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还原卫青的河南之战,个中存在的误解与未知之处那是相当多

幻宇新说 2023-05-06 17:31:13

相信看完本文,您会更加赞同如下观点——

如果某场战争的相关记载存在众多疑点、难点,导致战争具体过程很难精准还原,体现为既有的研究、认知争议颇多、难衷一是,那么,全面搞清战争结果,再由结果去反推过程,就不失为相对明智、高效的解决之道。

个中原理与精髓自然是:“战报会骗人,但战线不会骗人”。

前127年卫青的河南之战,几乎是上述观点最典型的体现。为方便理解与阐述,先上史料,关键信息已标出——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

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青校尉苏建有功,以千一百户封建为平陵侯。使建筑朔方城。青校尉张次公有功,封为岸头侯。

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藉兵,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诗不云乎,『薄伐玁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

常见的战役过程图如下:

显然,既有研究与认知都有如下大的共识:

1、都将高阙作为卫青的开战奔袭目标,其目的自然是切断白羊、楼烦与匈奴右贤王之间的联系,争取“关门打狗”。

2、卫青的整体进军路线为“云中—高阙—陇西”,即沿着黄河的外线做了大范围迂回奔袭,实现对整个河南地的战略包围,然后歼灭白羊、楼烦两王。这是典型的歼灭战。

但是,这些认知无疑存在根本说不通的地方:

1、既然高阙是整场战争最为关键的“战略咽喉据点”,为何没有看到匈奴右贤王对它的反抢夺?只要夺回高阙,不就可以给白羊、楼烦两王解围了么?

鉴于卫青主力都在外线奔袭或围歼白羊楼烦两王,高阙的汉军注定兵力不足,右贤王如果真下定决心猛攻,会拿不下高阙么?

但是,关于河南之战,不仅没有右贤王进攻高阙的丝毫记载,甚至连右贤王的影子都没出现过!

2、卫青明确“度西河”,即有过渡过黄河的动作,这与他只在黄河外线奔袭是不是相冲突?都渡河进入到河南地了,怎么又回到黄河外线了?

3、从高阙到陇西,大致是今天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到甘肃陇西县,距离在900公里左右,就算骑兵可以实施如此远程奔袭,但构建这种大范围战略包围圈有何意义?汉军得有多少兵力才能所有沿途都防住白羊楼烦两王的突围?

而如果这种远程奔袭只是走过场,那把这些兵力直接用于攻击、围歼白羊楼烦两王是不是更好?

4、双方兵种都是骑兵,至少以骑兵为主,纵观汉匈大战乃至中国战史、世界战史,骑兵军团构建局部小范围战场的包围圈、然后予以围歼极为常见,何曾出现过这种绵延数千里的战略包围圈?

骑兵的基础战术特点就是机动性强,这种四处漏风、形同虚设的战略包围圈,想包围、困住骑兵军团,不是根本不现实么?也压根没有任何必要。

综上,卫青会这么蠢么?白羊王、楼烦王乃至匈奴右贤王,又都会乖乖地任卫青随意奔袭、包围、收拾?

关于河南之战,最大的“未知”、难解之处,其实是汉武帝的这句话:“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

其中,榆谿旧塞到底位于哪里?梓领又是个什么玩意?蒲泥、符离到底是地名,还是类似白羊楼烦的游牧民族名?

真想找到答案、破解所有疑问,纠结于战争具体过程,是几乎解决不了的,只能按照文章开篇时所说的办法来进行,即由战争结果反推。

那么,河南之战的战争结果是什么呢?

答案似乎很明显,收回河南地嘛,所有黄河以南的地区,最西边直到陇西,都被汉军拿下来了,还专门设置了朔方郡。

其实远不止如此,战后汉方不仅设置了朔方郡,还设置了五原郡。这才是河南之战研究的关键“盲点”之一!

【《汉书-地理志》:朔方郡,武帝元朔二年开。西部都尉治窳浑。莽曰沟搜。属并州……县十……渠搜,中部都尉治。……广牧,东部都尉治。】

【《汉书-地理志》:五原郡,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东部都尉治稒阳。属并州……县十六……中部都尉治原高,西部都尉治田辟。】

其中,朔方郡是“新开”的,五原郡则主要是把原秦朝时的九原郡“更名”。

上图非常重要,建议仔细观看。

这说明,整个河南之战,汉方不仅收复了河南地,实际是连阴山、阳山以南,黄河以北、以西的所有地方也同步收复了!

【《史记-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於是渡河,据陽山,逶蛇而北。】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陰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

当年蒙恬北击匈奴,渡过黄河北上,打下了阳山、阴山,在这两座山上同样建筑了长城,利用阴山这一巨大山脉的天然优势,构成对于北方匈奴的第一道防线。

现在这些地方都被汉方收复了,这无疑最符合汉方的整体战略利益,因为区隔中原和匈奴的“自然天堑”,无非就是阴山与黄河。

汉方光拿下黄河及河南地并不足够,只有再拿下阴山,将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联成一体,构建整个阴山防线,才能和当年的秦朝一样,让匈奴注定难以越过阴山,只能望之生畏、空怀伤感。

这就是《汉书》所说的:“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而之后的汉匈大战,除了右贤王有过几次入境劫掠,匈奴根本没有对阴山防线发起过大规模进攻决战,这不是他们不想,而是阴山这一巨大山脉的天然挑战,让匈奴根本无法做到,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这就是军事地理中名山、大川的关键作用所在!

因此,所谓河南之战,只是这次战争的部分构成,实际全称应该叫“河南、阴山之战”,汉方前期攻占河南地,后期攻占阴山,最终的战果,是将整体防线推到了阴山山脉一线。

想想卫青死后,墓地为什么要修成阴山的形状?其实正是源自收复河南、阴山这一战,其中阴山当然相对更重要!

现在来确定,开战之前,双方的战线在哪里。

【《史记-匈奴列传》:十有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適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史记-匈奴列传》: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

上述故塞、故河南塞,其实就是秦长城在河南地区的这一段。

秦末汉初以来,匈奴收复河南地,因秦长城的存在,实现和汉方的相互分隔。实际统治河南地的,是白羊、楼烦两王,严格说,他们和匈奴应并非同一民族,是被匈奴“兼并”而臣服。

因此,他俩名义上服从匈奴单于,但帮助匈奴对抗、入侵汉朝的积极性、配合度显然不高,这也是70多年来河南地整体处于和平、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争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前133年马邑之谋、汉朝匈奴闹翻后,燕代之地打的如火如荼,河南地却基本无动静,原因也应在此。

显然,河南、阴山之战开战前,汉匈双方的战线应该是:南至秦长城(最南端临洮、陇西郡),北至阴山山脉,东至云中郡。

战后的战线是:北至阴山山脉,西至黄河沿线,其中南端节点位于陇西郡,北端节点包括阳山及部分河西地区。

好了,有了这两个“战线”,已经可以开始反推、还原这一战的具体过程了。

1、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决定了卫青不可能将高阙作为首要攻击目标。

观察战前形势,有一点无疑最为重要:白羊、楼烦两王,甚至包括匈奴右贤王、军臣单于,都很难想到,甚至从未想过,汉军会突然调转枪头、进攻河南地!

之前六七年,汉匈双方都是在燕代之地开战,战火从未烧到河南地。

这就导致一个很简单的战机研判:汉军发起战役后,惊动匈奴各方尤其是主要作战目标的时间,一定要越晚越好。

这就是卫青不可能首选高阙的原因,很简单,一旦汉军奔袭、攻占高阙,收到消息的白羊、楼烦两王立刻就会反应过来,汉军这是抄了他们后路,接下来肯定就是要南下、干他俩。

一旦如此,就算他俩承平日久、不愿或者不敢和汉军开战,起码他们逃走应该没有问题吧?天地那么大,高阙又不是唯一通往阴山以北的通道,他们从其他地方逃跑很难么?

这本身就意味着,拿下高阙根本不是所谓的“关门打狗”,反而是打草惊蛇!

高阙不是类似长平之战的百里石长城、辽沈战役的锦州等、歼灭战中的唯一咽喉据点,封堵它压根没用!

甚至,拿下高阙会有反效果,且不说惊动白羊、楼烦两王提前备战或者逃跑,一旦匈奴右贤王也被惊动,发兵前来进攻高阙,汉军这不是两面受敌、自陷险地么?

汉军本身拥有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当然要直接偷袭主要作战目标,出其不意,打敌人一个彻底的措手不及!

实际上,卫青的战役规划正是如此——

【出云中以西,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

实际过程很简单,卫青率军从云中郡出发向西,在某处秘密渡过黄河,火速偷袭白羊、楼烦两王,至于先打谁、后打谁的先后顺序,已经搞不清楚,但不重要,毫无准备的他俩先后遭到突然袭击,很快被打的落花流水,唯有狂奔逃命。

这里与骑兵的作战战术、战争效率密切相关,正如关市之战、萨尔浒之战等,整场战役看似规模宏大、参战兵力众多,其实都只打了五天左右便见分晓,根源便是骑兵的机动性、冲击力,无论时间还是战果,都极为高效。

而白羊、楼烦两王逃跑的方向、路径,正是西北方位的高阙,这里是通往阴山以北、匈奴腹地最快最便捷的通道,他俩这是逃命,自然首选高阙。

于是,他俩在前面逃,卫青在后面追,一直追到高阙这个“拐点”。很可惜,卫青没能逮到这两个家伙,鉴于高阙以北就是匈奴腹地,贸然深入说不定会有危险,所以卫青选择放弃追击。

因此,所谓“度西河,至高阙”,不是卫青渡过西河、直奔高阙,这本身也不合逻辑,高阙是位于黄河以北,卫青如果直奔高阙,渡河到河南地、再渡河到高阙,他一来一回费这劲干什么?当时是春天,游泳显然早了点。

所以,西河只是这一战的起点,高阙是第一阶段作战的终点。

而“西河”,只能是云中郡与河南地分界的这部分黄河,其它理解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个错误,自古至今都有人犯。

这就是第一阶段的作战,可以总结为:卫青渡过西河,歼灭、驱逐河南地白羊楼烦两王,追击至高阙。

因为白羊、楼烦两王是毫无准备、仓促应战,所以他们短期内能够召集的军队并不多,这也导致卫青这一阶段的战果不算多出彩,仅仅“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

但是,毫无疑问,卫青如此高效的数天内就驱逐白羊、楼烦两王,摧毁了河南地的匈奴政权组织,导致其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势必会被秋风扫落叶。

因此,卫青在这一阶段作战后,就被汉武帝立马封为“长平侯”,可见汉武帝是多么振奋与开心。

这也难怪,毕竟这是汉方第一次取得重大胜利,还是疆域拓展的重大成就!

2、第二阶段作战:旋风平定河南地,一直打到陇西。

卫青追击、攻占高阙后,并未作太久停留,甚至都没留下部队防守高阙,因此这里位于河北,留下军队纯属孤军突出,不是没有被歼灭的可能。

于是卫青率军渡河返回,开始向西、向南进攻平定河南地。

这一阶段没什么好讲的,肯定是旋风之势,两个原因,一是前面说的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甚至很多部队、军士直接选择逃跑;二是和平日久,很多军士、牧民不愿意打仗,索性望风归降、缴枪不杀,至少汉军不像匈奴军队大肆杀掠,所到之处往往寸草不生。

很多人纠结于汉武帝的那句“遂西定河南地”,其实不该是问题,汉武帝这是站在全国、长安的方位所说的,河南地肯定是在汉朝西边,鉴于卫青已经拿下河南地北部地区,所以汉武帝说“西定”,肯定比“北定”、“南定”合适无疑。

其实这里有个特别关键的问题需要说明,但可能不太容易被立刻接受,还是放在下文阐述。

3、第三阶段作战:渡河北上驱逐蒲泥,西进击破符离,全线控制阴山、阳山山脉。

平定河南地以后,卫青很清楚,战役目标才完成不过一半,接下来全占阴山一线更为重要。

于是卫青率领汉军主力,北上渡过黄河,鉴于黄河在河南地范围内有两条,即“几”字头上那一横其实是两横,“南河”是支线,“北河”是主线,所以卫青“梁北河”,是在北河某一段上搭建桥梁,实现大军快速通过。

接下来,卫青“讨薄泥,破符离”。

这其中的“薄泥”,多数是类似白羊、楼烦的民族名称,不然汉武帝不会用“讨”这个字,讨伐嘛,基本不会是地名。

而且,薄泥王统治的地盘,从战果、战线反推,只能是黄河东北、阴山以南的这块区域,即汉方后来设置的五原郡,因为周边区域几乎没有其它可能性了。

【《汉书-武帝纪》: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至于“符离”,综合来看,地名、民族名的可能性几乎相当。无论哪种,符离都要位于高阙的西边。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符离应该也是民族名,毕竟卫青此次战役的目标,除了抢地盘,其实也是同步剪除匈奴的这些“臣服国”,白羊王、楼烦王统治河南地,薄泥王统治五原郡,那么高阙、阳山以西,是否也可能有类似臣服于匈奴的民族?

所以卫青“西至符离”,驱逐“符离王”的可能性自然就很大,且存疑。

由此,第三阶段的作战过程应该是这样:

1、卫青从北河渡过黄河,其实是包抄蒲泥王的后路,这次倒是有些关门打狗的意思,也不排除与云中郡汉军的东西对进。现在就可以这么玩了。

2、蒲泥王被卫青彻底击败,他本人被俘虏或杀掉,这种可能性较小,不然汉武帝不至于不炫耀这个“战利品”。所以他多数是被驱逐,逃到符离,被卫青追上击败;或者是“薄泥王、符离王”的联军被卫青击败、驱逐。

由此,卫青取得了全线控制阴山、阳山的重大胜利,也完美结束了整场战争。

现在来解决最后的疑问,即汉武帝的那段话——

【“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

其中“按榆谿旧塞,绝梓领”究竟是什么意思?

显然,这两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操作,肯定是发生在第三阶段作战的“梁北河”之前,于是,很多人就将其理解成卫青向黄河进军的路线,即沿着榆谿旧塞、翻过梓领(显然是理解成了“梓岭”),到达黄河!

这类看法,实在错得离谱!

毕竟,汉武帝这是在炫耀战功兼奖励卫青,这么重要的公文,记载卫青一次普通的进军路线干什么?河南地已经平定了,卫青怎么从陇西赶到黄河边上,走哪条路很重要么?只有他是灰过去的,我估计才有记载的价值。

实际上,这个“盲点”一点就透——“梓领”不是地名、山名,而是类似白羊、楼烦、蒲泥的民族名称!

所谓“按榆谿旧塞,绝梓领”,意思其实是:通过“榆谿旧塞”这个相对古老的长城,实现了汉朝与外部这个叫“梓领”的民族、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梓领王”再也不能随便打进来了!

显然,这只能说的是与“遂西定河南地”同步的一个重要成果!

秦始皇时,除了蒙恬系统连接的、从临洮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中国境内还有很多长城,估计是为了扩大防守纵深、增强抵御能力,秦始皇在秦长城西北的榆中地区、黄河边上,又建筑了一条长城,结合汉武帝上下文的意思,这条长城就是“榆谿旧塞”!

整体翻译汉武帝的那段话:卫青不仅打到陇西,完全平定了河南地,还控制了榆谿旧塞,彻底将梓领人挡在了外面;之后卫青渡过黄河,讨伐蒲泥人、击破符离人,功劳大大滴!

显然,只有这么解释,才能符合汉武帝夸功乃至好大喜功的风格。

这也反证出,符离应该就是个民族名,如此才配与梓领、蒲泥并列,不然一个地名提它有啥意思?!

补充一点:“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应该是第二、第三两个作战阶段的总体战果,即平地河南地、攻占阴山两个过程中,所斩杀的军士、处死的侦察兵,一共3071人。

以上。算了,不总结了,啥时候咱们的军史研究能靠谱点啊?每写一个新的战例,都会发现各种问题,总得费劲巴拉梳理……

心累,下文再说。

1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