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10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今天内容聊聊怎么用西药有效而安全应对痛风的方法,毕竟中医联合治痛风,效果也不错。
目前,在西药治痛风的药物中,急性期急则止痛,常用的西药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间歇期或慢性期,缓则降酸,常用的降尿酸西药有非布司他、别嘌醇和苯溴马隆。
今天先说两个一线药:秋水仙碱和别嘌醇。
秋水仙碱,急性痛风不建议虽然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的常见药和网红药,但按照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宝东教授的临证经验,他对秋水仙碱的使用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他不建议在急性期服用秋水仙碱,理由就是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炎症的药效浓度和毒效浓度和接近,其毒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还有血尿、少尿等肾脏损伤,甚至直接抑制骨髓,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复杂反应。
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确实有患者有时宁肯忍受着痛风关节的疼痛,也不想腹痛秋水仙碱,就是因为它的毒副作用——想要达到抗炎阵痛的效果,就要忍受拉肚子等不良反应。
尽管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炎症的专用药和特效药。
因此马宝东教授临床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或中药综合调理方法,或配合外治法,效果也很好,完全可以替代秋水仙碱。
降尿酸,别嘌醇小计量用,吃十天停十天,尿酸稳定,肝肾负担清痛风间歇期或慢性期,预防痛风的主要方法就是稳定尿酸在目标范围,西药别嘌醇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过《痛风诊疗指南》里的别嘌醇服用量比较大,而别嘌醇也是有肠胃道和肝肾的毒副反应。
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宝东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摸索出一套小剂量别嘌醇吃吃停停的方法,也能有效稳定尿酸,预防痛风发作。
具体做法是,在痛风急性期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后,开始服用小剂量的别嘌醇(比如在 50mg/次·2 次/天),服用一周到 10 天后,停一周到十天,再继续服用起到十天,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尿酸降到 360 或 300 以下的目标值为止。
这样做,虽然不能迅速把尿酸值降到目标值,而且《痛风诊疗指南》里所有降尿酸药也是建议从小剂量缓慢降到,但间断服用小剂量药物可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降低别嘌醇的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降低肝肾对药物的代谢量而减轻肝肾损伤。
间断服用别嘌醇,这样降尿酸的程度缓慢而柔和,可以有效降低痛风发作严重程度,减轻痛风。
再者相关的药物研究已经证实,别嘌醇的药物副反应和体内药物的蓄积相关。
或者说,小剂量间断性服用别嘌醇,效果我如何稳定不说,用药安全性也得到提高,还能降低肝肾损伤,何乐而不为呢?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有尿酸高、痛风或其他代谢病,甚或口腔黏膜问题,可以留言,会在闲暇时间一一回复。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14年第4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佟金秋文章《马宝东顾护脾胃-利湿祛浊-扶正祛邪-中药外治-西医辅助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