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政是《史记》中的英勇侠客,为何在《资治通鉴》中变成了强盗?

晴朗看文史 2025-01-12 22:10:43

战国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其中,尤以聂政的故事最为悲情,也最符合人们对侠客的想象。

但是,同样是讲述聂政的故事,《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视聂政为侠客、义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却只想把聂政当成强盗、贼寇。

同为史学家,为何两司马对同一个人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1.聂政的故事

聂政是战国时期魏国轵(今济源东南)人,从小便英勇过人,声名在外。

韩国大夫严仲子听说聂政的大名,便带着重金去给聂政的母亲祝寿,希望聂政能够帮自己报仇,杀死韩国宗室大臣,也就是韩列侯(韩哀侯的爷爷)的亲叔叔韩侠累。

聂政果断地拒绝了他,理由是:母亲尚在人世,自己这条命不能许给别人。

严仲子表示理解,之后,他继续对聂政一家嘘寒问暖,给了孤儿寡母们充分的尊重。

几年后,聂政的姐姐披上了嫁衣,聂政也完成了为母亲养老送终的使命。

守孝期满后,无牵无挂的聂政感念于严仲子对自己的看重,他安排好家里的一切,前往韩国,孤身犯险,冲入重围,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了韩侠累与韩哀侯,还杀掉了几十名赶来抓人的护卫。

为了不连累家人,完成刺杀任务后,聂政立刻把面容割破、双目挖出,刺破肚子,将肠胃挑了出来,场面相当惨烈。

而聂政的姐姐聂荌也没有怂,她抱着必死的决心跑来韩国为弟弟收尸,吐露了聂政的真实身份。

旁边围观的人目瞪口呆,不明白聂荌为什么要不打自招。

聂荌凛然回答:“士为知己者死,聂政这么做,是为了报答严仲子的恩情。完成任务后不惜自残,是为了不连累我。我怎能为了自己活命,就埋没了弟弟的声名呢?”

说完聂荌连呼了三声“天啊”,在聂政尸体旁自尽而死。

姐弟俩的事迹随之惊动了天下,引得人们争相传颂。

2.两人对聂政的看法有什么区别?

虽然同样讲述了聂政的故事,但司马迁和司马光对聂政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司马迁认为,聂政是一位出身高贵的侠客,至少是“士”这个级别的贵族。即使他后来落魄为平民,但贵族精神一直没有泯灭。

聂政的姐姐聂荌,和聂政的思想高度同频,也是一位贵族,司马迁发自肺腑地敬佩这姐弟俩。

因此,司马迁把聂政排入了《刺客列传》,把聂政写成了英雄。

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刺客列传》

而司马光则把聂政划入了“强盗”的阵营,认为聂政的杀人动机很有问题——他既没有大局观,也不讲规则,这样的人应该被谴责,怎么能树成标杆呢?

都像聂政这样无组织,无纪律,因为私人恩怨无视道德,还怎么得了?

3.两司马对聂政的看法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我认为和以下两条原因密切相关。

第一,在司马迁所处的汉代,统治者还在以孝道治天下。像聂政这种孝顺母亲,又肯践行“士为知己者死”理念的侠客,无论行刺谁,都是“三观很正”的代表。

而司马光所处的宋代则更注重封建礼教与王权稳定,对刺客与游侠这类游离于体制之外的人物持批判态度。

作为封建王朝卫道士代表的司马光,当然也不会对聂政、荆轲这类刺客、游侠,给出什么好的评价。

第二,司马迁撰写《史记》是自发行为。官方(皇帝)没有给他指引,也没有列提纲。

所以他完全可以凭一腔责任心和激情,写自己认为值得记下来的人和事儿。

对自己的价值观,爱憎喜好,当然也不会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

而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是奉旨编书。他只能站在皇帝、帝国的角度去品评事件与人物。

像刺客与游侠这种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司马光就算内心看法和司马迁相似,也不可能送给他们什么至高评价。

否则,不仅不利于王权统治,也会为庙堂所忌惮,司马光不会无缘无故给自己找不自在。

聂政形象在两部史学著作中的差异,既体现了史学家个人价值观的不同,也反映了时代背景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影响。

这启示我们,在理解历史时,应充分考虑时代背景与史学家个人立场,以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与事件。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