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最早走出国门的白茶吗?

逸云白茶 2024-11-28 04:46:03

“在中国茶对外贸易的漫长历史中,白茶是最后出现的茶类。”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对白茶出口的最初印象,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再现代可见的有关白茶书籍里对白茶的出口记载都比较依循着近代白茶大规模出口的历史。但其实在历史上,还是有一些白茶流通国外的蛛丝马迹的。

就可考究的素材来看,最早白茶的出口除了以官方认证的方式流通也可能以走私的方式拥抱海外。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白茶的出现都可能伴随的出口海外的迹象,只是可靠的史料来源并不多,有的更像是一种难追究的野史。

那么茶余饭后的我们就当听一景一样来看看都有哪些关于最早白茶出口的说法有哪些吧?再者它们都属于什么样的白茶呢?

说法一:

众所周知的福鼎白茶出口说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现在白茶相关著作里常见的说法。

在张天福《福建白茶的调茶研究》记载:“1891年银针开始外销”。

这种说法更加贴近现代白茶创制的主线。《中国茶经》中收录关于最早白茶的出现就是,在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才有白茶的诞生,这也是现代意义的白茶。当时的白茶由最早福鼎用菜茶种的壮芽为原创,创制银针白毫。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白毫银针特级花茶茶包装/图片源自网络

而在此之后的近100年,才开始有银针白毫的正式对外出口。并且出口的国家众多,可查的有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美国、秘鲁等地。

比较公认的出口年代就是1891年(光绪下十六年)。白茶外贸的主要出口路线还是来自福鼎。从明末清初,福鼎白琳镇沙埕湾就是郑成功抗清的主要据点,也是郑成功海上贸易的主要活动点。

*福鼎白琳镇通往沙埕湾的古渡口

沙埕湾作为特殊的港口,对外连着东海,内连通内海湾与白琳、桐山、店下等产茶重镇相连。在当时它不仅是军事要地,同时设立钞关,征收厘金,牙税用来扩充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其中茶、烟、明矾、纸、桐油等受政府管控的物资都由这里转运。

据史料,“同治四年(1865年)闽省税厘局成立,……其三都、沙埕两处则自轮船通行后所添设,原北路之茶均由此两路出口”。

自1891年开始以现代白茶的方式亮相世界,白茶开启了近代辉煌的征战海外市场的历史。

说法二:

跟随郑成功出走海外

一直以来,茶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物资,一直都是受国家管控的官方物品,从作为“朝贡”形式参与国家之间的物物交流,到作为政治角色融入对外贸易都是。民间流通极少,就算有也被会盖上走私的标签。

那么白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口国外的呢?在这方面可考的史料并不多。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翻阅《政和茶志》可以看到,宋代政和就有产白毫茶并置龙焙进贡的历史,比如在在稽之袁邑侯《小录》中记载,“关隶之地野枞遍地,其叶银毫浮现,其汤乳花殊白,山民目为珍物矣”。

而在之后的明宣德六年(1431)年元月,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时就从闽北采购大量建州名茶,其中就包括了政和之白毫茶,随船队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及阿拉伯和非洲。

这已经算目前见书的最早的白茶出口的记录了。

只是这个时期的政和白毫茶仅是由“崖林偶生”的野枞培育而成,“其条敷阐,其叶莹薄”至于属于什么茶类,何种加工方式则没有更加详细的史料记载。

*在《茶叶帝国》一书中的正文首页,“一种来自中国的茶叶”17世纪末被引入英国,从外观上看却与现代的白茶外形相似,毫毛立显,只是具体茶类已无从考究。

一说是白茶种做绿茶,二种则是说白茶,也是争议极大。

说法三:

老白茶初现欧洲

在常识里,从以边销茶或者贡品为初始茶叶外贸雏形开始它在与外界的流通,直到18世纪初,中国茶才真正开始链接世界的大门,渗透到海外国家特别是欧洲各国从贵族到贫民的餐后饮品。

茶在海外流通时起初是被广泛认可的药用属性。早在17世纪中叶一篇由荷兰医生尼古拉斯·迪尔克斯(1593—1674)撰写的论文中就有提及对茶叶的赞赏有加,“它不仅让人神清气爽,还能防治结石,…还能提神醒脑,增强胃动力,治疗痢疾,…这些都被一一验证”。

这个属性是茶能够以强势的姿态流通的基础,实际上也契合了当时外国人的饮食需求。

从黑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茶叶的出口随着中国茶叶历史发展的进程,随之有着相似的顺序。茶在中国的高价值与稀缺性让其在海外的存在地位叶依然如此,只是不同时代,出于政治因素还是经济贸易因素,茶在其中扮演者不同的时代职能。

有一种说法,有文献记载,最早出口的白茶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左右)。据传在15世纪到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当时的明朝时期,葡萄牙人出海航行,它们期望从东方寻得高质量的茶叶,经过多方考察找到老白茶并将其带回欧洲。

老白茶的出海路线主要通过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最大岛屿由葡萄牙商人带回欧洲,成了中国第一批出口茶叶的代表之一。

关于这一点,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比如在白茶界流传比较广的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就是同时期关于白茶的的书籍作品。

该小品的著书时间为明嘉靖1554年,在其中《宜茶》的部分就有提及“茶芽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万为可爱”,据此这种既不是饼茶也不是绿茶的茶类,就是现代白茶的雏形。

当时的被葡萄牙人带回的老白茶可能就是当时珍稀少量的白茶类,既然能被作为一种被文人认可并且记录在册的茶叶形式,那就说明白茶在当时已经有了影响力的存在。只是相对当时以贡茶系统为主线的其他大茶类,白茶还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只是这种说法也是一种臆断,没有明确记录在案的史料,并且贸易方式可能通过走私方式从民间购得并不能作为可靠的出口依据。

说到底,白茶的出口与白茶的流通还是有些根本的区别,流通可能是少量且方式不一,有些被动商业买卖,有些带着官方授权的背景色彩,而真正的出口则是大量的系统的以政治或者经贸的角色扮演者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桥梁。

所以你认为什么才是最早出口海外的白茶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