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2000年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教材,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包括理化生史地政都编写的特别好,尤其以人教版的“九义”教材为最优。

以受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小的数学科为例,那个年代的数学教材,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哪个年级,教材编写都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和认知特点,具体表现为:知识体系严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教材对知识点的处理,或者说对每组关联知识点所安排的范例讲解,完全是按照学生认知特点的进行编排的,每个学时之后,还会引导学生完成归纳总结,形成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概念、定义、定理和公式。

各册教材的各个章节在每个课时之后都提供了对应的练习题,供学生参照例题进行初步练习。然后,不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结构对教材所提供的三个层级的习题进行选择性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高层级的练习题,是对所学知识加深加大难度的综合性应用题,以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类似于“奥数”题目。
除此之外,那时的各学科教材之间还能兼顾知识的关联性和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训练方面的相互协调。
2000年之后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各出版社纷纷发行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版本的教材。这里仍以数学为例,新版教材知识呈现杂乱无章,零散而又缺乏重点,逻辑次序前后颠倒,教材三五个字的内容,有经验的教师要补充关联知识一大堆,没经验的教师就一笔而过,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可以说,新教材,不仅学生完全没有自学的可能,连年轻教师,如果脱离了“教学参考资料”的指引,也基本不能驾驭,完全靠通过课堂上的“试错教学”来积累教学经验。所以说,最近这二十多年的教材编的最差,可能是因为这一段时间正是被某些势力渗透最凶的缘故吧。
我认为,所谓的新课标,一纲多本就是扯蛋。所以我强烈建议,把义务教育各学段的各科教材,恢复到2000年前的教材编排体系上去。这样才能成功堵死某些势力借教材“遍地开花”的机会夹带、甚至靠“自编教材”兜售“私货”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