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否可以解释中医

行者无名君 2025-03-28 04:21:52

科学是否可以解释中医?

从主流科学来说,目前是否定中医的。

不过很多人不以为然,毕竟中医在中国实际使用已经几千年。就算现在也有遍地的中医馆,总体疗效还不错。很多人受过中医疗效的好处,对中医比较信任,所以出现了一些反对现代科学硬挺中医的观点,比如:

“中医只能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要用科学来解释中医呢?”

“科学不是真理,中医不能拿科学来说事”

“中医本身就是科学的,不需要什么科学来解释。中医不需要其它科学来解释。”

“中医是中国阴阳五行理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与西医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不能互相印证”

……

笔者认为,其实现代科学是可以解释中医的。

毕竟现代科学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生活中的便利,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果强行抛弃现代科学而去发展中医,必然会对中医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阻碍。

所谓的“科学”,本质上来说,就是“我们世界的运行规律”。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应用之一,自然包含在我们世界的运行规律之中,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科学必然可以完美的解释中医。

我们看一下,现代科学是如何证伪中医的?

最主要的证据就是:

中医是基于五行理论的,而对于五行能量,现代科学找遍了原子周围,从来就没发现过有五行能量的存在。

中医的经脉真气等,实验室进行过无数生理解剖,从来没有发现过经脉的实体存在。

科学是讲究严谨性的,既然找不到五行能量与经脉的存在,那么理所当然无法证实中医的科学性。

所以只要我们可以找到五行能量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推翻现代科学对中医的证伪。

只要推翻了现代科学对中医的证伪,那么凭借中医的理论自洽与实际应用的广泛程度,完全可以成为货真价实的现代科学。

所以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五行能量到底在哪里”。

现代科学之所以认为五行能量不存在,是因为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找遍了原子的周围,除了原子核,只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因为没有发现 “五行能量”的任何痕迹,所以现代科学就认为五行能量是不存在的。

其实我们现代科学之所以没有找到五行能量,因为执行的标准是目标对象要能“看得见摸得到”。而实际上很多客观存在看不见也摸不到。

原子周围就有很多“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事实案例证明,原子周围存在某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场景1:阳光照在物体上。

我们对比一下场景开始与场景结束两个时间点,这个闭合系统中的客观存在(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物体简化为原子):

场景开始的客观存在:原子+光子

场景结束的客观存在:原子(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我们都知道,光子是一种客观存在,既然是客观存在,那么就不可能凭空消失。

但是,我们对比一下场景开始时与场景结束时的客观存在,可以发现:

场景结束时原先客观存在的光子不见了。

既然光子是客观存在,当然就不可能凭空消失,那么光子到底去哪里了?

答案显然是“隐藏在原子周围”。

有人可能反驳,此场景中光子变成了“热”,变成了运动,所以并不在原子周围,不能证明原子周围有“隐藏的客观存在”。

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再看另一个场景。

场景2:光合作用;

场景开始时的客观存在: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二氧化碳+水),阳光的光子;

场景结束时的客观存在: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淀粉分子);

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场景结束时原先客观存在的光子消失了,但是此时并未出现温度或者原子运动速度的变化;

那么此场景中原先客观存在的光子又去哪里了呢?

所以事实证明,原子周围真的存在很多“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而目前我们的现代科学,对这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样,现代科学对五行能量的证伪还能继续成立吗?

现代科学之所以可以证伪五行能量和中医,是因为对“客观存在”的判断过程中,事实上执行了“看得见摸得到”的标准。

而“客观存在”,并不一定就“看得见摸得到”。

我们再思考一下,一个事物要想被看到或者被摸到,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个事物之所以能被“看”到,是因为该事物的原子具有电子云结构,电子云与光子发生作用,导致了该事物被看到。

一个事物之所以能被“摸”到,是因为该事物具有强弱力规则带来的“不可互相穿透”属性的静态质量。而强弱力规则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来。

所以一个事物要能被看得见摸得到,则必须具有电子云结构且具有原子核。

简单的说,就是必须具有原子结构。

所以基于“看得见摸得到”准则发展的科学,只能局限于具有原子结构的物质领域。

所以我们的科学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经验型的科学。

我们依赖于自己的感知,对这个世界进行科学认识。

而我们人类只有物质感知器官,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科学的发展方向都在物质上。

通过上面的过程,我们现在知道原子周围客观存在很多“看不见摸不到”的能量;

我们再来看中国古文化对五行能量的定义,是“物质周围的能量”,这些能量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状态;

两种定义是不是完美的统一了?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

这些“隐藏在原子周围的能量”,很可能就是中国古文化中的“五行能量”。

当然科学讲究严谨性,前面的过程可以彻底推翻现代科学对五行能量的证伪。

但如果要认为这些隐藏在原子周围的能量就是五行能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证实。

我们都知道,一种物质的物理化学特征,是由分子决定的。化学就是研究分子结构的科学。

但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种“物理化学特征”,到底是由分子中的哪个部分来决定呢?

或者说,分子中的哪个部分,在让物质表现出物理化学特征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组成分子的基本部分并不多,只有原子核和电子云。

我们先判断原子核。

对比一下不同的物质,比如氧原子碳原子氢原子等,这些相同的原子核,在不同的分子中,可以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物理化学特征。

所以我们可以排除原子核。

那么就只剩下电子云了。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不同的分子是不是电子云结构是不同的?

答案是确定的。

不同的分子,是电子将不同的原子组合在一起。

而组合的结果,就是一种对应该分子的特有形态的电子云。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决定一种物质物理化学特征的,是该物质特有的电子云形态。

然后我们再看五行能量的定义:

是物质中的能量,拥有五种不同的形态,每种形态具有特定的属性。

简而言之就是:五行能量就是物质中的决定物质形态与属性的能量。

我们再回顾一下前面两个证明原子周围有五行能量的场景:

场景1:阳光照在物体上。

场景2:光合作用;

这两个场景中,光子最终去哪里了?

通过现代科学,我们可以知道:最终光子都被电子吸收了。

或者可以表达为:能量叠加到了分子中的电子云之上。

我们把几个结论放到一起对比一下:

1、决定一种物质物理化学特征的,是该物质特有的电子云形态。

2、五行能量就是物质中的决定物质形态与属性的能量。

3、能量就在分子中的电子云之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证实:

五行能量其实就是分子中电子云形态之上叠加的能量。

这些能量决定了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至此,五行能量就可以完美的如现代科学融合了。

并且我们可以得出预测性结论:

我们可以基于五行能量的属性对分子电子云形态展开深入研究,此类研究可以彻底的替代化学这门学科。

当五行能量成为客观存在,中医就有了立足的基础。

我们要将中医科学化,并不需要排斥现代科学的概念,而应该是对其内容进行发展。

现代科学目前之所以不能解释中医,是因为我们现代科学过于注重物质领域。

而五行能量是能量领域,中医又立足于五行能量,导致了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中医。

其实只要我们将现代科学延伸到能量领域,那么解释中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0 阅读:0

行者无名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