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相师:乾隆紫光绘像汉将第一人,收复新疆的铁血英雄

爱笑的刘桃子 2023-06-07 15:22:41

“薄库车门,石著于额。屹不为动,观者舌咋。叶羌之役,虚捣亢批。雄姿伟干,足镇关西。”——《西域图志》

大清帝国乾隆时代的“十全武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开疆拓土运动,为华夏开拓了大量的生存空间,是媲美汉唐的伟大盛世,其意义更是直接奠定了今日华夏版图的格局。在这场影响深远的运动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如傅恒、兆惠、富德、明瑞等璀璨的将星更是照耀着华夏的天空。因为在乾隆以前,大清帝国军届的主流依旧是满洲和蒙古将领为主,如傅恒、兆惠、富德、明瑞无一不是出自八旗系统,而声动天下的索伦营、锡伯营则是出自东北渔猎部落兵,察哈尔营则是漠南蒙古骑士组成。

作为大清帝国军届的主干绿营兵(当时大清帝国的国防力量分为两大系统,即满蒙汉八旗兵20万人,汉人为主的绿营兵60万人)在这其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业,他们是历次远征的主力,他们的足迹同样遍布天山南北,而这其中最能打的悍将则当属阎相师。

闫相师,字锦苏,又字渭阳,甘肃高台县镇夷堡(今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天城村)人。闫相师生长的地方自然条件恶劣,民风彪悍,自古就是精兵悍将的主产区,这里的民众,多尚武之气。未及弱冠,阎相师就应召从军,在军中屡立战功,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闫相师已经从一个小兵干一刀一枪干到了瓜州营参将(属清军中的中级将官)。

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趁宿敌准噶尔内乱之际,征发4万清军远征准噶尔汗国,清军在准噶尔汗国降将阿睦尔撒纳的带领下,短短半年就攻占准噶尔汗国都城伊犁,生擒准噶尔汗国末代大汗达瓦齐,底定天山以北。不久后,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乾隆再次征发大军二征伊犁,阎相师应召率部赴西域作战。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二月,巴里坤办事大臣雅尔哈善察觉厄鲁特首领沙克都尔曼济有勾结阿睦尔撒纳的企图,为防范于未然,雅尔哈善命令闫相师率领500精锐绿营兵前往剿灭。

沙克都尔曼济坐拥数千悍勇的骑兵,如果硬攻,闫相师的500人绝非对手。于是,闫相师以大雪迷路,希望借宿沙克都尔曼济营中。因为当时沙克都尔曼济与大清还没有彻底撕破脸,再看到闫相师所部只有区区500人,于是就答应了闫相师的留宿请求。闫相师得以顺利进入沙克都尔曼济营中,待闫相师进入营内后,趁夜以胡笳声为号,袭杀沙克都尔曼济,斩杀其部众4000余人,彻底解除了清军的侧后危险,闫相师夜经此一战名动天下。

《清史稿》记载:“阎相师将五百人入其垒,若迷途借宿者。夜大雪,相师吹笳,督兵袭其庐。沙克都尔曼济惊起,其妻与相抱持,至死不释,其众四千余人歼焉。”

阿睦尔撒纳之乱平定后,天山以南的大小和卓又趁机叛乱,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以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万余清军进攻南疆重镇库车,拉开了平定大小和卓之战的序幕,闫相师作为雅尔哈善的先锋,率先推进到了库车城下。因雅尔哈善刚愎自用,轻信了和卓叛军的诈降诡计,导致清军未能及时攻取库车,使得清军在库车城下陷入苦战。所幸闫相师积极整顿兵马,稳住了阵脚,才使的清军未遭大败。后来,乾隆处死了雅尔哈善,换上了名将兆惠主持军事,闫相师也被划归兆惠节制,兆惠肯定了闫相师的功劳,让其继续攻城,最终闫相师顺利攻破库车和阿克苏,并留守阿克苏,为清军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

清军的一系列胜利,也让兆惠产生了轻敌情绪,兆惠亲率3000精锐长途奔袭叛军老巢叶尔羌,在叶尔羌城外的黑水营被数万叛军合围,形势万分紧急,是为黑水营之围。兆惠被围后,闫相师当即带领阿克苏城内的千余清军南下救援,最终及时赶到黑水营,大破叛军,救出兆惠,并联合兆惠攻破叶尔羌。此后转战呼尔璊、和阗,最终攻克叛军在南疆最后的重镇喀什噶尔(今喀什),因功被提拔为安西提督,并率军驻防喀什噶尔,稳固南疆。

大小和卓之乱被平定后,乾隆将有功之臣进行绘像,并供奉紫光阁,是为紫光阁绘像,是武将的最高荣誉,闫相师因为在西域的突出表现,成为紫光阁绘像的第一汉将,算是给绿营兵弟兄们争了口气。乾隆专门题诗,赞美闫相师,曰:

素娴武略,从任戎行。生长秦中,悉边睡之形势;奋身卒伍,有专阃之规模。方协镇于平凉,韬铃益展;逮建牙于湟陇,扬历恒多。属回部之归诚,佐军营而宣力。从征戈壁,威行葱岭之西;跃马崦嵫,勋策凌烟之上。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