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宿高铁的“断头路”困境
安徽段即将开通,江苏段长期搁置。新合肥西站至泗县东站区间段,计划于2025年9月建成通车,但江苏段(泗县东至宿迁、新沂,区间长度约59公里)因建设进度滞后,至今未开工。短时间内,无法接入国家干线京沪辅助通道,导致资源闲。

江苏段延宕的深层原因:南京的“宁宿高铁优先”策略,即南京正力推宁宿高铁(宁宿高铁为南京至宿迁,旨在缩短南京与苏北的通行时间(预计1小时内),途径泗洪、盱眙等“高铁盲区”,推动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其规划线路部分利用合宿高铁和宁滁蚌城际铁路,2021年规划研究已通过评审),试图通过该线路直接连接宿迁,形成南京至山东半岛的350公里/小时高速通道。合宿高铁江苏段若建成,合肥将直接接入京沪二通道,削弱南京作为苏皖高铁核心枢纽的地位。

区域交通网络的深层矛盾
经济与战略考量:江苏更倾向于优先完善省内网络(如宁宿高铁、潍宿高铁,),而安徽则希望强化合肥枢纽地位,通过合宿高铁对接山东半岛。两省对交通布局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协调困难。

国家层面的推动:国家已将合宿高铁江苏段列为2024年新开工项目,试图通过政策压力推动江苏加快进度。但江苏的实际响应仍待观察,宿泗段能否在2025年开工尚存不确定性。
南京为巩固枢纽地位、带动苏北发展,选择优先推进宁宿高铁,但这一策略可能以牺牲皖北及合青高铁整体效能为代价。未来需通过跨省协调机制平衡多方诉求,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