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丝汀破产已不可避免,持续内斗和未与时俱进成发展最大障碍

筷玩思 2025-02-25 06:03:17

温馨提示:本文约791字,烧脑时间3分钟,筷玩思维记者赵刚发于北京。

近日,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破产审查案件。历经32年的辉煌与波折,克莉丝汀最终未能逃脱市场的残酷洗礼,破产已经不可避免。据悉,该公司不仅无法兑付消费者手中的卡券,涉及金额高达2.5亿元,还拖欠了供应商货款和员工薪酬,总额约5700万元。这一系列财务危机,无疑加速了其走向破产的步伐。

事实上,克莉丝汀的衰落早有预兆。早在去年12月,公司就发布公告称,香港联交所决定维持撤销其上市地位的决定。12月27日,克莉丝汀正式被摘牌,结束了其在资本市场的旅程。这一消息无疑是对这家老牌烘焙企业的沉重打击。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自2015年起,克莉丝汀的经营状况开始急转直下。公司内部管理问题频发,供应链混乱、成本失控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与此同时,烘焙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口味和消费习惯也在快速变化。

遗憾的是,克莉丝汀未能及时调整战略,依然固守传统的产品线和营销模式,错失了拥抱新消费趋势的机会。尤其是在电商和外卖平台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克莉丝汀对新渠道的重视不足,导致其市场份额被新兴品牌不断蚕食。

更令人唏嘘的是,克莉丝汀的内部纷争愈演愈烈,这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创始人罗田安与现任董事会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双方围绕资金使用、管理层决策和股东权益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罗田安公开质疑公司2022年6月配股所得资金的去向,认为这些资金并未用于公司正常运营,而是被转移至其它账户。罗田安甚至计划向港交所举报,要求彻查此事。

从2017年到2019年,克莉丝汀的CEO换了好几任,董事会成员也频繁更替。高管如走马灯般轮换,公司战略朝令夕改,克莉丝汀的管理层陷入了重度混乱,经营能力大大减弱。

业内人士指出,内斗已成为克莉丝汀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烘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内部的不稳定和创新能力匮乏使其举步维艰。

0 阅读:5

筷玩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