里的水,晾干田重新起垄后改种玉米或红苕,才不至于颗粒无收。那年的农民才损失惨重。

但是,像今年蒜苔这种行情,也真是少见,真的让蒜农们欲哭无泪。怎么减轻蒜农们的损失,可能我们广大市民还是应该多少出出手,尽量去买些爱心蒜苔,以帮助蒜农们度过难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