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聊学区房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中国证券报》的记者本周对北京知名学区楼盘和中介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头部中介已经全面下线了单价单平18万以上的学区房。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件事——“有中介直言,下架后更好卖,因为系统表面看起来,就是没房子了”。
这事怎么说呢?说是意料之内吧,也算是,说是中介夸张吧,也倒是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是《中国证券报》这样的媒体既然这么报道了,那我们应该可以确认为事实吧,总不至于《中国证券报》造这种谣吧。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情况,越调控越是拦不住要买的人,而且不调控还好,一调控反而突然出现好多人要抢着买。比如去年西城7·31多校划片落地,这是个调控政策吧,但却燃起了广大家长买房的热情,甚至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最近还在坚持看西城学区房的朋友跟我吐槽说,这一波把市面上能交易的房子基本上都交易了一遍,现在想买实在是太难了。一方面,房源是真的少,另一方面,业主是真敢加价。好在我朋友还算比较理性,打算稍微观望观望再说。
说到这就回到了今天我想谈的一个问题:当下的市场变得更不透明,到底对于调控房价而言,是好还是坏?其实这个问题之前也讨论过了,今天再简单聊两句。
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最近市场变得越来越不透明。最典型的就是前段时间把包含了历史成交价信息的成交记录给“下架”了,于是乎,买方一下子失去了获得历史价格的信息来源。然后就是房源的信息也没了。前几天,上海绿中介一次性下架了2万套房源,并且表示核实以后考虑重新上架。
虽然这是中介行为,但是背后也不能不说没有监管调控的意味——毕竟市场太疯狂了,需要降降温,所以这些行动都被打上了调控的标签——至少初衷是这样的。
就比如这次下架单平18万以上的房子,也算是一种调控吧。毕竟上一次在2017年3·17新政出来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操作——单平16万(也可能是14万,几年前的事记不太清了)的所有房源也是被要求全部下架。而当年北京最贵的几个小区,在下架之前单价早已经突破了单平20万。但是当年3·17马上就来了,所以效果可能让人有了这个政策很有效的“错觉”。
事实上,我一直认为,让市场变得不透明,只能利好两类群体。首当其冲的是信息最全,占据信息优势的群体。其次则是市场地位最高的所谓“强势”群体。前者对应着房地产市场的中介,后者对应着业主,而焦虑的买房人似乎从这个政策里得不到任何好处。
首先,不管是历史成交价也好,还是挂牌房源的信息,本质上并没有随着系统上“下架”而消失了,反倒是变成“独占”了。这一点对于中介来说那简直不要太高兴,原本打开历史成交价界面,至少过去一段时间成交情况大家是心里有数的。而下架之后的现在呢?除了中介系统里有这个信息,还有谁有?那还不是中介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那站在中介的角度,一个追求业绩、追求成交的经纪人,是100%如实客观的讲述这段时间的成交记录呢,还是选择性的说一些对中介和卖方有利的成交记录呢?理性人会怎么选,不用我多说。反正焦虑是留给买方的,不是留给业主和中介的。
其次,当下中介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垄断了房源的信息,下架挂牌房源,让中介更有机会“选择性”的带看。去看过房子的都知道,买家的时间、精力的消息来源都是有限的,如果某套房子中介不给带看,那么买家理论上是不可能买到这个房子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中介真想卖一个房子的话,不上系统一样也是能卖的。因为没有任何规定,要求所有成交的房子必须要先上中介的系统,卖完再上补录系统也是可以的。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朋友就买过没上系统的房子(当年他签合同之前,想让我帮忙看看户型,结果发现绿中介APP上根本就没这套房),等到过户的那天,房子直接出现在了历史成交里。
最后,可以卖的房子越少,对中介越有利。这不需要我多说了吧,需求确定的情况下,供给越少,越是买房的人需要抢。不然580万的房子为什么堵车了以后就能涨到620万了呢?所以挂牌越少,意味着买方的选择越少,更意味着中介只需要只言片语就能让买方感到更大的压力。
总之,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从来没有听说过让市场不透明、扭曲信息传到机制能够调控市场的,唯一利好的只有信息掌握更全的中间商而已。当然这一点,中介肯定是最懂的,希望监管也早点懂。
[点赞][点赞][点赞]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