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针对餐饮业的扫码点餐发了一篇报道,报道指出,扫码点餐应是可选项,而不应该成为唯一选项,应当由消费者决定是否扫码点餐,而不是由商家“一刀切”。
其实,从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来看,扫码点餐是大势所趋,已经逐渐被行业认可。对于餐饮企业来讲,扫码点餐有五个比较明显的优势:
第一,节省成本,提升效率。目前,餐饮行业人员缺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基层的服务员非常缺乏。人社部刚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餐厅服务员排名第五。而扫码点餐可以节省人工,扫一扫直接就可以点餐,收银员这个岗位基本上可以取消了,这对街头的一些小店无疑极具吸引力。
第二,紧跟时代,彰显时尚。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扫码点餐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如果一家餐饮店没有扫码点餐,反倒会让人觉得这家餐饮店有点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于是很多餐饮店为了跟上时代,吸引年轻消费者,自然就用上了扫码点餐。
第三,获得数据,辅助决策。通过扫码点餐,商家可以获得用户的消费数据,据此来为自身的经营决策提供辅助——消费者的数据是商家的重要资产。
第四,提升客单,提高收入。相关数据显示,与人工点单相比,扫码点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客单价,提升商家的营业收入。这也是扫码点餐得以铺开的最大动力。
第五,响应号召,减少接触。疫情下,整个社会都在提倡无接触服务,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扫码点餐的普及。
正因为有这些优势,扫码点餐在整个餐饮行业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甚至还出现了专门针对特定细分品类的点餐系统。比如在全国很多的兰州拉面馆,都会看到它们采用的是同一套扫码点餐系统,这套系统正是为兰州拉面这个品类量身打造的。
扫码点餐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问题也非常明显。
其一就是人民日报指出的,扫码点餐对老年人不够“友好”。作为智能手机时代的产物,扫码点餐对很多中老年人来说,都是有一定使用门槛的。笔者曾经在一次外出就餐时,就碰上了隔壁桌的一对老年人,对着桌上的二维码一筹莫展,只能很无奈地招呼服务员来帮忙,偏偏服务员又都很忙,老两口等了好一会才点上餐。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跟不上时代的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报端。比如有的超市不收现金,导致有老人买东西结账时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老年人不会弄健康码,从而被公交车司机和乘客赶下了车。
这些当然不是老年人的问题,也当然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解决的。没有谁会永远年轻,你我终将老去。
除此之外,扫码点餐最大的问题还是个人信息泄露。笔者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有在某平台上写评价的习惯,有次在写完针对某餐饮门店的评价后,两个小时内就收到了门店店长打来的电话。虽然商家并未要求笔者对评价进行修改或者怎样,但这还是让笔者很惊讶。在第三方平台上写评价,商家是如何获取到本人的手机号码的?后经询问了解到,原来扫码点餐的每个用户的手机号码等信息,商家在后台都能看得到,这些信息全部都成了商家的“数据资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个顾客的资料万一不小心泄露了;或者被餐饮企业内部的某些人员拿出去卖给营销公司变现了;再或者因商家与顾客的矛盾,商家的一些人给顾客发送一些骚扰信息或者直接进行电话威胁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所言:商家使用扫码点餐的方式可以理解,但不能滥用。不能只考虑成本,而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感受。扫码点餐还要注意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避免损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
餐饮店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