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每天这两个时间,喝1杯阴阳水,特别是阴虚湿重的人

素问轩分享 2025-04-25 20:52:21

下周我们就要进入五月份,湿毒正盛的毒五月也即将到来。

尤其是本就湿热重的南方,蚊毒虫、各种细菌已经开始活跃繁殖。邪秽毒气伤人,这样就可能导致湿热瘀积越来越重。

并且温度增长,降水增多,整个人都会湿哒哒、潮叽叽、黏糊糊的。那真是喝凉水都长肉,水湿都存进身体里排不出去。

因为我们喝进去的水,其实是需要脾阳来运化的,再由肺、脾、肾将其运化至全身。

正如《四圣心源》中所说的:“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

但湿邪困脾,脾虚严重,水便会停滞其中,久而生痰湿,阻碍气血运行。

有一种水,就很适合在痰湿困脾的时节,给脾胃来一次“大净化”。

这种水叫做——yin阳水。

《医方论》记载:“yin阳水,沸汤,井水,各半钟和服。此法甚佳,极平淡,极神奇,屡用屡效之方也。”

yin水,指的一般是井水,因为井通地底受纳地气,属阴,有yin凉之性

阳水,指的是在火上煮开的水,沸腾次数越多,阳气越足

把井水和沸水各半,混合在一起,就得到一杯“yin阳水”了,李时珍又管这种水叫做“生熟水”。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这个yin阳水要怎么做呢?

中医认为,yin样水对三焦有益处,可以调理中焦脾胃、消化食物、调理腹胀。

李时珍说,人体上焦主纳食,中焦主消化,下焦主排邪。唯有三焦通利,阴阳调和,升降运转流畅,脏腑功能才能如常。

如果三焦功能出现障碍,那么yin阳也会出现混乱,就会清阳不升,浊yin不降。

疾病的根源在于yin阳二气失于偏颇,而治病和养生都应以调和yin阳为根本。

水为天地间产物,秉天地日月之精华。而yin阳水一半属yin,一半属阳,可以使yin阳平衡。

可以分辨人体的yin阳,该升就升,该降就降。

日本昭和大学研究也证实,晨起饮用有温差的液体,能使肠道运动频率提升1.8倍。而道家古法要求必须将凉水倒入热水,正是为了形成"冷在下、热在上"的温度层,模拟人体消化道的自然温度分布。

古时yin阳水也经常作为取吐法,辅助治疗霍乱、疟疾和痢疾。

《本草备要》载:“yin阳水,一名生熟水,宣、和阴阳,治霍乱吐泻有神功。”

如果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有毒的食物、肠胃积滞不消化,就可以用yin阳水来调中消食。

准备1~2升的yin阳水,加些盐进去,摇晃出气泡后喝下去,灌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吐,“令吐尽痰食”,把肠胃里的痰疟、宿食毒恶都吐出来,这在中医里叫做“吐法”。

加入盐,有杀菌、排毒之功,帮助净化肠胃中的细菌、毒素。其性味咸寒,入肾经,也能平衡肠胃的虚火。

《本草纲目》还说了一个方法:“凡人大醉,或者饮食瓜果过度者,以生熟汤浸身。”

如果喝酒喝多喝醉了,或者吃了很多生冷瓜果,导致脾胃不舒服、胃痛、反酸,不仅能用yin阳水催吐,泡澡也能缓解。

据说泡到这个水里都有酒或者水果的味道,就能缓解一些不适。其实也是通过皮肤腠理,把寒湿毒邪排出去。

当然,上面这些方法都是属于在特殊情况下救急使用的,日常我们不要去轻易尝试。

有两个时间段,适合喝yin阳水。

1、早上5~7点,喝yin阳水清肠

东汉王充在《论衡》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想要保持健康长寿,就要经常清理肠道,保持在通畅状态。

从子午流注来看,5-7点卯时,是大肠经运行的时间,此时人体排泄喝吸收能力也最强,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将毒素垃圾跟着宿便一起排出体外。

同时能加强脾胃运化功能,更好地代谢掉身体的痰湿垃圾。

2、午时11~13点,喝yin阳水清热毒

午时,是阳极yin生之时。此时喝yin阳水,也能帮助yin阳顺利交接。

而午时11~13点,是心经当令之时。

从中医来看,夏季属心属火。受时令节气影响,这段时间很多人容易失眠,因为心火灼热,阴虚太甚,阳无法入阴,阴无法包阳。

心火下降温煦肾水,肾水上济温养心火,水火相济,才能达到yin阳平衡。

心火过亢,无法下交于肾,就会出现虚火上炎的情况,比如上火、失眠、心烦气躁、口干口苦、高血压、口腔溃疡、便秘、心脑疾病等问题。

而yin阳水能滋肾水,也能引心火下行。

所以阴虚火旺的人,也就是有经常口干、口苦、容易便秘、小便黄赤、头晕目眩等症状的人,也适合喝阴阳水。

其实水还是那个水,成分没有变

但水不是那个水,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好了,世间万物皆为yin阳,万物也皆可入药,水也是。

在于你怎样借天地之阳气,守护yin气。

这就是中医,以天地人为观念调养的智慧所在。

1 阅读: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