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约563字,烧脑时间5分钟,筷玩思维记者赵娜发于北京。
2月25日,在由地方行业协会主办、巴奴承办的一场“毛肚火锅发展研讨会”直播上,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称“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个麻辣烫”,此外,他还说的“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巴奴是给那些大学毕了业,挣了点钱,升了一个级的人吃的”等言论也一同引发争议。

在筷玩思维看来,杜中兵口中的“底层人民”、“月薪5000”等敏感词汇深深刺痛了广大打工人的神经,挑拨大众情绪,使得巴奴品牌深陷舆论漩涡。
值得注意的是,巴奴并非首次因高价、“歧视低收入群体”而陷入舆论争议。
2023年,巴奴因“火锅店18元一份土豆仅5薄片”登上话题热搜,随后又被曝出“富硒土豆”硒含量未达宣传标准,品牌形象受损。此外,巴奴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遭消费者投诉,部分顾客就餐后出现肠胃炎症状。
2024年6月,巴奴火锅还曾因“白菜太普通”而下架了白菜及其它常见蔬菜,如菠菜、生菜、莴苣等,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在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巴奴是坚持中高端定位的“异类”。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巴奴目前的人均消费约为132.59元。
如今的巴奴正面临更复杂、挑战也更大的餐饮竞争环境。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行业竞争加剧,今年以来餐饮消费整体趋于理性、客单价下滑,消费者更加注重质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