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认出了特务是同志,战士们傻眼了:赶紧给松绑

小丁说商业 2025-01-11 01:53:5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一个跪着的特务正在等死。他头发凌乱,脸色惨白。陈赓大将缓缓走上前,仔细盯了他几秒,忽然开口:“别杀,他是自己人!”

一句话,炸得旁人一脸懵。所有人都看向陈赓,而他,只是轻轻挥了挥手:“松绑吧。”

陈赓和杨登瀛的初识

1928年的上海滩,混乱得像一锅沸水。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革命者的修罗场。陈赓,那时还不是后来叱咤战场的大将,而是中央特科的一名年轻骨干。

他的任务是刀尖上跳舞,负责处理党的秘密情报工作。而杨登瀛,竟然是接触到的最特别的“同志”。

杨登瀛表面上看是国民党特务系统的小头目,专抓共产党人。谁也没想到,这个特务的另一重身份,是共产党安插在敌人内部的重要内线。

中央给陈赓的指令很简单:接触杨登瀛,摸清情况,然后展开合作。但要命的是,敌我之间的信任建立,远比完成一个任务更难。

初次见面定在法租界的一家茶馆。那是一个阴冷的雨天,陈赓穿着普通的长衫,推门走进茶馆时,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杨登瀛。

他低头喝茶,动作缓慢,像是在等人,又像是纯粹打发时间。

陈赓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压低声音问了一句:“听说你喜欢打麻将?”

杨登瀛抬起头,目光扫过他,语气平淡:“听说你喜欢吃辣的。”双方的暗号对上了,但这份信任依旧不稳固。

两人没有多聊,只简单交换了一些信息后迅速分开。陈赓临走前留下一句话:“我们之间的合作,不只是为了活命。”这句话,让杨登瀛心里震动了一下。

从那天起,他开始为共产党提供情报。翻看敌人的档案,偷偷记录下特务们的行动计划,再通过隐秘渠道递给陈赓。

这些情报救了无数人的命,也让杨登瀛一步步走上更危险的独木桥。

刀尖上的双面人生

1929年初,国民党内部对共产党的打击进入白热化阶段。特务们疯狂抓人,连带清查内部的所有档案和关系网。

杨登瀛负责管理一部分机密文件,查阅权限很高,但这也让他更加容易暴露。

有一次,他深夜留在办公室,偷偷翻查特务系统的黑名单。这些名单上有不少同志的名字,一旦落入敌手,就是灭顶之灾。

杨登瀛翻到一半,忽然听见身后有脚步声。猛地一抬头,一个同事正盯着他,皱眉问:“你在干嘛?”

他心里一惊,但脸上不动声色。随手把名单放下,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上头吩咐我要核对几个名字,怕出差错。”

对方虽然有些疑虑,但没有多问。直到脚步声消失,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条命已经系在绳索上了。

真正把杨登瀛的命运推向悬崖的,是“白鑫事件”。1929年8月,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多个同志被捕。

这一系列行动的幕后黑手,是一个叫白鑫的叛徒。原本是党的骨干,但后来投敌,为国民党出卖了大量核心情报。

他的出卖让特科十分被动,陈赓几次与杨登瀛碰头,商量如何对付这个叛徒。

杨登瀛很快递来了一份关键情报——白鑫的藏身地和行动规律。这是一份用命换来的情报,因为每次靠近白鑫,都可能被怀疑。

得到这份情报后,特科迅速行动。11月的一天,白鑫刚刚返回住所,就被埋伏的行动队击毙。

这次行动干净利落,不仅除掉了叛徒,还震慑了敌人。陈赓为此特意向杨登瀛表达感谢,而他只是淡淡地说:“这是我该做的。”

但这件事之后,处境更危险了。因为白鑫的死,国民党内部对特务系统的清查更加严格。他开始频繁接受审查,每次都必须小心应对。

一次审查中,上级特务当面问他:“最近共产党人的行动怎么总是比我们快?是不是有人走漏了消息?”这句话像一把刀悬在杨登瀛头上。

但他没有慌,而是冷冷回击:“如果真有内鬼,第一个我先抓他!”他的气势让对方退了一步,但杨登瀛心里明白,这样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

这一年,他递出的情报,救了数十名同志的性命,但自己,已经站在悬崖边缘。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身份暴露,死里逃生

1931年,上海的局势愈加紧张,中央特科频频遭受打击,地下组织的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

这一年,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直接导致大量中共党员被捕。

他太熟悉党的运作模式,出卖的情报致命无比。这场叛变,也让杨登瀛的处境雪上加霜。

有一天正在办公室翻阅文件,一个同事忽然推门进来,递给他一份名单。

他扫了一眼,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名单上有许多同志的真实身份。而这个同事盯着他,语气意味深长地说:“这批人最近跑得特别快,你怎么看?”

杨登瀛压下心头的慌乱,抬头笑了笑:“不奇怪啊,说明我们给的压力够大,他们撑不住了。”

说完,他把名单递了回去,装作不经意地问:“上面有具体行动安排吗?这批人我熟,可以帮着一起抓。”

这句话成功打消了对方的疑虑,但杨登瀛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几天后,果然接到了上级的召见,说要核查他的背景。

杨登瀛这一次没有选择逃跑,他清楚,一旦跑了,就是死路一条。打定主意——不管怎么问,死不承认。

结果,这场“审查”比他想象的还要凶险。有人当面质问他:“最近的行动老是走漏消息,你会不会有问题?”

杨登瀛一听,直接拍桌子:“我有问题?你们要有证据就说话,没证据就是污蔑!”

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他还是被捕了。这一次,是因为顾顺章提供的情报。杨登瀛的身份,几乎已经暴露。被关进南京监狱,面对的是审讯和刑场。

陈赓的力保与最后的救赎

杨登瀛入狱后,一度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他没想到,这时候还有人记得他。在法庭上提出:“让我见陈赓大将。”

这一句话,让所有人愣住了——陈赓是谁?

消息传到了陈赓那里。听完马上赶到南京,要求亲自出庭作证。审判当天,刑场已经准备好了,杨登瀛被押上台,身上的锁链叮当作响。

审判长冷冷地问:“你还有什么可说的?”他抬头看了一眼,说:“再问问陈赓吧,他知道我是谁。”

陈赓来了。他穿着军装,步履沉稳,走上台前,盯着杨登瀛看了几秒,忽然说道:“他是自己人!你们不能杀他。”这句话掷地有声,整个法庭鸦雀无声。

他的证词起了作用。杨登瀛被暂时释放,但未来仍然充满变数。出狱后,生活陷入了困顿,几乎是靠捡破烂为生。

陈赓知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主动找到组织,提出每月给杨登瀛一笔生活补助。

1969年病逝。一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既是特务,又是英雄,既保护了同志,也背负了误解。

0 阅读:0

小丁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