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年间,奢安之乱爆发,西南土司进攻成都、贵阳;为防止战火蔓延,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修建城堡,崇祯皇帝赐名“定边城”。
清嘉庆年间,黔西南爆发南笼大起义,王囊仙攻破定边城,城中百姓几无幸免;二十二年后,发现无数枉死骸骨,集中埋葬“万人坟”。
一、定边城往事
01.奢崇明反明
明万历十年(1582),四川永宁(今叙永县)宣抚使奢效忠去世。
奢效忠有一个弟弟奢尽忠,奢尽忠有一个儿子奢崇明,由于父母早亡,由奢效忠的正妻奢世统抚养成人,因奢世统无子,实际上相当于其养子。
奢效忠妾室奢世续则有一个儿子奢崇周。
奢效忠去世后,以奢世统、奢崇明为一方,奢世续、奢崇周为一方,争夺宣抚使一职。
奢世统的理由是,奢崇明自幼由其抚养,实际上是奢效忠的嫡长子;奢世续的理由是,奢崇明是奢效忠的侄子,应该由亲儿子奢崇周承袭。
双方互不相让,大打出手,永宁宣抚司陷入内乱。
奢世统实力较弱,就请了贵州水西土司安国亨相助;奢世续眼见不敌,就请了四川播州土司杨应龙相助。
一时之间,永宁土司、水西土司、播州土司在永宁地界纵横驰骋,狼烟风起。
于是,朝廷命令四川介入调解,孰料,四川官府进入永宁后,趁火打劫,竟将永宁宣抚司历代积累财富洗劫一空!
万历十八年(1590),双方都打不动了,朝廷乃册封奢效忠的儿子奢崇周为宣抚使,侄子奢崇明也就认了命。
万历二十三年(1595),宣抚使奢崇周去世,吊诡的是,奢崇周无子嗣。
按道理,此时应由奢崇明承袭,但奢世续却一直掌控着大印,不肯移交。
朝廷则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直拖延宣抚司任命。
奢崇明窝了一肚子的火,认为朝廷故意不让自己承袭。
直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平播战役”结束,奢世续的后台播州土司杨应龙灭亡,奢世续才终于肯交出大印。
又经过了六年,即万历三十四年(1606),奢世续终于作出让步,朝廷正式册封奢崇明为宣抚使,奢崇明这才坐上大位。
想到历代财富被四川官府洗劫一空,而自己承袭宣抚使一事被一再刁难,仇明的种子早已在奢崇明心里生根发芽!
明天启元年(1621),努尔哈赤进攻沈阳,鉴于辽东战事紧张,朝廷征调永宁宣抚司兵马远征辽东。
奢崇明派两万兵马到达重庆,结果朝廷同意给的饷银被四川各级官僚层层缩水,不光如此,而且要拿到一再缩水的饷银,还得忍受重庆官僚的盘剥。
奢崇明一怒之下,最终反明,这就是明末时期“奢安之乱”的缘由。
奢崇明数万大军同时发难,一举攻下重庆、合江、泸州、遵义(时属四川),然后合兵一处,十万大军围攻成都,设国号“大梁”,置百官。
“崇明”最终变成“反明”,这个名字可取得有点讽刺!
02.安邦彦围攻贵阳城
奢崇明进攻成都时,贵州宣慰使安位年幼,权力掌握在叔叔宣慰同知安邦彦的手中。
水西土司与永宁土司同为彝族,两家时代联姻(最著名的就是永宁奢香嫁给水西首领霭翠),同时安邦彦与奢崇明两人交好,加上安邦彦野心勃勃,眼见奢崇明十万大军即将攻下成都,于是趁机响应,自称“罗甸大王”。
明天启二年(1622),在安邦彦的率领下,水西土司首先先攻下毕节,占领黔西北,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过六广河由北向南进军贵阳,一路过鸭池河由西向东进军贵阳(黔程注:六广河、鸭池河均是乌江的一段河流的称呼)。
水东土司宋万化眼见水西大军来袭,只好二选一,权衡之下,就像安邦彦赌奢崇明能攻下成都城,宋万化赌的是安邦彦能攻下贵阳城,于是参加了水西土司一方。
一时之间,四川、贵州两省陷入烽火狼烟,朝野震动!
谁也想不到的是,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奢崇明,围攻成都4个月,硬是攻不下城墙坚固的成都城,一败于成都,二败于重庆,三败于永宁,只好投奔安邦彦了。
安邦彦轻松扫平贵阳西部、北部,宋万化攻陷龙里阻断湘黔驿道,随后两军合成十万大军,围攻贵阳城!
又是一个想不到的是,安宋大军围困贵阳城整整10个月,也硬是攻不下城墙坚固的贵阳城。
明天启三年(1633),宋万化被杀,安邦彦败退水西,与明军沿鸭池河-六广河拉锯作战,互有胜败,局面进入了相持阶段。
03.朱家明建定边城
明天启四年(1624),贵州巡抚王三善轻敌冒进,攻入水西,孤兵无援之下撤退,为安邦彦伏击,明军大败,王三善自刎未死,为安邦彦所杀。
天启六年(1626),安邦彦军土重来,再次纠集数万大军攻打威清卫(今清镇市),威胁贵阳城,结果大败。
为防止水西叛军转而向南进犯黔西南一带,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沿北盘江(花江)一带,修建了11多座城堡,派兵驻守。
其中一座城堡位于贞丰县龙场镇大塘村后山台地上,与贞丰城互为犄角,共同扼守贵阳至黔西南的门户。
未待城堡建成,朱家民即刻上报朝廷......
天启七年(1627),木匠皇帝朱由校病逝,弟弟朱由检即位,即崇祯皇帝。
崇祯上位伊始,辽东战事仍在胶着无果,全国又发生了大灾荒,各地纷纷起事,尤以陕西大起义规模最大!
焦头烂额之下,收到了朱家民的奏折!
黔程估计朱家民在奏折中说:为防止水西叛军南窜进入贵州西南,进而由此进入云南,故修建城堡屯兵保民云云。
崇祯大喜:如果全国各地均像朱家民一般,何愁天下不平?
于是,崇祯亲自赐名“定边城”,自是希望各地效仿了,因为崇祯最希望的就是边疆安定了。
崇祯四年(1631),定边城建成,开四门,城墙周长约2100米,厚1.5米,均用五面剔青(石灰石)砌成。
不过,崇祯二年(1629)奢安之乱就被平定,水西叛军也并未进入贵州西南,所以定边城其实并没有发生战事。
崇祯十七年(1644),生性多疑而又优柔寡断的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
崇祯其实很勤政,也很努力想挽回大明的命运,奈何命运不济吧。
其实,如果及时坐船南下至南京,让李自成直面辽东,大明或许还可一搏,可惜崇祯无此谋略,“天子守国门”,如果是以死来守,而不是图谋东山再起,崇祯可算志大才疏吧。
纵有千万个“定边城”,也无法阻止大明王朝的覆灭!
二.定边城遗址
01.王囊仙攻破定边城
明末清初之际,大西军进入贵阳,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驻跸安龙。
随后,南明王朝李定国、孙可望内讧,清廷及吴三桂联军攻灭南明小朝廷。
清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爆发;清雍正五年(1727),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贵州境内烽火狼烟......
幸运的是,定边城作为一个小小的城堡,不在战火核心之地,未受较大波及,得以保存。
直到清嘉庆二年(1797),王囊仙、韦朝元不堪忍受朝廷压迫剥削,揭杆而起,史称“南笼大起义”。
义军未能攻破南笼府城(今安龙县城)后,随后攻入南笼府永丰州(今贞丰县),与贞丰县城互为犄角的定边城,自然是重点攻打对象。
朱家民当初选择在大塘村修建定边城,正是因为村里住户为明初调北征南后就地驻守的汉族客民,这些客民被编入军户,耕战合一,具有强大的族群意识和凝聚力!
虽然自明朝中期起屯堡的战斗能力已不堪大用,清朝时又因为是前朝遗民受到压制,但当外敌来袭时,客民的族群意识被再次激发,加上知道城破之后无法幸免,于是与官兵一道誓死守城!
义军优势兵力围攻定边城,居然伤亡惨重,无法攻入!
以下来自黔程游玩定边城时,一位老者讲述的故事......
眼见过了一个多月,义军伤亡惨重,却始终攻不下定边城,王囊仙只好沿城边寻找突破口,见到城墙高大坚固,不觉间愁容满面。
行至南门时,突然发现一位老公公,老公公告诉王囊仙:要想攻破定边城,必须从南门攻入,因为西门、北门、东门均是“丧门”,只有南门是“生门”!
王囊仙问老公公:您是谁?
老公公回答说:我是这儿的土地神!言迄,消失不见。
王囊仙于是重兵聚焦进攻南门,定边城破,毁于一旦!
黔程并不相信有土地神相助王囊仙的神话。
但黔程相信有这么一个神话传说,因为王囊仙名字中“囊仙”二字,就是汉语中的“仙姑”的意思;换言之,王囊仙其实是被神话了的一个人物,旧时起义,这个是常见的手法。
或许,王囊仙经过察看,认为南门可以攻入,于是编造了遇见土地神得到启示的故事,用以激励士气低落的义军吧。
直到如今,定边城居民婚嫁迎娶,均从南门出入,就是源于这个传说,因为定边城中,只有南门是“生门”!
其实,汉族客民屯堡出入均有特定习俗,如贵阳市建于明初时期的朱官堡,婚嫁迎娶也是由永胜门迎进送出,所以定边城婚嫁迎娶由南门出入,其实并非孤例。
至于客民屯堡为何会由特定城门出入,黔程并不知悉。
02.定边城遗址游玩
以下是按黔程游玩顺序描述:
西门:
开车进入贞丰县龙场镇定塘村上屋组,开车到达村中平坝处,向村卫生所的一位阿姨打听定边城遗址。
阿姨非常热情,告诉我:沿村中道路一路上行,快到顶时往右边拐,很快就看到西门了。
阿姨一再邀请进入屋中喝水,我婉谢了,真的感谢阿姨。
一直上行,到达顶部,却发现又走过头了,中途有两处往右拐的路,我当时没拐。
然后再向一位大哥打听,大哥说往回走,到岔路口往左拐就可以了(因为是往回走,所以右拐变左拐)。
大哥说:干脆我带你们去吧。
在大哥的带领下,很快就到达了西门。
西门高4米,宽3.5米,厚3.2米,是四门中唯一保持完好的城门。

西门
西门两侧的城墙保持完整,上部应该是坍塌了不少,所以显得不算高;不过,受限于财力,估计朱家民当初建造的时候,也未必建得多高吧。

西门城墙
步入西门内,从内往外看,更显岁月沧桑。


北门:
过西门后继续往前,至横向巷道后转而左行,不久就到了北门。

北门处
北门已经只剩高约1米墙墩,以及部分城墙。

北门

北门城墙
关帝庙:
由北门往南回走,路过一栋石质古屋,这是由世居此地的刘家所建的关帝庙。


关帝庙大门紧锁,无法入内一观。
关帝庙位于城堡中间,供奉关羽,由此推断,估计刘家是当初城堡屯兵的后代;不过我没找人询问,因为时间关系,我当天还要赶回贵阳。
东门:
过了关帝庙后,我向一位大嫂打听东门。
大嫂非常非常的热情,向我们指明方向后,一再邀请我们进屋喝水。
我见大嫂上身穿布依族传统服装,便询问是否可以照张照片,大嫂笑得很腼腆,但还是答应了。真的谢谢大嫂!

东门已经只剩墙基了。

东门
巷道与古居:
南北大巷道的南边部分保存完好,虽然路上已经是新铺的石板,但两侧依然可以见到明显的古老路基和排水沟。
巷道较宽,差不多1.5车道,是以前定边城的主要商贸区,来往商贾很多。
巷道两侧有一些古居,屋基是数百年的石块,上面砌的是上世纪常见的青砖;一些更老的房子,山墙一侧还留有小孔,是观察孔,也是射击孔。

民居

射击孔
观音庙:
南门附近有一座观音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在南门处给我们讲王囊仙遇见土地公公、从南门攻入定边城的老者告诉我:观音庙一般都是锁着的,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帮我们去问钥匙。
因为时间紧张,我们就没有进观音庙了。

观音庙一侧

大门紧锁
南门:
南门保存也算尚好,只是城门顶部已不存;一侧城墙上有一棵孤树,像是一个孤独将士仍在坚守着城门。

南门内侧

南门外侧

南门门栓孔
南门两侧城墙保存尚好,城墙外种植着蔬菜,在萧条的冬季,显现出难得的生命之绿,让我想起了南门是“生门”的传说!

南门城墙
三、万人坟
回到西门,我们向右侧一座小山觅道前行,去寻找“万人坟”。
据说,定边城被攻破之日,逃亡出城得以幸免的人不过百之五六;未逃出城的只仅幸存3人,是因为藏于墙洞里,未被发现。
我不知真假,无法判断;历史过于残酷,也不忍心再去判断。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即定边城破后二十二年,人们在西门外重修水井,发现了累累骸骨!
这些骸骨是谁所杀,已无定论。
一种说法是,清军强迫老百姓守城,未去守城的被清军所杀,所以骸骨是战死的清军和城堡的百姓。
另一种说法是,除了战死的清军和百姓,王囊仙攻破城后对城中之人进行了屠杀。
这些骸骨是谁所埋,同样也无人知晓。
官府知晓此事后,郑重收敛骸骨,重新安葬,撰写文字纪念其事,就是如今的“万人坟”。
从西门斜对面往小山头走,不过200米左右,就到了山顶,回望定边城,城门巷道已掩映于新建水泥砖房之中。

回望定边城
由山顶觅路向下,数十米后见到了一座高大封土堆,这就是“万人坟”了。

万人坟
墓碑为四柱三门牌楼式,主碑两侧有四块耳碑,不过最左侧一块现已不存。
主碑中间竖行阴刻“定头城被难众姓老幼男女遗骸之总墓”,定边城是崇祯赐名,老百姓一般称为“定头城”。
左刻“嘉庆丁巳二月初一破城被难”,说明定边城是嘉庆二年二月初一被攻破的;右刻“嘉庆已卯季春月寒食节吉旦”,说明万人坟是嘉庆二十四年清明立碑。
两旁楹联,上联“廿余年吞凤饮露几忘当日遭劫恨”,下联“亿万载俎豆馨香岂料今朝乐安眠”,上联是讲述二十二年前的定边城屠城惨案,下联自然是当地官府的自我脸上贴金了。
两块次碑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某某家的某某死难,我也没法一一辨识。
附碑刻有史部候选县正堂任珑所撰《志义冢文》,记载了定边城被攻破的历史。
万人坟中究竟有多少受难者,其实也无人知晓;所谓“万人”,只是个概数罢了;或许数千,也或许不止一万。
万人坟的骸骨,不过定头城遇难人数的一部分;不知还有多少骸骨,根本无人所知就归于尘土了!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定边城: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定塘村上屋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边城墙(含关帝庙、观音庙))。
02.万人坟:定边城西门外一座小山山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