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王阳明的地心引力,让人从虚无高空下落|聊书《传习录》

大安于隅 2024-08-13 21:22:14

《传习录》是今年五月象群共读的一本书。它是由王阳明的弟子收录编辑而成的,历经三十年,辑成了上中下三卷。

最近几年,我发现自己萌发了阅读古籍的兴趣。就是暂且不看他人解读,亲自来和这些古老文字会会面。

去年会面了《道德经》,我的感受是带来了“意外的疗愈”,老子如一世外飘来的智者,呈现了一副宏大玄妙的宇宙景象,他的视野托住了我当时颤巍起伏的心境,让细碎烦恼融化在了天地间的冥冥之道。今年上半年读的《传习录》,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如果老子是飘飘若仙,那王阳明则是一位可能就住在你家附近的长者,你们日常见到会和善地相互招呼。有时多说几句攀谈了起来,你们会聊到家里孩子怎么学习,工作烦事怎么开解,如果不赶时间,再聊上几个钟头,王爷爷他便会从家常谈到存养天理,从工作谈到知行合一,从孔子旧事观及道家佛学,再从哲理辨析回到做人做事。

(*图片来自网络)

《传习录》给我的感受就是“非常实在”。如果说,我曾经是一个飘在空中往下掉落的状态,那老子则用他虚无的视野为我搭上了一朵能带来平衡的降落伞,而王阳明他为人做事的姿态则是我感受到的那股走向地面的引力,它让我慢慢下落,离地面越来越近。

在老子和阳明先生之间,我寻找着自己和天空和地面最平衡的距离,让自己不至于向天空飘得太高超过了赖以生存的大气层,也不至于彻底落到地上失去了广阔视野。当然,这是个动态的进程。阳明先生的加入,让它的动态更丰富了。

读《传习录》读到一半,会发现阳明先生其实翻来覆去讲的就是那么几个点,或者说总是那么几个词来回提及。比如“心即理”“存天理灭人欲”“致良知”“未发之中”“惟微惟危”“体用一源”等等,也会有反复出现的比喻比如以树喻志,以明镜喻本心。

对于这些的理念解释,它并不是我的专长所在。我体会更多的不是它的思想意义,而是它的生活内含。

写这篇阅读笔记的时候,已是八月,距离读完《传习录》,又过去了两个多月。我发现《传习录》的影响并没有随阅读的结束而结束,它分散在了我日常里的某些瞬间。在此选取两个侧面,做个零散记录。

关于“未发之中”

“未发之中”,我的理解是,它是人的一种本源状态,如一平静湖面、不偏不倚的时候。没有什么即将要发生,也没有过去的痕迹留下不去,它跳脱出了时空维度,只有状态,没有变化,向如明镜。虽然它跳脱了时空,但它并没有出离世间,它一直身处凡尘,纷繁皆可照见。它平静,但不是空无一物。

独处的时候,会相对容易感受到这种平静,难的是,和人相处时。

前几天,送孩子去上一个手工模型课。快走到的时候,孩子问今天要做的半成型坦克带了没有。我往袋子里一瞧,没看到什么坦克,心想,哎呀完了,要回家拿了,白走了一趟。小朋友一听坦克没拿,当即又叫又跺脚,两只小手往我身上锤。我本来没啥情绪,他一锤,我顿时感到一股气恼。

拉着小朋友去到教室门口,然后自己顶着三伏天的大太阳骑共享单车回家找坦克。到家后,翻了半天也没找到。孩子外婆说昨天看到他拿着坦克玩了,但不知道玩到哪里去了。无奈又汗涔涔地骑回教室,边骑边想着要怎么教训这孩子。

结果一到教室,小屁孩手里已经拿着那辆坦克了。原来他早上已经自己把坦克装进了袋子,只是刚才我没看清盒子深处,他误以为坦克被我放在了其他地方。

就是这样一件琐碎的事情,却成了我带娃生涯中的一次里程碑时刻。

整个过程,我能感受到一些情绪的起伏,大热天的暑假,身体也没有处在舒适的环境里,在意外、委屈、气恼、无奈、误会、懊悔等一系列的情绪体验中,我发现这些情绪并没有混合发酵,然后演化成家长对孩子的训斥或是发泄式的责骂。

看到结果、离开教室的那一刻,内心的情绪已经释然了,虽然身体还汗涔涔的,但我能感到心底的平静,好像刚才的来回折腾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带娃六年来,我终于能在场消化掉自己的和孩子带来的情绪影响,能够看到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反过来无知觉地让什么发生(之前的育儿文写了孩子的情绪影响这一点《关于想打孩子这件事》)。这点变化,真的太重要了!我边感受着自己的平静,边觉得自己棒棒哒。

读《传习录》时,我写下了这点感悟:

“'未发之中'这词,我很喜欢,它给了我一点觉察,就是我平时的情绪觉察其实是有时点之分的。

一种是发生之后的觉察,比如脾气发完了,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还有一种是发生之时,发作时意识到自己在发脾气,还有一种是未发生之前,就是情绪刚起来或在积累时,就发现到了。

王阳明应该会认为最理想的是最后一种。我现在会看三种觉察节点的各自比例是多少,多了一点数据统计意识…”

大概是从这个感悟开始,情绪觉察点它慢慢地在时间线上提前。提前着提前着,有一天它便会脱离了时空维度,让人在任何情境下都能感觉到“未发之中”的本源状态。时间上我们在经历着、事情在发生着,但本源里它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两种状态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经验的完整。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知行合一”

没读《传习录》前,“知行合一”这词已是如雷贯耳。我以前理解的“知行合一”是说要说到做到。比如自己立下了一个flag、一个目标,那就要说到做到,不能光在认知上突破,行动上却停滞不前。知行合一的重点是认知和行动的匹配。

读完《传习录》,我发现它不是这么简单。“知”它不仅指的认知,还包括认知之下的潜意识,“行”不仅指的行动,还包括你的情绪反应乃至习惯反射。也就是说,知行合一它不仅囊括了我们有意识的部分,也包括了我们各种无意识的表现。

我对知行合一的体验更多是学习上的。比如,我最近发现自己的学习状态变了。

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启了十几年的英语学习路,一路背单词背语法练听力啥的。我拿出单词本的动力来自于各种考试,以及曾经有过的留学计划。我学英语是有目标的,各种看和背是为了实现这些个目标们。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求学,也没有了留学打算,也没遇到必须要用到英语的场合。也就是说,我现在没啥要学习英语的目标了。一度,我离英语越来越远。

神奇的是,这种远它慢慢又被一股冲动拉了回来。比如看到优秀的英语语法书,会萌发想收藏想阅读的冲动;几天没看英语资料,会觉得什么事情忘做了;查到单词的用法,以及衍生出的相近词,会有种获得脑袋神经按摩的充实感。

就是这样一股,用英语里的词汇来说是“urge”,这股“urge”把英语学习这件事留在了我生活里,而且这次不为任何目的。

你感受到了“urge”,然后你就行动了,然后你体验到这股“urge”得到满足后的充实感和爽感。这个学习过程,它不需要打卡督促,也不需要奖惩激励,这件事它自然而然就成了你生活里的惯性,毫不费力地。

原来,知行合一,它可以不需要目标,它需要的是那股“urge”,那内化在了身体里的冲动。

那这股英语学习的“urge”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自我分析了下:

一个是因为前期经过了十几年的“刻意追求”,在各种目标、目的的压力下,这个行为它持续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时间聚积起来的重量怎么说都得在生命里留下痕迹;

还有一个是,我本身就是“学习爱好者”体质,这件事情它没有在违背我的天性;

另外就是,我内在具有对语言的兴趣,我对语言学习并不反感。

外在刻意,内在顺应,于是这股“urge”促成了毫不费力的知行合一。

也可以从“urge”的角度来理解“致良知”。

“致良知”便是说要评估自己的各种“urge”,因为它们有好的有坏的。好的“urge”是有益人生的,坏的“urge”会让人堕落,致良知便是要一辈子不停地去觉察和评估自己的“urge”们,消除减弱坏的“urge”,留下加强好的“urge”。这和之前看过的书《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中,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提出的“消除破坏性倾向”有相似意思。

关于知行合一,还有一点新体悟是,以前意识到的,是我们可以从认知出发去塑造行为,那如果放在“知行合一”那囊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大内含下,我们其实也可以从自己的既有行为去回溯咱们的潜在认知。这个知和行的流通路径是双向的,不仅可以向下塑造行为,也可以向上通向自我了解。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便是关于《传习录》的个人体悟,总结成一句话的话,就是“太喜欢王阳明这位老先生了!!”,他的人生和他的哲学融为一体,让人觉得可敬可佩,又不会觉得高山仰止。

他就是一位住在我家附近的邻居大爷,想到生活里有他存在,会觉到某种实实在在的心安。

有大爷在,真好。

原创/王大安

记录探索真实自我和世界

凡真实的,必会相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