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3-05 02:33:52

《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小小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

漂亮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弄脏了美丽的衣服却找不到别人倾诉;

聪明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在风中寻找从清晨到日暮……

一、父母的爱,不该沾一丝功利的计算。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爱,可是我们最擅长的始终是被爱。

直到我们自己做了父母,我们才真正学会了爱。

在做父母之前,我们不是首先做过情人吗?

不错,一切深笃的爱情必定包含着父爱和母爱的成分。

一个男人深爱一个女人,一个女人深爱一个男人,潜在的父性和母性就会发挥作用,不由自主地要把情人当作孩子一样疼爱和保护。

然而,情人之爱毕竟不是父爱和母爱。

所以,一切情人又都太在乎被爱。

当我们做了父母,回首往事,我们便会觉得,以往爱情中最动人的东西仿佛是父爱和母爱的一种预演。

与正剧相比,预演未免相形见绌。

不过,成熟的男女一定会让彼此都分享到这新的收获。

谁真正学会了爱,谁就不会只限于爱子女。

养育小生命或许是世上最妙不可言的一种体验了。

小的就是好的,小生命的一颦一笑都那么可爱,交流和成长的每一个新征兆都叫人那样惊喜不已。

这种体验是不能从任何别的地方获得,也不能用任何别的体验来代替的。

一个人无论见过多大世面,从事多大事业,在初当父母的日子里,都不能不感到自己面前突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小生命丰富了大心胸。

生命是一个奇迹,可是,倘若不是养育过小生命,对此怎能有真切的领悟呢?

养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圣时光。

报酬就在眼前。

至于日后孩子能否成材,是否孝顺,实在无需考虑。

那些“望子成龙”、“养儿防老”的父母亵渎了神圣。

为人父母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有可能更新对于世界的感觉。

用你的孩子的目光看世界,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过去常听说,做父母的如何为子女受苦、奉献、牺牲,似乎恩重如山。

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这受苦同时就是享乐,这奉献同时就是收获,这牺牲同时就是满足。

所以,如果要说恩,那也是相互的。

而且,愈有爱心的父母,愈会感到所得远远大于所予。

其实,任何做父母的,当他们陶醉于孩子的可爱时,都不会以恩主自居。

一旦以恩主自居,就必定是已经忘记了孩子曾经给予他们的巨大快乐,也就是说,忘恩负义了。

人们总谴责忘恩负义的子女,殊不知天下还有忘恩负义的父母呢。

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

这种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亲子之爱的优势在于:它是生物性的,却滤尽了肉欲;它是无私的,却与伦理无关;它非常实在,却不沾一丝功利的计算。

说亲子之爱是无私的,这个论点肯定会遭到强有力的反驳。

可不是吗,自古以来酝酿过多少阴谋,爆发了多少战争,其原因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血亲之子争夺王位。

可不是吗,有了遗产继承人,多少人的敛财贪欲恶性膨胀,他们不但要此生此世不愁吃穿,而且要世世代代永享富贵。

这么说,亲子之爱反倒是天下最自私的一种爱了。

人们常说,孩子是婚姻的纽带。

这句话是对的,但不应做消极的理解,似乎为了孩子只好维持婚姻。

孩子对于婚姻的意义是非常积极的,是在实质上加固了婚姻的爱情基础。

有些年轻人选择做丁克族的理由是,孩子是第三者,会破坏二人世界的亲密。

表面看似乎如此,各人都为孩子付出了爱,给对方的爱好像就减少了。

但是,爱所遵循的法则不是加减法,而是乘法。

各人给孩子的爱不是从给对方的爱中扣除出来的,而是孩子激发出来的。

爱的新源泉打开了,爱的总量增加了,爱的品质提高了,而这一点必定会在夫妇之爱中体现出来。

把对方给孩子的爱视为自己的亏损,这是最无法理解的一种奇怪心理。

事实上,双方都特别爱孩子,夫妻感情一定是加深了而不是减弱了。

二、现代教育模式,背后的代价。

现行教育模式的成就有三大方面:

首先,就是全社会普遍地高度重视教育;

其次是我们的应试能力世界领先;

最后就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走进大学的校门,接受高等教育。

这是现代教育模式的成就,但背后的代价是巨大的,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机。

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孩子的睡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是不足的,尽管教育部已经对此提出了要求,但真正能达到的孩子应该还不是很多。

家长们把孩子们送进了一流的学校学习,最后他们的精神却崩溃了,这是得不偿失的。

家长们总是喜欢说“赢在起跑线上”,如果在前期过分地透支了孩子的能量,最后会不会“输在终点”?

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只问一个孩子的表现而不在乎他的为人。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喜欢去问孩子“你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但不太去问孩子“你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当今社会的年轻人信奉力量,都渴望要“赢”,这样的情绪连带着带来的影响就是家长极度的焦虑,由此造成的悲剧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这样的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是负担,是“有条件”的爱。那些不计代价为孩子的教育出钱出力,为了买学区房甚至可以“散尽家财”的家长,其实就像是赌徒,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成功,然后把对自己人生的不满施加给下一代,要求孩子代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扳回一局。

但这样的家长,其实对“成功”的理解是错误的,他们把成功看作是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身份、等级,同时要求孩子必须要代替自己实现进步,或者至少决不能后退。

三、都是父母生,相煎何太急?

前些日子,一则词条登上了新闻热搜:

中小学生连厕所时间都快没了。

很快,这个话题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起因是,山西一名教师在媒体平台发布视频吐槽:“一个学校有7成孩子课间十分钟不出教室。”

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操场上的学生也寥寥无几,校园里空空荡荡。

这样的现象,并不仅仅只是发生在山西。

前几天,一位杭州的妈妈陈女士就反映,自己儿子所在的学校对课间十分钟的要求极其严苛。

“课间不能下楼,也不能跑跑跳跳,甚至还不能大声说话 。”

陈女士表示:

“学校里还有老师会巡查,看谁下课了在走廊上奔跑。有一次儿子回来说班里有同学被‘抓’了,班级因此还被扣了分,班主任就批评了全班同学。”

听到这样的新闻,大家很惊讶。

孩子们上了50分钟课,好不容易有10分钟松松筋骨,活动活动,怎么连这点儿时间都被剥夺了?

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是现在才被发现。

早在2021年,媒体人白岩松就在平台上痛批“课间十分钟”现象。

很多学校,课间十分钟鸦雀无声,除了喝水上厕所,不许孩子们下楼,因为要从安全等很多方面考虑。

这个话题阅读量在24小时内就高达3000多万,击中了无数人的心。

成年人都要在工作的8小时之余,去找点时间给自己摸鱼,放松,何况孩子呢?

连课间十分钟都难以走出教室的孩子,能怎样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谁?

是老师的原因吗?

的确有人表示,总共只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个老师占用几分钟,那个老师说点知识,下一节课又到了。

老师表示也很无奈,他们何尝不想休息?

但,现在的教育,好像越来越畸形。

为了学业,为了成绩,什么都可以不顾。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功利化。

只要能考出好成绩,只要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付出再多的代价也在所不辞。

哪怕这份代价,是孩子的身体和健康。

是学校的原因吗?

有的学校规定学生不准出教学楼,或者不准在教室走廊嬉戏打闹,但背后的原因颇有无奈。

凡是学生受点伤,有的家长就会找学校或者老师麻烦。

之前就听说有学生磕掉牙,家长跟学校打官司的。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

军训时摔成骨折,家长向学校索赔151万。

孩子上体育课的时候摔倒,家长气势汹汹地找学校,希望学校能够“给个态度”。

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于是,很多学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干脆“一刀切”。

采用“课间圈养”这种一劳永逸的方式,让孩子少出去甚至是不出去活动。

家长拼命卷学习、学校怕担责一心求稳;

于是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剥夺了。

“圈养教育”长大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抑郁症患者中18岁以下占30%。

不管你承不承认,抑郁症,已经开始向小龄化的儿童靠拢了。

研究发现,运动量较大的青少年不易患抑郁症。

在运动中分泌出的多巴胺,会让人产生更多幸福和愉悦感。

可是,现在的孩子,连课间十分钟的运动量都不能保证,哪里还能在别的地方抽出时间来运动呢?

前段时间,“脆皮大学生”这个词条登上了热搜。

是指新一代的大学生,虽然年纪轻轻,但身体毛病却极多,脆弱到了一碰就坏的程度。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鲜艳明亮的。

不应该被灰暗笼罩,更不应该因为一些客观的掣肘,而硬生生地剥夺属于他们的快乐。

如果孩子除了用功读书就别无选择,那他们以后的路会有多狭窄?

如果成绩是他们唯一的成就感来源,那他们的人生会有多枯燥?

如果从小就被剥夺其他的生活体验,那孩子长大了面对负面的人生经历,除了情绪崩溃号啕大哭之外还能干什么?

温室里长出的,往往不是参天大树;

一味的“圈养”,也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人生,应是一望无垠的旷野,而不是狭窄逼仄的轨道。

四、童年被透支的孩子,很难形成健全人格。

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现在的学校似乎只提供一张毕业证书,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学生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在通常情况下,就整体而言,优秀学生的基数越大,未来从中涌现出优秀学者的可能性就相应越大。

然而,当下中国教育正在验证我们的担忧:优秀的学生和未来优秀学者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并不显著。

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帮助人们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我们,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已经渐渐忘记了教育的目的。

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累,却很少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教育似乎正在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去完成的例行公事:教师上课是为了谋生;学生上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规定,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为了通过上一级的考试;校长看上去像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等等。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教育的有效性正在慢慢消失。

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知识绝非他人所能传授,而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统一的高考录取体制对基础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教育的过程正在逐步被异化为应付考试训练的过程。

目前,这个过程正在向低龄化阶段发展。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比拼心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教育提供给人们的,除了一张张毕业证书外,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

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回避或忽略这个问题,只是忙于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提高学生多少分数,这些都是在事实上放弃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责任。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

游戏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配置更强大的“装备”就可以通关,一旦通关完成,游戏结束,人生就会立即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

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方的道路。

……

我亲爱的小孩,

是否让风吹熄了蜡烛,

在黑暗中独自漫步?

亲爱的小孩,

快快擦干你的泪珠,

我愿意陪伴你,

走上回家的路……

丁俊贵

2023年11月19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