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首家!TCL中环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2025》并荣膺行业最佳进步企业”——TCL中环官方微信于11日晚间发布上述消息。据描述,在2024年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中,其以73分的成绩,位列全球光伏行业TOP1。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已连续出版21年,此次有全球62个行业的7690家企业进入资格评估,最终780家公司入选2025年鉴,其中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行业仅19家入选。
为何关注到这条消息?要知道,TCL中环不久前公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为82亿-8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额达到92亿-99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盈利34.1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25.75亿元的扣非净利润,跌了不是一点半点。逼近百亿元的预亏,简单算算相当于平均每月亏掉七八个亿。惨淡之下,此时仍打出“行业首家”“全球光伏行业TOP1”的旗号,不免让人有种“粉不多也要擦在脸上”的刻意之感。
预亏82亿-89亿元是什么概念呢?先对比行业:以申万行业分类为例,目前已有40余家光伏企业公布业绩预告,亏损企业数量超过70%,加起来归母净利润亏损超过500亿元。也就是说,TCL中环以一己之力“贡献”了其中的近20%,超过更早公布预亏82亿-88亿元的隆基绿能。再看看自身:以季报为单位,TCL中环其实已连续五个季度出现亏损,即2023年四季度及2024年一、二、三、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7.72亿、8.80亿、21.84亿、29.97亿及21.39亿-28.39亿元,加起来几乎亏掉了前三年挣到的钱。从净利润70亿元(2022年归母净利润68.19亿元)到亏损接近百亿,短短2年时间而已。
事实上,在业绩预告尚未出炉时,我们便发出过《TCL中环巨亏60亿,“全球第一”亏本赚吆喝?》的疑问。现实虽说一语成谶,但也未曾想到亏损额度如此惊人。曾经的硅片“大哥大”,市占率和产能规模双双登顶全球首位,如今,不仅市值从2022年近2000亿元到截至今日不足370亿元,股价也屡屡震荡探底。从2022年7月的高点62.21元,到截至13日收盘不足9元,一波波股民被套牢,不禁想问一句:TCL中环还有多少机会翻身呢?
在业绩预告中,TCL中环将预亏归结于受到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供需失衡,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影响,公司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同时,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相对竞争力不足,在行业周期底部进一步拖累经营业绩。公司海外子公司Maxeon正处于经营转型期,对报告期内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行业周期下行、技术迭代冲击,但本质恐怕还是在自身原因。关于其与Maxeon的“爱与纠缠”,我们前期已有撰文,并对其“谜之坚持”提出过分析。同样难以理解的,还有其不合时宜的激进扩张、满产策略——面对行业寒冬,诸多企业纷纷下调开工率,TCL中环偏偏在这种情况下大幅扩产,且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80%-100%的开工率。如公告所言,“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但在背后,其也承受着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处理的影响。卖的越多、亏得越多,大量库存积压带来的反噬拖垮业绩,例如到去年三季度存货已高达89.6亿元,从而造成了23.97亿元的计提减值损失。
除了策略不当,不少短板也有待补足。比如,与诸多一线厂商布局垂直一体化相比,TCL中环的垂直整合能力偏弱。同为硅片龙头,隆基绿能已实现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到电站的全产业链布局,在终端市场掌控力较强。TCL中环以硅片为核心,下游组件业务规模较小,对终端品牌渠道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受产业链价格波动影响更大。而像硅片需求大户,比如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目前均已部署了自己的硅片产能,长期来看TCL中环的规模化效不免被分流和稀释。
一定程度上,TCL中环的技术优势也有折戟风险。其长期押注大尺寸硅片和N型技术,近期来看N型硅片需求爆发,但不得不承认,大尺寸薄片化技术需持续投入,叠加下游组件业务规模较小,短期良率爬坡及设备折旧成本高企,整体成本优化空间有限。远期来看,其在薄片化、柔性制造上虽有优势,技术路线选择却更激进,若下游电池技术路线(如HJT、钙钛矿)对硅片需求发生突变,其可能面临调整压力。另外在电池、组件等领域,TCL中环似乎“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比如像叠瓦技术,非但没有为电池组件环节带来市场优势,反倒出现持续亏损,让投入打了水漂;再如寄希望于Maxeon的BC技术,目前既无技术领先优势也无大规模商业化优势,让人不禁想打个问号。
究竟有多少翻身机会,眼下TCL中环或要先跨过至少三道坎:现金流生死线,亏损持续加上融资受阻,可能让其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技术路线突变,若有技术突破导致硅片需求骤减(如厚度要求变化),现有产能可能面临沉没成本;来自行业对手的压力,凭借一体化优势的对手可承受更低硅片价格,不排除导致TCL中环将被迫跟跌。对此,短期止血、技术变现及行业出清等关键因素,缺一不可。但也有业内人士预测,即便是后期恢复盈利,TCL中环的利润率也难回巅峰水平了。
新任CEO王彦君曾说过:2025年是对TCL中环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反思至暗时刻,归因于内,鉴往知来。在此,祝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