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溪县206国道项目,因一家拆迁户拦阻耽搁工期长达三年之久,最终形成的“金溪之眼”,虽为建设方无奈之举,可是其警示作用却蛮大!
关于这家拆迁户倚仗自家房屋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向建设方争取较高拆迁补偿,本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但房主把拆迁补偿当成了想“一夜暴富”的筹码,不断提高补偿要价,一再突破不可突破的底线,逾越不能逾越的红线,这就为“金溪之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在具体的拆迁实践中,如果拆迁户要价过高,超越补偿标准允许的上浮空间过大,肯定没有哪一个领导敢独立拍板,必须交由领导层集体共同决策。假如“成交”,其社会反响可能会很大,影响会极坏,且后续的更大麻烦将接踵而至,这是谁都能预见的到的后果。所以,这户人家坚持高标准坚决不妥协的作派又为“金溪之眼”的形成又增添更多的可能。
除此之外,房主把拆迁补偿当成自由市场,随意讨价还价,这也太想当然了,注定大错特错。
关于调整拆迁补偿标准这种事,是必须要走流程的,程序很多,难度也很大,超级麻烦。比如,双方涉及突破补偿标准的第一次谈判谈妥后,这本就是双方面对面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于是建设方着手进行实质性的资料准备并开始走正常的流程。可是一套程序辛辛苦苦走下来,临签字时对方变卦了,不仅不签字,还重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价。建设方此前的所有工作白废,又被迫进行新的谈判。
这种事情,一次两次,有可能,也可理解,进行第三次,麻烦和难度就陡然增大了,事不过三嘛。于是,建设方就只能退而求其最次,着手准备调整设计方案。
据我一位做过类似工程项目的朋友讲,有时候他们宁愿用最繁烦的工序、最低廉的利润、最复杂的施工方案,也不愿去调整或更改原来的设计方案。因为更改项目设计方案这种事,涉及的部门太多、环节太多、程序也太多。有些人把私人建房、私房装修只需要业主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那一套,生搬硬套要套用在国家大工程上,那不仅幼稚,更是无知。
而在金溪县206国道这个项目中,被迫无奈的建设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根本就不愿选择的更改设计方案的方式继续推进项目,可见与这家拆迁户进行的拆迁谈判的难度有多大?涉及的超额补偿要走的审批程序的难度有多难?可以说已远远超过了更改方案的难度。
特别是,在提高拆迁补偿标准这一点上,是要提交地方最高领导办公会集体作决定的。本来嘛,最初在双方谈妥条件后,建设方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把谈成的方案上报并拿到上级领导的办公会上讨论,也通过了的,可到了正式签字的时候,房主又反悔不签了,并又提出了更高的价码。
他言而无信,以为这可以是小孩子过家家,也认为这就是自由市场,想反悔就反悔。自己老是觉得手里握着筹码,可以随便拿捏,怎么着建设方也只有乖乖就范。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建设方是有很多人在这一条线上忙活的呀!房主把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当猴玩,人家只不过是在为公家办大事才忍气吞声不发作,你真以为人家拿你没办法了?
就算有人耐得住性子再次与房主谈,再次谈妥后,再次提交上级领导会审,再次通过后,可临签字时房主又再次变卦。这时候,谁还受的了?别说大领导了,连下面跑腿传话的都不想再与这家房主这种人打交道了。
想想看,来来回回三年,整整三年劳而无功,你让多少人在这里耽误和浪费了多少精力和才华?你还幻想会有好果子吃?做梦去吧!这就注定,建设方铁了心宁愿另打主意更改方案也不愿在原方案上死磕了!这时,“金溪之眼”已基本落地了。

于是,从去年十月开始,建设方这才迅速调整方案,调集人马,光速另拆三户,绕道而行,加紧施工。短短时间之后,现在项目业已基本竣工,“金溪之眼”终于落地。
至此,这户人家坐地起价“一夜暴富”的梦想,破灭了。房主也怪不到任何人,只能自作自受。
但是,这件事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能够提醒全国可能出现类似拆迁问题时的所有相关拆迁户,一定不能榆木脑袋太过任性,也不能狮子大开口太过贪心,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才能圆梦。所以说,“金溪之眼”蛮大的警示作用,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