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常性悲哀的被解读成:把精力放在一个点上,就没有不能办成的事情。

为何说这种解读非常“悲哀”?
原因如下:
1)佛学是古老关于科学研究的学问,是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2)古人表达事物起因动果的用词造句:无=事物起因;有=事物动果。
心=脑子脑力,特指科研过程中的分析研究能力。
3)原文解析:
①制心一处=科研过程中,把精力放在一个点上。
②无事不办=对事物起因的事情不办理。也就是不能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这里是说,在科研过程当中,不能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仅仅专注于一个点。根本不可能分析问题原因。
4)原文奥义译文:
科研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分析研究,仅仅只是思考一个点面,根本不可能分析问题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