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人们总想“得道成仙”。然而,所谓的“成仙”就是成为“科学家”,很多人并不明白。

何为“仙”?
仙=山中人。特指进山修行的人。
而古文中,“修行=科研过程”。如下图所示“天道玄妙隐难言,道家修行求本源”。

由此可见,所谓的“修行”就是现代语言概念:科学研究过程。通过科学研究,也才能求得自然规律法则的“本源”。
1)古文中,无=事物起因,并不是“没有”。
科研过程中:
①无我=个人对事物起因的探究;
②无为=对事物起因的探索发现。
2)所谓“放下”又是指什么呢?
目前,对“放下”的解读大多都是这样的解读:

如果真的你认为这就是佛学中的“放下”。那么,你对佛学的理解只能说是垃圾!
因为,佛学中根本不涉及这些内容。而所谓的“放下”,却实是“放下执念”。但这些“执念”与功名利禄毫无关联,而是指: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固有认知。
或者说,佛学中的“放下”,用现代语言表达:
在科研过程开始前,放弃任何固有的认知,清空自己的头脑,不要抱有任何先见性观念,让科研过程更加客观真实。
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佛学概念:清净、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