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自嗨锅“176万元致富款花蛤粉”事件吗?
一女子疑似因吃自嗨锅去世,自嗨锅旗舰店不仅借此“176万元致富款花蛤粉”,客服人员还回应称“这不是宣传图”,对相关事件的“调侃”。
先不说是不是因吃自嗨锅去世,拿死者来“调侃”,这是正常人能说出的话吗??
这件事有了最新进展。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近日,自嗨锅关联公司上海梅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发布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广告,被该局罚款80万。
自嗨锅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大快人心!
“176万致富款花蛤粉”根据媒体报道,2022年8月30日,卢先生的妻子陈某在网购平台上购买了4盒“自嗨锅蒜香花蛤粉”。在9月7日晚,妻子陈某与女儿、岳母3人一起食用了3盒自嗨锅。之后均出现了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医院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9月14日凌晨1时许,陈某病情持续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另外两人逐渐恢复。
相关部门的鉴定意见书称,不排除因食用“自嗨锅蒜香花蛤粉”,导致急性中毒死亡的可能。
于是,卢先生向自嗨锅的生产商杭州金羚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羚羊公司)提出了176万余元的赔偿要求,但未能达成协议。
2023年2月,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售卖“自嗨锅蒜香花蛤粉”的旗舰店将店内同款产品的宣传图片标注为“176万致富款花蛤粉”。
该产品详情页还显示了“蒜香花蛤粉事件情况说明”的图片,内容为“女子疑吃自热火锅后去世”相关报道图片。
这一行为引发了网友的强烈抗议,认为自嗨锅在官方旗舰店发布这种图片非常不妥,存在侮辱死者的意味,让人感到很不适,即使产品质量无问题,都不愿再购买其产品。
此外,在另一家电商平台的自嗨锅旗舰店,同样可看到相关页面和图片。
据央广网报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客服咨询时,自嗨锅的客服人员回应称“这不是宣传图”,并表示该描述和图片是对相关事件的“调侃”,是为了“让客户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
客服回应称“176万致富款花蛤粉”系调侃
“调侃”这一说法更是火上浇油,直接把自嗨锅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死者为大,无论是不是因自家产品而导致死亡,“调侃”死者做营销的行为不能说蠢,只能说坏。
事发后,自嗨锅方面解释,这次“176万致富花蛤粉”事件是一直营店铺未经公司批准的违规行为。就这一错误行为,公司已在各平台官方账号上公开道歉,并对涉事人员进行除名等处理。
圈个点:自嗨锅称此事件是一直营店铺未经公司批准的违规行为。
事实上,品牌方在电商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上的翻车并不少见。
去年,妇炎洁淘宝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
作为一款女性用品,这款玻尿酸玫瑰滋养洗液广告图里却出现多处令人感到不适的广告词:“越来越黑我该怎么办”、“洗出‘少女粉’”、“太黑太难闻”等内容。
广告发布后迅速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色素沉淀是正常现象,女性不需为此感到羞耻和困扰”“给女性制造焦虑,这样的营销方式太掉价”,“低俗,对女性不尊重”。
此事甚至还引来中国妇女报的批评:
难以想象,在2022年的今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还有人拿女性的身体做如此不堪的营销,甚至还试图用数据伪装。
同样是去年,宝洁公司在其公众号“宝洁会员中心”上发布了一则标题为“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
该文称,“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女人也有体臭,而且胸部最臭”、“再爱干净的女人,内裤都比男人脏”、“女人头发比男人脏一倍”,文章最后,一个头戴“宝洁”字样的女孩推荐了自家的产品称“我们有全身香香5件套”。
此文发出后,很快引发网友热议。网友表示,“请做正经科普并发实验数据做对比,不要用带煽动性的语气和手法做广告”,还有网友质疑宝洁这样做是“污蔑女性”“看不起女性”“贩卖焦虑”。
从以上两个案例也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现在,品牌舆情的爆发地开始转变了。
在过去,品牌舆情的爆发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将消费者遇到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服务态度等这类问题扩散开来。
而在现在,作为与消费者最接近的宣传平台,反而成了新的舆情地,比如电商平台的旗舰店,以及公众号、小红书这类新媒体平台。
对于此种转变,品牌宣传部也该做出转变了,不能像以往一样把控营销大方向。现在更应更关注营销的小细节,换句话就是——增加对最接近消费者的下端营销人员的营销技能培训,虽不强求这些人做出什么创意大case,但熟悉品牌营销的底线应是对其最最基础的要求了。
本来不太喜欢自嗨锅这牌子,现在直接都告诉身边人千万别买![横脸笑][横脸笑][横脸笑]别的牌子沾包死人了先积极配合调查,排除自己嫌疑。这家企业良心啊,开口就是你想靠讹老子发财啊!合着死亡的人员用命来讹你?[横脸笑][横脸笑]缺德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