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村口的老槐树下,张翠芬正低头择菜,手上沾满了刚从地里拔出来的泥土味。她的手背上布满了岁月的裂纹,像极了村里那条年久失修的土路。远处传来一阵笑声,是隔壁的李婶在和几个妇人说话,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钻进了翠芬的耳朵:“哎呀,翠芬这命啊,三个儿子,没一个能靠得住,老了还得自己种地,真是命苦啊。”话音刚落,几个人便笑成了一团,笑声里带着些许的轻蔑。
翠芬抬起头,眼神复杂地望了她们一眼,又低下头继续择菜。她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只是手上的动作稍稍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心里咀嚼着这句话的滋味。那天的阳光很好,洒在她的背上,却没有带来一丝温暖。她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但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像一潭深水,表面不起波澜。
翠芬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出了名的美人。她的皮肤白皙,眼睛又大又亮,笑起来像春天刚开的杏花。那时候追她的人不少,但她偏偏选了张大山,一个家里穷得叮当响的男人。村里人都说她傻,可她不在乎。她喜欢大山的踏实,喜欢他干活时专注的样子,喜欢他看她时眼里藏不住的温柔。
婚后,日子过得并不容易。家里穷得连一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吃饭时只能围着一张老旧的木板凳。大山为了养家,常年在外打工,留下翠芬一个人在家里操持一切。后来,翠芬接连生了三个儿子,村里人开始对她指指点点:“生这么多儿子,怕是要累死了吧。”翠芬听了,只是笑笑,没说什么。
她的三个儿子性格各异。老大张强,从小就聪明伶俐,但脾气倔得像头牛;老二张建,性格内向,总是喜欢一个人待着;最小的张明,调皮捣蛋,是村里出了名的“皮猴子”。翠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照顾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像一根绷紧的弦,稍不留神就会断掉。
有一次,张明在村口玩耍时摔了一跤,额头磕破了,血流了一脸。翠芬急得抱着他一路跑到镇上的卫生所,连鞋都跑掉了一只。医生给张明缝针时,她紧紧握着他的手,心疼得眼泪直掉。那天晚上,她一边给张明擦药,一边轻声哄他睡觉,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床上。她看着熟睡的孩子们,心里想着:“再苦再累,只要他们能好好长大,就值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三个儿子都长大了。老大张强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老二张建去了城里打工;最小的张明则留在村里,接手了家里的几亩地。翠芬以为,自己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可现实却给了她一记重重的耳光。
张强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里工作,很少回家。每次打电话回来,不是说工作忙,就是说没时间。翠芬心里明白,他是不想回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张建在城里打工,日子过得也不顺心,三天两头换工作,连个稳定的收入都没有。至于张明,虽然留在了村里,但他整天吊儿郎当,对种地也不上心。
有一次,翠芬在地里干活时,突然觉得胸口一阵闷痛,差点晕倒在地。她强撑着回到家,给张强打了个电话,希望他能回来看看自己。可电话那头,张强只是匆匆说了句:“妈,我真的很忙,改天再说吧。”然后就挂断了电话。翠芬握着手机,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她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把他们拉扯大,为什么到头来,却成了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一切。
翠芬的生活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劳作和孤独。可她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她开始学着接受现实,学着一个人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她种了几盆茉莉花,摆在阳台上,每天早晨都会给它们浇水。她还养了一只小狗,取名叫“欢欢”,每天傍晚都会带着它去村口散步。
有一天,村里组织了一场老年人舞蹈比赛,翠芬被邻居拉去凑热闹。她本来不想去,但架不住邻居的热情,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台。没想到,她跳得还不错,赢得了不少掌声。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并没有那么糟糕。她开始尝试着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学跳舞、学画画,甚至还报了一个老年大学的课程。
慢慢地,翠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她不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而是学着为自己而活。她的脸上多了一些笑容,眼神里也多了一些光彩。村里人看到她的变化,都感到很惊讶:“翠芬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开朗了?”翠芬听了,只是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翠芬60岁生日那天,三个儿子都回来了。老大张强带着妻子和孩子,老二张建带着女朋友,最小的张明则带了一大堆礼物。家里热热闹闹的,翠芬忙得不亦乐乎。吃饭时,张强突然站起来,对翠芬说:“妈,这些年,您辛苦了。我们兄弟几个都没怎么孝顺您,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您。”张建和张明也纷纷点头附和。
翠芬听了,眼眶一下子红了。她摆摆手,说:“妈不需要你们怎么孝顺,只要你们过得好,妈就心满意足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但脸上却带着笑容。那天晚上,翠芬躺在床上,回想着一天的情景,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她知道,自己的生活虽然不完美,但她已经学会了接受它的不完美。
后来,翠芬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每天早晨,她都会带着欢欢去村口散步,和邻居们聊聊天。她的茉莉花开得越来越茂盛,香气弥漫了整个院子。村里人再也不笑她命苦了,反而羡慕她的生活:“翠芬这日子过得可真有滋味啊。”
翠芬听了,只是笑笑,心里却明白,这一切都是她自己努力争取来的。她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