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能量是科学吗?
现代科学是否认的。
证据就是:
对于中医,比如经脉,实验室进行过无数生理解剖,从来没有发现过经脉的实体存在。
对于五行能量,现代科学找遍了原子周围,从来就没发现过有五行能量的存在。

有人可能会说:
现代科学说的很有道理呀。确实没找到,你凭什么说经脉与五行能量是存在的?
其实我们现代科学之所以没有找到五行能量,因为执行的标准是目标对象要能“看得见摸得到”。而实际上很多客观存在看不见也摸不到。
原子周围就有很多“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事实案例证明,原子周围存在某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场景:阳光照在物体上。
我们对比一下场景开始与场景结束两个时间点,这个闭合系统中的客观存在(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物体简化为原子):
场景开始的客观存在:原子+光子
场景结束的客观存在:原子(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我们都知道,光子是一种客观存在,既然是客观存在,那么就不可能凭空消失。
但是,我们对比一下场景开始时与场景结束时的客观存在,可以发现:
场景结束时原先客观存在的光子不见了。
既然光子是客观存在,当然就不可能凭空消失,那么光子到底去哪里了?
答案显然是“隐藏在原子周围”。
有人可能反驳,此场景中光子变成了“热”,变成了运动,所以并不在原子周围,不能证明原子周围有“隐藏的客观存在”。
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再看另一个场景:光合作用;
场景开始时的客观存在: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二氧化碳+水),阳光的光子;
场景结束时的客观存在: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淀粉分子);
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场景结束时原先客观存在的光子消失了,但是此时并未出现温度或者原子运动速度的变化;
那么此场景中原先客观存在的光子又去哪里了呢?
所以事实证明,原子周围真的存在很多“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这样,现代科学对五行能量的证伪还能继续成立吗?
现代科学之所以可以证伪五行能量,是因为事实上执行了“看得见摸得到”的标准。

中国古文化对五行能量的定义,是物质周围的金木水火土五种能量状态;
而上面的事实证明,原子周围真的存在很多看不见也摸不到的能量,那么是不是可以证明五行能量其实是科学的呢?
我们再思考一下,一个事物要想被看到或者被摸到,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个事物之所以能被“看”到,是因为该事物的原子具有电子云结构,电子云与光子发生作用,导致了该事物被看到。
一个事物之所以能被“摸”到,是因为该事物具有强弱力规则带来的“不可互相穿透”属性的静态质量。而强弱力规则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来。
所以一个事物要能被看得见摸得到,则必须具有电子云结构且具有原子核。
简单的说,就是必须具有原子结构。
所以基于“看得见摸得到”准则发展的科学,只能局限于具有原子结构的物质领域。
所以我们的科学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经验型的科学。
我们依赖于自己的感知,对这个世界进行科学认识。
而我们人类只有物质感知器官,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科学的发展方向都在物质上。
但实际上,我们世界的客观存在并非只有物质一种,而是有物质,能量,信息三种。
物质:存在于三维空间中,拥有3个运动自由度,代表是原子;
能量:存在于四维空间中,拥有6个运动自由度,代表是光子电子,中医的经脉真气;
信息:存在于五维空间中,拥有9个运动自由度,代表是我们的思想意识,每一个念头;
能量可以理解为是“物质状态的变化”;信息可以理解为是“能量状态的变化”;
物质由能量叠加而成;能量由信息叠加而成;而信息则是由空间叠加而成。
把空间当做“无”,物质能量信息就是“有”,两者共同构成我们的宇宙。
虽然我们的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三种截然不同的客观存在,但我们的物理学并没有对此做具体区分,只是通过我们的感知器官进行经验感知。
通过我们的感知器官,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物质,同时通过物质状态的变化,可以侧面感知到能量的存在。
注意,是侧面感知能量,而不是直接感知能量。
也就是如果该能量不与物质发生作用,我们就无法感知了。
比如光子,我们思考一下,我们现代科学是怎么发现光子存在的?
真的是因为我们直接检测到了光子的存在吗?
其实不是,我们是通过“光子撞到物质上,然后观察物质的状态变化”来侧面发现光子存在。
我们的科学并没有直接检测光子存在的能力。
假想一下,如果光子没有照到物质上,我们能知道这个光子的存在吗?
其实我们目前科学对能量的所有检测,都是通过“与物质发生作用,观察物质状态的改变”来侧面发现能量的存在。
只要能量不与物质发生直接作用,我们就无法观察到了。
如果那天我们的科学可以不通过与物质发生作用,而是可以直接检测到光子的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人体经脉的存在,也可以发现阴阳五行的存在。
所以我们的物理学,更多是一种“物质领域的物理学”。
因为我们的物理学并没有对物质和能量进行区分,所以如果我们观测对象是能量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对方很多行为非常的不可思议,比如测不准现象等。
之所以我们会认为这些现象很诡异,是因为此时我们的观测对象是能量,而不是物质。
我们在用三维空间中的物质特性去套用四维空间中的能量。
而实际上能量与物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客观存在,所以当然测不准了。

然后,我们再继续研究,五行能量到底是什么?
通过前面“阳光照在物体上”与“光合作用”两个场景,再综合现代科学,我们可以知道,光子变成了“叠加在电子云之上能量”。
只是我们现代的科学没有对“叠加在电子云之上的能量”做进一步的研究。
要研究“叠加在电子云之上的能量”,首先我们要研究电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下一个结论:电子是一种能量形式的客观存在;
有人可能会反驳:你怎么知道电子是四维能量而不是三维物质?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分辨原则:
物质是三维空间中的存在,可以精确测量,适用牛顿力学,使用基础数学计算;
量子是四维空间中的能量(五维空间中的信息也是,只是目前人类没有直接探测信息的技术手段),具有测不准的特性,适用量子力学,使用概率计算。
量子测不准与必须使用概率计算的根本原因是:
三维空间中观测到的量子质点,其实对应了四维空间中的一个空间,量子在其中概率分布,所以在三维空间中永远测不准,因为缺少了三个坐标,且必须使用概率计算。
而电子具有测不准的特性,所以电子是能量。
既然我们知道了电子本质是能量,那么电子与光子就属于本质相同的同一种类型的存在。
我们再仔细对比一下,两者表现有何区别呢?
光子:只能以光速做直线运动;
电子:理论上可以不动,具有1/2自旋,可以吸收或者释放光子;
既然两者本质相同都是能量,那么两者就应该可以互相转换。
如何互相转换呢?
我们观察到电子具有1/2自旋特征,所以我们可以做一种想象:
如果出现某种作用力,将光子约束在一个莫比乌斯环的圆周路线上,那么光子是不是就可以原地不动,并且具有1/2自旋特征,与电子相同了呢?
对于电子可以吸收或释放光子的特征,我们以前说过,光子本身就是很多光量子的合集,所以光子本身也是可以吸收或者释放光量子的。
如果电子本质就是“做莫比乌斯环运动的光子”,那么自然也可以吸收或者释放光子。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约束光子做莫比乌斯环运动的力量是什么?
我们前面说过,“能量状态的变化”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信息。
而光子做莫比乌斯环运动时,每一个普朗克时,都会有一个信息对其运动方向进行约束,这种作用力类似于磁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论出:
电子的本质是四维空间中的能量质点,是被磁场约束做莫比乌斯环圆周运动的光子。
我们都知道,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是由分子决定的。
而分子的标志是什么?
其实就是电子云。
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电子云结构,从而带来了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
我们知道,不同的原子进行组合生成分子,可以吸收或者释放“能量”。
“能量”的本质,就是光子。再结合光合作用的案例,我们可以推测出,不同的电子云结构其实是由光子往不同原子上叠加带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所谓的“五行能量”本质就是分子中的电子云结构中包含的光子能量。
这些能量具有5种不同的结构与特性:
为了更好的描述,我们把四维空间指向三维空间的方向定义为“外”;
木:可以对物质质点产生左旋作用力的能量;
火:可以对物质质点产生向外作用力的能量;
土:不对物质质点产生作用力的能量;
金:可以对物质质点产生右旋作用力的能量;
水:可以对物质质点产生向内作用力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