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出美国社保造假后,美国民众又盯上了美国的就业数据,众所周知,在去年特朗普与拜登竞选期间,非农数据成为了一个拉拢民众的关键因素,在七八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以及多种因素交织下,美联储九月开启了降息,当时特朗普就认为这是拜登政府在玩弄政治。
值得关注的是,据美国财政部2月18日公布的美债最新情况,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都不约而同的减持美债,其中日本减持了273亿美元,中国减持了96亿美元,英国更是大手笔减持了441亿美元。
明知特朗普上台,极可能会以减持美债为理由征收关税的背景下,中日英为何要大幅减持美制呢?美国的就业数据又是否被政治操控呢?
美就业数据被政治操控?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从目前的动态来看,丝毫没有因为外界的威胁而放慢脚步。
2月17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所调查的美国社保数据库截图,可谓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数据到底有多离谱呢?
首先,美国现下的活人大约是3.41万亿人,然而领社保的有3.98万亿,多出来了近六千万人。
其次,数量对不上就算了,年龄都如此离谱,一百岁以上的人有2000万以上,其中150岁以上的有一百多万,甚至有人360岁。
这数据确实有点恐怖了,在马斯克将美国社保的数据造假曝光之余,美国民众也关心起了美国的就业数据。
理由是频繁且大幅度的修正,不得不让人质疑,存在着数据造假,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将美国近25年的非农数据梳理了一下,发现25年间,美国的非农数据共299个月的初值与修正值,其差值竟然与美国大选息息相关。
极端高估的情况,一般是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时间,极端低估的情况,一般是在总统上任的第一年。
而根据美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的3月内的12个月内,美新增的非农就下调了58.9万人,这意味着,这个时间段里公布的非农都是被高估的。
说通俗一点,就是实际数据远没公布的亮眼。
要知道,非农可是一个判断美国经济的重要指标,是衡量经济周期的最核心因素,不仅是美国内部比如美联储参考的依据,同时也是国际投资者是否继续投资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考。
即使此前市场就有美非农造假的风声,然而当事实摆在面前时,还是难以置信。
实际上,美国的非农每个月都会修正,但是在拜登任期的四年内,其修正幅度格外惹人注目。
从这个角度出发非农就业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市场的“指南针”,它“调控”着人们的预期,有点像是精心设计的“把戏”。
之所以能玩得转这个把戏,关键在于非农就业数据初次亮相和后续修正之间存在的那个“空档期”。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通常是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闪亮登场,然后劳工统计局会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对这数据做两次微调。
显而易见,市场的关注度早就被第一次吸走,后面的修正,影响力早就大打折扣了。
中日英齐减美债
如此来看,美国还有什么数据值得信任呢?
资本想让谁上台,数据就可以为谁造势。
特朗普说美国的债务可能不如账面上那么多,那实际会不会远超36万亿呢?
这个谁也不知道了,毕竟后面的浑水,就连马斯克和特朗普也不敢轻易趟。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债就愈发成为了各国慎重的投资产品。
众所周知,美债一直被视为无风险产品,美元霸权的加持,美国国际地位的倚靠,然而近年来,这一看似无风险的产品,愈发暴露其危机。
而这却是美国一手造成。
1990年的时候,美国的债务还是3.2万亿美元,到2000年这十年时间,也只增加了2.42万亿美元,然而到了2010年,美国债务直接增加了7.88万亿美元,正式开启了美债狂飙的时代。
到拜登就职的时候,美国的债务已经来到了27.7万亿,短短四年间,美债就增加了近10万亿美元。
巨额债务在美国高利率的加持下,衍生出了巨大的利息支出,而利息支出也逐渐限制了美国政府的行动,从美国逐年增大的财政赤字就可看出。
如果美债要是再以这个速度扩张下去,美国迟早会支付不起利息,而这就会引起美国债务违约,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债的海外债主,都开始谨慎起来。
而在去年最后一个月上,中日英齐减美债,合计金额达到了810亿美元。
在去年12月时候,正值美债收益率狂飙,美元的持续走强,美股继续上涨的背景,对于中日英来说,都有稳汇率的需求,抛开稳汇率需求,更深层次反映了各国对特朗普上台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债务狂飙的担忧。
从美数据接连造假再到美国债务狂飙再到各国大举抛售美债增持黄金这一系列来看,一个统计机构的生死取决于信任,美元亦是。
作者的数据能不能看清楚再发啊,3.4万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