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孝惠帝刘盈即位一年左右时,当朝太后吕雉请他来看戚夫人。然而,等他来时,却看见了终身无法忘怀的一幕。
刘盈因此事深受打击,回宫后一病不起。他大骂自己的母后为人狠毒,称自己远不如她,不是做皇帝的料。
他本就身体不好,从此对朝政心灰意冷,只做了七年皇帝就驾崩了。
他之所以反应如此剧烈,是因为他看到的戚夫人已经被杀了,且已经被吕后做成了人彘,再丢到猪圈里自生自灭。
刘盈在争权夺利上,远没有吕后的手段。且他本性善良,见不得皇宫里的这些阴暗,也难怪他会悲痛不已。
这位被杀的戚夫人,生前是刘邦的宠妃。她有过最奢华幸福的生活,也有着最悲惨的结局。她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吕后为何恨她入骨?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戚夫人一生的幸与不幸都始于刘邦。
早在刘邦做汉王时,戚夫人就嫁给了他。她出身名门,祖上乃周朝后裔,年轻貌美,且尤擅歌舞,刘邦很是喜欢。
此时刘邦的正妻吕雉与他的父亲刘太公,还正在项羽那边做人质。
吕雉是生是死,刘邦既不知情,也没能力管她。
刘邦此时正忙着和项羽争天下,戚夫人在此期间,
正好填补了刘邦的后宫,让他在军务繁忙之时也有温柔乡可以依恋。
楚汉战争末期,项羽逐渐处于劣势,因此不得不与刘邦议和。谈判之后,项羽归还了刘邦被扣押的家属。
即使吕雉归来,也没有影响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
她不久便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如意。
眼看着戚夫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但吕雉对此事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只见新人笑,哪问旧人哭。对于帝王来说,喜新厌旧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吕雉嫁给他多年,自知已年老色衰,既然挽不回丈夫的心,那就挽不回吧。
吕雉不是一般的女人,自早年下嫁刘邦后,就过着贫苦的日子。因为刘邦带兵起义,她又得一直跟随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逃难中被刘邦抛弃,这才落入项羽之手。
做了这么多年夫妻,刘邦的性子她再清楚不过了。
她之所以不在乎,是因为自己是刘邦的正妻,更是大汉皇后,且膝下的刘盈已经被立为太子。
戚夫人再怎么得宠,这对吕后的地位构不成丝毫威胁。她手里有足够的资本,因此吕雉并不在意。但问题在于,戚夫人想要的,绝不仅仅只是宠妃这个身份。
子凭母贵,刘邦也非常宠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仗着刘邦的恩宠,戚夫人逐渐起了夺嫡的念头。
刘邦是否废掉太子
后宫里的这些争斗,刘邦心里其实很清楚。他每次去关东的时候都会带上戚夫人,就是让她远离这些事情。
看着吕后和刘邦日益疏远,戚夫人抓住了这个机会。她经常在刘邦面前哭诉,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被立为太子。
废长立幼,刘邦并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之处。但他经不起戚夫人长期的劝说,便开始认真的考虑起立储之事。
太子刘盈身体羸弱,性情温和。刘邦本人起于行伍之中,原本就不待见这个儿子,因为他觉得太子和自己一点也不像。
此时他听进去了戚夫人的话,也觉得刘如意更像自己。刘邦对小儿子的爱压过了理智,动了废太子的念头。任凭文武百官反对,他也一意孤行。
戚夫人要是只得宠也就罢了,吕后还能忍。但戚夫人要争太子之位的举动,这就是在试探她的底线,戚夫人由此彻底得罪了吕后。
吕后为了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不断劝说朝臣们支持太子,还亲自登门拜访张良。
张良认为,若要使刘邦回心转意,就必须加大太子这边的筹码,让刘邦认识到太子乃国之根本。
张良为吕后出谋划策,让她请出隐居在商山的四位高人。这四个人是刘邦朝思暮想的名士,但一直不愿为刘邦做事。
如果让刘邦看到他们都支持太子,定会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事情的发展与张良说的丝毫不差。
刘邦在见到太子身后的四位老人后,他终于醒悟过来:
太子羽翼已成,背后有王公大臣支持,还有吕后的辅助,绝不可轻动。
戚夫人和刘如意并不具备这样的政治资本,如果贸然废立太子,势必损毁江山根基。
刘邦因此断绝了废太子的念头。
等太子和四位高人走远以后,刘邦召来戚夫人,向她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戚夫人听说此事后,跪在地上泪流满面,而刘邦对此也无可奈何。他让戚夫人再为自己跳一支楚舞,自己在旁附歌。
刘邦此时的内心五味杂陈,太子已是鸿鹄,即将翱翔四海。自己即便有心,所做的努力也只是徒劳无益,这就好比向展翅高飞的鸿鹄射箭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
既然满足不了戚夫人,刘邦只得再为她谋划出路。
首先,刘邦清楚地告诉他的宠妃:“吕后真而主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吕后是你的主人,你未来要依附她生存,而绝不能像现在这般再与她作对。
刘邦向戚夫人说明了她未来在后宫的定位,那就是俯首称臣。
认清自己的分量,谨小慎微,只有这样才能让吕后满意。
屈身守就,以待天时,这是刘邦当年在楚霸王项羽手下幸存的策略,他希望戚夫人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其次,刘邦听从了赵尧的建议,专门为刘如意派去了一位相国周昌。
在他看来,周昌德高望重,是吕后及功臣们都敬重的人,派他去辅佐赵王,应该可保刘如意性命无虞。
想来想去实在不放心,刘邦决定再给儿子加上第三道保险。他给太子刘盈颁布了一道《手敕太子文》,嘱咐他要尽到兄长的责任,好好照顾弟弟刘如意。
刘邦认为,太子本性纯良,即使做了皇帝也不会残害手足,再加上自己御赐的诏书,吕后也不会杀刘如意。
做完了这三件事,刘邦很满意,他自认为可以保戚夫人母子平安。
但在他还没有咽气之前,又发生了一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在他的病榻旁,有人向刘邦汇报。
吕后的妹夫樊哙,早已和吕氏结党,正等着皇上驾崩,好对戚夫人这一脉赶尽杀绝。
刘邦一听,这还得了,自己现在还是皇帝呢,就有人要对自己的宠妃和儿子下手。他也顾不得查证了,当即下令陈平和周勃去军中杀掉樊哙,以儆效尤。
后来因为刘邦病故,樊哙的命被吕后保了下来。但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确实已经为戚夫人殚精竭虑了,生怕这对孤儿寡母遭到什么意外。
可惜天不随人愿,后来的历史证明,刘邦还是低估了他的这位结发妻子。
吕雉的手段
吕后是与刘邦一起共患难过的,她亲眼见证刘邦从一介亭长成为开国皇帝。
丈夫冷情冷性,她也在刘邦创业的过程中遍尝人情冷暖,若没有手段,她又怎能从秦末的乱世中幸存。
戚夫人生于名门,后又得帝王专宠,一直是温室里的花朵,对权力斗争可以说是懵懂无知。让她和吕后相争,无异于蚍蜉撼树。
刘邦死后,吕后扶持刘盈上位。在真正掌握皇权后,吕后自然准备动手了。
她不会忘记戚夫人曾经的所作所为,这个女人抢走了丈夫的爱,生下的儿子还要夺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
戚夫人这般不识好歹,险些毁了她的一切,现在没有刘邦护着她,吕后全部的恨意都爆发了出来。
她首先把戚夫人囚禁起来,让她在永巷舂米做苦役。同时又派人去接来赵王刘如意。相国周昌不同意这件事,但此时江山易主,他一个老臣已经无能为力了。
太子刘盈很听父亲的话,专门将刘如意接到了宫里,和他同吃同住。但他虽贵为皇帝,大权都在自己母后手里。不久,吕后趁着刘盈去打猎时,派人用毒酒杀掉了刘如意。
戚夫人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但她仍旧没有服软。
在舂米时唱歌,感慨自己下狱,儿子做王,不知刘如意是否知道这一切。完全忘了刘邦之前对自己说过的话——“吕后真而主矣。”
大权在握的吕后听到戚夫人的所作所为,顿时勃然大怒,戚夫人都沦落到这个地步了,难道还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儿子是靠山吗?
结语
后来,戚夫人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吕后不仅仅是杀她,更是要杀人诛心,毁掉戚夫人生而为人的所有尊严。
戚夫人真正能够倚仗的只有刘邦的宠爱。刘邦死后,她再无依靠,命运始终不能由自己做主,一步步走向悲惨的结局。
戚夫人也是个可怜可悲的女人。刘邦曾经的劝告,她因为过于天真并没有真正领会其中深意,始终对未来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儿子年幼不能成为依靠。又无强大的宗族成为她的后盾。最后和儿子一同惨死,也是她必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