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和快乐”的哲思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3-05 02:33:53

《人生“意义和快乐”的哲思》

一、人生意义

一个从未问过自己人生过得如何、该如何更好地生活的人,会显得尤其缺乏自我意识。

很有可能,这个人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她没有自问过生命中各种境况的好坏,这本身就说明生活本可以过得更好一些。

如果你的生活过得特别美好,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你时常思考生活是不是需要有所改变,或者作一些大的调整。

无论如何,意识到自己过得不错,这很可能会提高你的幸福感;给自己的满足感锦上添花,何乐而不为呢?

换言之,只有不知道自己快乐时才是快乐的,这话是错的。那是浪漫主义者的天真想法,对这种人来说,自我反思总是让人心里疙疙瘩瘩。这可被称之为“悬崖间走钢丝”的人生理论。你稍微思考一下,幸福感立刻就坠入谷底。

但是,知道自己过得如何,这是决定自己是去努力改变生活还是维持原状的必要条件。了解境况是幸福的助手,而非敌人。

物质带来的炫耀性快乐,它一定与物质同样速朽。

饥饿的人有福了?

因为只有饥饿才能够获得饱食的快乐。而一旦饱食终日,人就开始了吃什么都不香。

由于物质飞快的新陈代谢,由于科技发达和时尚文化的魔幻,依附物质的快乐不仅短命,而且表浅。实质上你没有快乐,你只是被快乐了。

酒店处处都是饭局,大家杯觥交错,谈笑风生,可是宴罢归去,你已是冷脸一张。因你心里很清楚酒宴皆有目的,不是你在应酬他人就是他人在应酬你。可社会就是如此,为了某些需要,大家必须进行集体狂欢。所以实质上你没有快乐,你,只是装了快乐。

因此,快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追求快乐,应是天经地义。

“知足常乐”也被大众奉为快乐宝典。但一个“知”字了得,那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高端智性要求,是《老子》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对大众认识来说,何谓足?有了温饱叫足,还是有了鱼肉叫足,还是鱼翅大餐叫足?是神龙富康足,还是奔驰宝马足?

显然当今现实中,“知足常乐”已经没有实用性,常常是暴发户骄傲的自谦,失意者辛酸的揶揄,清贫者无奈的自嘲。

人逢喜事精神爽。

喜事,不仅仅是物质的;快乐,更是精神的。真实的深度的快乐,必在精神。

顺天施化,识物始终,自知性命,就会快乐。

在不伤害他人的首要原则之下,依从自己个性,想咋的咋的,自个儿遂自个儿心愿,懂得不被快乐,懂得不装快乐,那就是快乐。

二、快乐源泉

在人类世代传承的精神追求中,

在超越时空的灵魂相遇中,

始终存在着一个醒客的世界。

无论时代怎样,醒客绝不孤独。

中国的屈原,希腊的赫拉克利特,都早已把思想者喻为醒着的人,而把不思想的人喻为昏睡或烂醉之徒。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这诚然是痛苦的。但是,做一个醒客,自有其清醒中的幸福。

幸福与满足是两回事,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幸福。人和猪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灵魂,猪没有灵魂。苏格拉底和傻瓜的区别就在于,苏格拉底的灵魂醒着,傻瓜的灵魂昏睡着。

灵魂生活开始于不满足。不满足于像动物那样活着。正是在这不满足之中,人展开了对意义的寻求,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那么,何以见得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呢?

因为前者的快乐品质更高,内容更丰富,但唯有兼知两者的人才能做出判断。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头满足的猪,跟你说了也白说。我不是骂任何人,因为我相信,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人能思想。在上天赋予人的诸般能力中,最特别、最宝贵的就是思想的能力。

思想是人之为人的高级属性,思想的快乐是享受人的高级属性的快乐。

一个人一旦深尝到这种快乐,再也改不掉思想的习惯,他就成了一个思想者,从此以后,他在自己身上就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在醒客的快乐中,一项莫大的快乐是阅读人文经典。人类精神始终在追求某些永恒的价值,这种追求已经形成为一个伟大的传统,而人文经典则是这个传统的主要载体。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就最深层的精神生活而言,时代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先贤,还是近百年来的今贤,都同样古老,也都同样年轻。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

但是,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三、真正快乐

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可以把这类享受称作对生命本身的享受。

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至深的情感。

现代人享受的花样愈来愈多了。但是,人世间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那些最古老的享受。

人生有两大快乐。

一是生命的快乐,例如健康、亲情、与自然的交融,这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

另一是精神的快乐,包括智性、情感和信仰的快乐,这是人的高级属性得到满足的快乐。

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

为了抵御世间的诱惑,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低级欲望,而是唤醒、发展和满足高级欲望。

高级欲望指人的精神需要,它也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人一旦品尝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乐,面对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东西你既然已经得到,你对那些次好的东西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了。

看见那些永远在名利场上操心操劳的人,常常心生怜悯,他们因为不知道世上还有好得多的东西,所以才会把金钱、权力、名声这些次要的东西看得至高无上。

物质带来的快乐终归是有限的,只有精神的快乐才可能是无限的。

遗憾的是,现在人们都在拼命追求有限的快乐,甘愿舍弃无限的快乐,结果普遍活得不快乐。

金钱,消费,享受和生活质量,当把这些相关的词排列起来时,发现它们好像有一种递减关系:金钱与消费的联系最为紧密,与享受的联系要弱一些,与生活质量的联系就更弱。因为至少,享受不限于消费,还包括创造,生活质量不只看享受,还要看承受苦难的勇气。在现代社会里,金钱的力量当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种力量肯定没有大到足以修改我们对生活的基本理解。

人生最美好的享受都依赖于心灵能力,是钱买不来的。钱能买来名画,买不来欣赏;能买来色情服务,买不来爱情;能买来豪华旅游,买不来旅程中的精神收获。金钱最多只是获得幸福的条件之一,永远不是充分条件,永远不能直接成为幸福。

奢华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往往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使人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

只有在那些精神素质极好的人身上,才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而这又只因为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物质享受,始终把精神生活看得更重要。

我们迷误把消费当作享受。当然,消费和享受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有时两者会发生重合。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纯粹泄欲的色情活动只是性消费,灵肉与共的爱情才是性的真享受;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电视、报刊、书籍解闷只是文化消费,启迪心智的读书和艺术欣赏才是文化的真享受。

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谓“灵魂的愉悦和升华”的因素。否则,花钱再多,也只能叫做消费。享受和消费的不同,正相当于创造和生产的不同。创造和享受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就象生产和消费属于物质生活的范畴一样。

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这个道理一点也不深奥,任何一个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那些沉湎于物质快乐而不知精神快乐为何物的人也可以凭自己的空虚予以证明。

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

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丁俊贵

2023年11月13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