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内蒙古能源集团杭锦旗防沙治沙30万千瓦风电、扎兰屯100万千瓦风储项目南区30万千瓦风储工程、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30万千瓦风电)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除了规模大(累计90万千瓦),这个项目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中标价逆势再现新低——第一中标候选人(东方电气)投标报价为14.22亿元,折合单价(按招标容量计算)为1580元/千瓦 ,不含塔筒价格甚至不到1100元/千瓦!

风电行业苦最低价中标久已。特别是近两年,中国风电行业深陷低价竞争的泥潭,2024年尤为突出。以内蒙古能源集团(蒙能)为代表的多个招标项目,更是将价格战推向白热化。2023年,蒙能东苏巴彦乌拉项目的风机裸机报价已跌破1200元/kW,2024年初,蒙能阿鲁科尔沁项目的投标价进一步下探至958元/kW(不含塔筒),创下历史新低。这种“无底线”的竞价不仅挤压整机商利润,还引发产业链大面积亏损,甚至导致质量隐患。为制止恶性竞争,2024年10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秦海岩组织12家整机商签署《自律公约》,划定1200元/kW的“价格红线”,并推动央企优化招标规则,摒弃“最低价中标”,转而采用技术权重更高的评标体系。风电行业开始出现价格回暖迹象。此次蒙能风机招标,再次暴露行业自律的脆弱性。值得一提的是,据悉内蒙古最近刚刚开完风电专题座谈会,会上讨论《关于征求风电主机相关机型招投标合理定价底限意见的函》,多家风机企业形成共识,明确在内蒙10MW 机型主机设备指导价不低于 1300 元/KW。但这次蒙能招标,除东气外,还有几家企业也报出来裸机低于1300元/KW的次低价。仅靠行业自律难以根治“内卷”,需开发商转变思想,推动竞争从“成本驱动”转向“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估,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下半年以来,遏制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内卷式竞争,开始成为国家、地方、行业的共识: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0月,风能协会在北风展期间牵头组织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自律公约,明确“不得以低于其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自律公约签署后,叠加大型化铸件需求激增、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带来 “5·31“抢装冲动等因素影响,风电产业链涨价信号四起,风机的价格战已明确出现偃旗息鼓的迹象。低质量内卷、大打价格战的终局是满盘皆输,在各方三令五申”反内卷“的行业氛围中,踩踏行业自律 “价格红线”的现象依然出现,值得警醒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