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一个天坑溶洞,既是水西安氏土司的游玩胜地,也是安氏据兵反叛的基地;数百年后,当地还在传说着曾经的历史故事。
相距不远的一个乡野,有一个喀斯特地貌奇景:天生桥;旧时人们从桥上前往寺庙,上世纪民众过桥到达岩厦下,分粮分物。
一、曙云洞往事
贵州四大土司之一的水西土司,历史最早载于蜀汉时期,其首领济火因相助诸葛亮,被封为“罗甸王”,济火就是水西彝族土司的远祖。
元朝时,朝廷以鸭池河为界,设立水西、水东土司;明朝时设置贵州宣慰司,由水西土司任宣慰使,水东土司任宣慰同知。
水西土司占据了今贵州西北大部,另包括鸭池河以东部分区域(即水外六目),共辖48土目,土目下设置若干则溪。
则溪为彝语音译,原意为“仓库所在之地”,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行政组织。
开阳县宅吉乡就是水西土司的第四十二目十一则溪,“宅吉”即“则溪”,音译不同写法而已。
曙云洞位于宅吉乡,是一个喀斯特溶洞,内有暗河,建有洞墙、洞门,崖壁上刻有历代诸多摩崖石刻,见证过安氏诸多风云人员的起起落落......
01.安国亨散心曙云洞
安国亨无疑是水西土司中的佼佼者。
明正德八年(1513),安万钟承袭贵州宣慰使一职,此君喜欢喝酒,每次喝酒后又喜欢打人,在一次射人为戏的游猎中,被人刺杀身死。
安万钟死后,其子安仁年幼,由安万钟的弟弟安万镒承袭宣慰使,不久安万镒病死;三弟安万铨有样学样,上奏朝廷得以借袭宣慰使一职。
由安万钟三兄弟兄终弟及可知,安氏的承袭并非绝对的嫡长制,而是谁的实力强,谁就可以争夺宣慰使一职。
安万钟死后,其妻子奢播先后为安万镒、安万铨收继,所以安仁既是安万镒、安万铨的侄子,也可算作他们的继子。
侄子/继子哪有儿子亲,所以安仁是在夹缝中求生存,非常不受安万铨待见;安仁成年后,安万铨并没有把借袭来的宣慰使一职还给安仁。
嘉靖四十一年(1562),安万铨自感时日不多,颇于形势,将宣慰使一职“还传”侄孙——即安仁的儿子安国亨,但又命其子安信“辅助”安国亨,实际上是想继续掌握实权了。
安国亨饱读诗书,很有才华,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同时又颇有心机,善于审时度势、进退权变。
不过,史书给安国亨的评价是“淫虐”,这是相当不好的一个评价了。
从心理学上来讲,安国亨的“自我”是多年压抑、不忿的扭曲心理,“超我”是以汉文化知识分子自居,“他我”则史书评价的“淫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人格分离的性格了。
安国亨承袭宣慰使一职,少年得志,刻意装饰的“超我”终究敌不过多年压抑的“自我”,于是放荡形骸、为所欲为。
这种行为,自然为叔叔安信所劝阻。
这种劝阻不管是善意也好,恶意也罢,安国亨都认为是安信的故意掣肘,想起祖母被安万铨收继、父子两人寄人篱下忍辱负重的往事,不觉间就恨得牙根发痒。
叔侄双方矛盾越演越烈!
明隆庆四年(1570),即安国亨承袭宣慰使一职八年后,羽翼已丰,居然把叔叔安信给杀了!
安信的弟弟安智不忿兄长被杀,于是联络姐夫——四川永宁宣抚使奢效忠商议,两人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击!
于是,安智与奢效忠一方面上报朝廷说安国亨谋反,另一方率领大军攻打安国亨。
水西土司陷入内乱之中!
朝廷乐得见双方互相削弱实力,竟然不闻不问不管。
由此,安信与安国亨大战近十多年之久。
眼见胜利的天平越来越往安国亨倾斜,贵州巡抚阮文忠乃调大军前往水西镇压,孰料朝廷大军居然被安国亨打得大败。
事态顿时变得非常严重!
安国亨知道自己不是朝廷对手,于是紧急派人入京向朝廷请罪......
朝廷也不愿多事,要求如下:一是提供朝廷之前出兵的所费军粮,实际上就是赔钱了事;二是割一块地安置安智母子,不得再征伐,算是给安智一个交代。
安国亨为保性命,无不遵从。
朝廷最终赦而不诛,但夺回了对安国亨所赐的冠带、诰封。
眼见安国亨留得性命,安智却不愿意了。
贵州巡抚阮文忠乃暗命安国亨杀了几个手下顶罪,安智于是无话可说。
水西之境归于平静。
经此一劫,安国亨收心养性,在水西境内组织农业生产,开垦荒地,给予贫穷人家耕牛农具接济,一时境内大治,经济得到快速恢复。
明万历十三年(1585),安国亨派人至京城“结纳”高官,又进献大木40根,朝廷赐还了冠带、诰封。
只要服从朝廷命令,就可得到朝廷诰封,由此名正言顺坐稳宣慰使一职,安国亨心领神会,乃修缮“龙场九驿”,又派水西兵听从朝廷命令参与平叛,被朝廷赐予了极高荣誉的“飞鱼服”。
看到水西大治、朝廷嘉奖,安国亨由此心情大畅,与幕僚一起诗词唱和,游遍水西山水,处处摩崖刻字。
万历二十年(1592),安国亨在曙云洞刻下“曙云洞”“龙源小洞天”。
万历二十一年(1593),安国亨去世,其子安疆臣承袭贵州宣慰使一职。
02.安邦彦藏兵曙云洞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贵州宣慰使安疆臣去世,弟弟安尧臣承袭。
万历四十一年(1613),安尧臣去世,其子安位承袭,因为年幼,权力掌握在宣慰同知安邦彦的手中。
安邦彦就是与安国亨大战近十年的安智的孙子,从辈分上讲,是安位的族叔。
黔程简单讲述一下四川永宁宣抚司的情况。
与安智联手对抗安国亨的四川永宁宣抚使奢效忠去世后,宣抚使承袭也陷入纷争之中。
奢效忠有一个弟弟奢尽忠,奢尽忠早逝,留一个儿子奢崇明,由奢效忠的正妻抚养长大,是侄子,也算是养子。
奢效忠的妾室生了一个儿子奢崇周,宣抚使职位就在奢崇周与奢崇明之间争夺,双方同样大打出手。
朝廷照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待双方精疲力竭之后,出兵“调解”,却最终将永宁宣抚司洗劫一空。
万历十八年(1590),奢效忠儿子奢崇周胜出,被朝廷封为永宁宣抚使;但其五年后去世,无子。
由此,永宁宣抚使一职再次陷入纷争。
万历三十四年(1606),朝廷终于册封奢崇明为宣抚使。
明天启元年(1621),奢崇明最终叛明,围攻成都;随即水西响应,安邦彦自称“罗甸大王”,史称“奢安之乱”。
五十一年前,水西安智与永宁奢效忠联手对付宣慰使安国亨;如今,安智的孙子安邦彦与奢效忠的侄子奢崇明再次联手,不过此次的对手是朝廷。
奢安之乱时,安邦彦对贵阳围城十月,然后撤退水西,水外六目则藏兵于民,在曙云洞藏兵械负隅顽抗,历史没有过多记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溶洞罢了,不需要多激烈的战斗即可拿下。
不过,曙云洞确实见证过那段烽火狼烟。
明崇祯二年(1629),奢安之乱平定,安邦彦与奢崇明被杀;不过安位的宣慰使一职却得以保留,但被迫献出水外六目,改土归流。
自此,曙云洞所在的第四十二目十一则溪归朝廷直接管辖,就是如今的开阳县宅吉乡了。
03.吴三桂进剿曙云洞
明崇祯七年(1634),安位病故,无子,水西再次陷入承袭纷争。
最终,安世胜出,承袭宣慰使一职,安世是安万铨的孙子。
七十二年前,安万铨迫于形势将宣慰使传给侄子安国亨,由此爆发安智与安国亨大战近十年;谁也想不到的是,宣慰使一职最后又传承到安万铨一脉。
安世之后由安承宗承袭,安承宗之后由安坤承袭。
清顺治十四年(1657),清军三路大军进攻贵州;次年,安坤见清军势大,乃投降清廷,仍被授予宣慰使一职。
清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晋封为平西王,坐镇昆明,兼辖云南、贵州两省。
吴三桂自然不愿意贵州境内还有水西安氏这么一个实力强劲的角色存在。
安氏虽无兵无权,但在彝族中毕竟是名正言顺的首领,拥有强大的号召力。
康熙三年(1664),吴三桂设了一个计谋......
安坤的妻子禄氏(也有说法是小妾),非常漂亮,传说“美而体香”,吴三桂竟然派人向安坤强索禄氏,言到:如果不献,平西王大军随时攻入水西之地!
安坤果然中计,于是厉兵秣马,防止吴三桂大军来袭。
吴三桂随即上奏清廷,说安坤窝藏南明匡国公皮熊,准备造反。
于是,清廷命吴三桂镇压水西!
当时,皮熊隐于水西的隐秘山中,削发为僧,常思“复明”并有所行动;不过,说安坤窝藏皮熊并有意“反清”,黔程并不相信。
吴三桂大军进入水西,安坤只好与皮熊等南明遗臣联合,由此又坐实了“反清”的罪名!
经过两次大战,水西兵败,安坤投崖未死被俘,次年被杀,水西安氏土司灭亡。
水西所辖之地改土归流,置大定(今大方县)、黔西(原水西)、威宁(原乌撒)、平远(今织金)四府。
黔程按:南明遗臣皮熊被押解至云南,时年已八十多岁,皓首白发,大义凛然,绝食十三日而死!
随后,吴三桂对水西安氏残余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即使曙云洞所属的第四十二目十一则溪,虽早在明崇祯二年(1629)就已改土归流,但因为是安氏族人,同样未能幸免。
老百姓哪是吴三桂大军对手,安氏纷纷躲往曙云洞。
吴三桂大军将则溪衙署一把火烧尽,然后直奔曙云洞......
眼见大军来袭,一个小小的曙云洞又能抵抗多久?安氏只好将金银细软投入曙云洞中暗河之中,然后从后洞逃出,最终逃亡到遵义赤水一带,改名换姓。
至于吴三桂计谋之饵——安坤妻子禄氏,居然没被吴三桂所获,或许吴三桂荡平安氏族人居住之地,就是想抓住禄氏斩草除根吧。
据说,禄氏先逃亡到乌撒,未被当地土司所纳,然后又东川娘家,娘家人也不敢收留。
禄氏只好逃亡深山,得以幸存;此时禄氏已有身孕,由此才又有了后面故事......
清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爆发。
禄氏看到了机会......
禄氏重新公开回到族人之中,告诉族人,她的儿子安胜祖,就是安坤的儿子!
禄氏在安坤属下安武德等人协助下,聚集族人帮助清军,献军粮四千石,斩杀了吴三桂大军4000多人。
三藩之乱平叛后,禄氏请求朝廷恢复水西宣慰司;朝廷同意安胜祖承袭宣慰使一职,不过已无任何权力,只是个虚名罢了。
聊胜于无,起码也是朝廷册封吧。
康熙三十六年(1697),安胜祖病逝,无嗣,朝廷停袭。
水西安氏土司历史终结!
如果从蜀汉时算起的话,水西安氏土司历八十五世,长达1474年!
二、曙云洞游玩
曙云洞得名于溶洞内的钟乳石犹如空中云朵,因和水西安氏渊源颇深,所以也称作“安家洞”。
曙云洞位于开阳县宅吉乡活动广场里侧的山腰上。

宅吉乡活动广场
我把车停在广场,见右侧有一对老人夫妻正在地里种菜,于是过去向他们打听曙云洞,老人告诉我:就在对面的山腰处。
于是前往,然后顺着一条山道上行,结果始终没有找到,于是折返菜地,再问老人。
老爷子非常好,亲自给我带路,结果发现:压根不用先上山,而是直接走到广场左边里侧,那儿有一条上山的古道,沿着古道上行就是到达溶洞的路。
我把身上的几十块钱掏出来,给了老爷子,请他抽烟。

看见洞口
洞口处用石块封墙到顶,留有洞门。
我不知道“奢安之乱”时安邦彦是否修过洞墙,也不知吴三桂剿水西时安氏族人是否修过。
从材质上来看,更像是清咸同时期所修建,那时黄号军起义如火如荼,开阳境内大乱,人们纷纷修建营盘洞屯自保。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此洞墙实际上已重修过数次,每次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

城墙与洞门
摩崖石刻在洞内岩壁上,我先入洞赏景。
洞道上有水管,是从溶洞中暗河往外引水。

洞道
走完洞道,发现这儿居然是一个天坑,从结构来看,应该是先有溶洞,然后地质抬升,再然后洞顶坍塌跌落,由此形成天坑、溶洞、暗河的喀斯特景观。

洞道尽头

回望洞口

天窗
天坑右侧下方是暗河,我沿着小路小心下行。

沿右侧下行

走到暗河处,我往天坑照了两张照片,从暗处看阳光,感觉光芒四射。

回望天坑

及至走到最里处,暗河已形成幽蓝深潭。

幽蓝深潭
站在潭边,我抽了一支烟,遥想历史往事:
当初安氏族人在吴三桂大军浩浩荡荡杀来洞门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将金银细软抛入此深潭之中,未曾料想,这一逃居然远至赤水,再已没有回来。
我试图寻找安氏族人逃脱的后洞口,但没找着,或许在深潭里侧,但我不敢入潭涉险。
潭边有一个小支洞,洞道上有明显经过筑就的台阶,我心里想:难道这就是安氏族人逃亡的洞口吗?
于是,打开手机电筒,在微光中慢慢前行,数十米后,居然回到了前洞口。
于是爬上崖壁,观看摩崖石刻。
明万历二十年(1592),五月初五端午节,安国亨和一众幕僚来此避暑,众人觉得曙云洞犹如世外桃源,便以此为主题,诗词唱和,留下摩崖石刻。
黔程摘取几幅光线较好拍照清晰的简介如下:

“曙云洞”
“曙云洞”:这个就是安国亨的作品了。
另有一幅崖刻“龙源小洞天”也是安国亨所题,龙源是安国亨的号,不过我没有拍照下来。

“起吾清隐”
“起吾清隐”:这是一个叫“起吾”的所刻,表达了归隐此洞的意愿;当然,只是心愿而已,并不是真的清隐此洞。

“起吾书”
“何必桃源更问真,云崖长日自生春。幽看流水循环妙,巧爱悬空象纬新。坐久不辞山月上,机闲真得海鸥亲。奇踪更觅尘中少,一曲沧浪此濯缨。”:这幅摩崖署名“起吾书”,和“起吾清隐”是同一人所题。
有资料提到,此崖刻作者为高汝洁,高汝洁是安国亨的高级幕僚,如此的话,或许“起吾”两字是高汝洁的号吧。这是我的猜测,我没有确切资料。

“谢天佑”
“六月尘埃不暂休,邕从更向白云游,人间静处皆仙境,何事怅骞问斗牛?”:这幅摩崖是谢天佑所题,谢天佑也是安国亨的高级幕僚。

“别有洞天”
横联:“别有洞天”,上下联:“人来迷处是仙居,客到此间无俗气”,刻于民国十六年(1927),开阳县长王壬林所题,是署云洞最“年轻”的崖刻。
安国亨是安氏土司中最才华横溢者,也是汉文化造诣最高者,喜欢诗词唱和、摩崖题字。
曙云洞摩崖题字一年后,安国亨去世。
三、建中天生桥
在开阳县花梨镇建中村上寨组,有一座漂亮的天生桥。
天生桥呈现倒扣金钟形,形态优美,草木苍翠,一片生态盎然的自然美景。

建中天生桥


我尝试走到桥下,右边有个小岩厦,岩厦上一块石块突兀而出,我心里想:如果是结伴而游的话,我一定坐在石块上,双脚凌空,请朋友照一张显得“危险”的照片,虽然此处并不算很危险。

小岩厦与石块
继续往下,因雨后耕田,田埂非常泥泞,变得难以前行,我就打消了走到桥下的念头。
回到公路上,寻找到前往天生桥上的小道;小道经过人工修整,我便沿着此路前行。

桥上小道


数百米后,到达了一个较大崖壁下,堆有一些稻草、柴禾之类。

崖壁
崖壁外侧,有一些石砌的建筑遗迹,我猜想这儿以前可能是一个民间祭祀类场所,如山神小庙之类的,但没有找到明显的遗迹。
从崖壁外望,上寨组田园风光优美,让我想起了儿时时光;雨后,空气清新,弥漫着负氧离子,让人心情舒畅。

上寨组
回到村里,我向一位大姐打听:
我问:大姐,那个崖壁下面以前是寺庙吗?
大姐说:不是。
我问:哪为什么桥上会有石砌的小路呢?
大姐说:公社时期,是村民聚会议事的地方,大家到崖壁下,计算工分,分粮分物。
我一下思维发散,心里想:会不会也是“批斗”的地方呢?但我没说出口。
我又问:哪以前天生桥附近有个寺庙,是在哪儿呢?
大姐说:那个寺庙早毁了!
于是,不再去寻找计划探寻的寺庙遗址。
四、后记
我写游记时,喜欢写成系列文章。
本文与前面三篇是以地理为维度,写了开阳县花梨、米坪、宅吉和瓮安县中坪四个乡镇的一些历史遗迹和自然景点,虽属不同市州,其实距离很近,感兴趣的朋友可一并游玩。
本系列景点地址如下,所排列的顺序即是建议游玩顺序,朋友们可根据爱好筛选,不用如黔程般一一游玩,我是爱玩,无论大小那种。
01.佘家营:贵阳市开阳县南龙乡佘家营村营上组;市级文保单位。
02.天生桥:贵阳市开阳县花梨镇建中村上寨组。
03.虎威关:黔南州瓮安县中坪镇茶店村果园场组(导航塔猫坪)。
04.广嗣桥:黔南州瓮安县中坪镇茶店村大屋基组前无名小河上。。
05.三星桥-嗣子桥:黔南州瓮安县中坪镇茶店村大屋基组前石板河上。
06.打油洞:贵阳市开阳县米坪乡泥池村泥下组。
07.响水洞:贵阳市开阳县米坪乡泥池村泥下组(靠近开州湖)。
08.曙云洞:贵阳市开阳县宅吉乡活动广场里侧的山腰上;市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