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冲突自2022年全面升级以来,已持续三年,造成了冲突双方重大人员伤亡、巨大财产损失、无数的人道灾难和严重的地缘政治动荡。2025年2月,俄美双方宣布将就结束冲突展开“紧密合作”,并计划在沙特阿拉伯举行高级别会谈。
然而,俄乌冲突的当事一方乌克兰、以及为乌克兰对俄作战承担了大部分后勤供给且跑断了腿的欧洲,却被排除在谈判的会场之外而引发了广泛争议。更为荒唐的,竟然传出,俄美为俄乌冲突和平谈判定调:土地归于俄罗斯,矿产归于美国,荣耀归于乌克兰,债务归于欧洲。

一、俄美谈判的有效性分析
俄美谈判的启动源于2025年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双方同意就结束冲突展开合作,并计划组织元首会晤。谈判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停火,并为未来的和平协议奠定基础。
乌克兰作为冲突的直接当事方,其缺席谈判引发了广泛质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次强调,任何没有乌方参与的协议都是“背地里的交易”,无法接受。乌克兰的缺席可能导致协议缺乏合法性,甚至可能被乌方拒绝执行,从而影响谈判的实际效果。

俄美谈判虽然为停火提供了可能性,但其局限性显而易见。首先,乌克兰的利益可能被忽视;其次,欧洲作为乌克兰的主要支持者,其角色被边缘化,可能导致协议的执行缺乏多边支持。
二、乌克兰与欧洲的角色
乌克兰坚持要求参与所有和平谈判,并强调任何协议都必须尊重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泽连斯基还提出,乌克兰需要与美欧先达成一致,再与俄罗斯谈判,以确保自身利益。
在这场持续三年之久的俄乌冲突中,欧洲付出了巨大代价,包括经济援助、能源危机和地缘政治风险。然而,美国主导的谈判将欧洲排除在外,令其感到被边缘化。欧洲领导人呼吁在谈判中发挥更大作用,以确保协议符合欧洲的安全利益,并保障欧洲的经济利益。

如果这场谈判缺少了欧洲的参与,可能导致协议缺乏多边支持,甚至可能加剧美欧之间的分歧,进而斗争。欧洲国家已开始寻求独立于美国的策略,例如欲组建“欧洲军”以增强自身安全保障。
三、俄占乌领土的性质与国际社会的评判
俄罗斯目前控制着乌克兰约20%的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和部分乌东地区。这些占领行为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违反国际法和乌克兰主权。

对此,联合国和众多国家反对俄罗斯对乌领土的占领行为,并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然而,俄美谈判可能试图将现状合法化,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
事实上,任何持久的解决方案都必须在尊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国际社会应推动多边谈判,确保乌克兰和欧洲以及其它和平力量的参与,以避免协议成为大国瓜分乌克兰的工具。

综上所述,虽然即将进行的俄美谈判为结束俄乌冲突提供了可能性,但其有效性和合法性受到质疑。乌克兰的缺席和欧洲的边缘化可能导致协议缺乏广泛支持,甚至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而引发新的动荡。国际社会应推动多边谈判,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以实现该地区的持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