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军伙食都是相当不错的。
由于拥有乌克兰的这个天然粮仓,再加上20世纪20年代以来工业化建设让农业机械和化肥得以运用,苏联的粮食产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快速增长。
在1937年,苏联仅谷物产量就达到9700万吨,而在沙俄时期,俄国粮食产量最高的时候也只有8700万吨,要知道沙俄可还拥有大量的原属于波兰土地和整个芬兰。在粮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苏军食的物供给也显得十分阔气。
在保证分量足够,可以让士兵们吃饱的同时的同时,苏军士兵日常的食物供应中还经常出现各种肉类、蔬菜、水果、茶叶。以1940年的苏联山地部队的伙食为例,依照苏军的标准山地部队每名士兵每天都可以得到700~1000克主食、350-435克肉、60克油脂、10-40克此类主食、35克干菜或者175克新鲜蔬菜、35克土豆、10克西红柿酱或者100克新鲜西红柿+52.3克作料+25克干果+50-400克奢侈备用品,比如红茶、白糖。
此时苏军士兵的主食是“列巴”(俄罗斯主食面包),用白面粉烘焙而成,成品色泽麦黄偏白,散发着悠悠的麦香,口感和质地都偏软,搭配着各类汤酱口感很不错。
但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后,苏联红军的伙食情况却迅速恶化。
1941年,由于在边境战役、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中连连败北,苏军丢失了大量的领土。德军不仅重创了苏军部队,还夺取了乌克兰、明斯克这些苏联重要的粮食产地,使得苏军的粮食供给出现了巨大危机。
截至1941年11月,苏联已经失去了38%的粮食产地,84%的食糖产地,此外还有38%的大牲畜,60%的猪都落入德国人之手。
糟糕的前线状况直接导致了苏联农业产量急速下滑,在开战的第一年,苏联的谷物产量从前一年的9560万吨猛跌到5590万吨,到1942年又狂跌到2970万吨,同一年苏联的土豆产量只有2380万吨,肉类屠宰重量约180万吨,糖用甜菜产量更是跌落到210万吨,仅为战前水平的12%。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丢掉了大量的领土和实行焦土政策,苏联在战前储备的600多万吨粮食大部分不是落入快速推进的德军手中,就是被苏联人自己烧毁。
到了1942年,整个苏联47%的耕地已经丧失,农业产值仅为1940年38%,而此时的苏联却需要需要养活的1亿3千万多人,其中包括了上千万作战部队的食物供给。
更加要命的是,由于在1941年丢失了大量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使得苏联的农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为了赢得战争,苏军统帅部又征用了苏联剩下的80%以上的拖拉机和汽车。同时随着苏联政府动员民众参军作战,大量的苏联青壮年劳动力成为士兵上了战场,而接替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任务的只剩下了妇女、小孩、老人以及大量身体有残疾的伤兵,如此一来,便使得苏联早已恶化的粮食产量更加恶劣。
为了保证军队和军工工人的粮食供应,苏联不仅从1941年11月10日开始在各个城市实行粮食配给制,并对农产品进行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将1942年全部2970万吨谷物中的1251万6千吨,180万吨肉中的120万吨收集到国家手中。这些粮食大多用来供应红军的需求,在二战中,苏联动员了上千万的军队进行作战,这些部队每年可以获得多达1000余万吨粮食和饲料。
可即便如此,苏联的粮食产量还是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前线部队的需求。
于是让士兵们有东西可以果脯,不至于活活饿死,或者因为饥饿导致战斗力大打折扣,苏军便对“列巴”的配方做了大幅度的改变,其结果就是诞生了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黑面包”。
这里苏军吃的黑面包跟我们现在在从淘宝上可以买到的黑色面包可不是同一种东西。
二战时的苏军“黑面包”是由黑麦面粉做成的,混合了小麦在磨粉过程中被碾下来的皮层、胚芽、糊粉层、玉米芯及麸皮等,成品颜色通体发黑,没有麦香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酸臭味,特别特别硬,没有汤或水的搭配很难下咽,非常非常难吃。
同时还缺乏营养。虽然“黑面包”在如今我们眼中属于营养丰富的粗粮一类,不过由于添加了大量的玉米芯和麸皮,使得苏联“黑面包”营养价值很低,热量少,长期食用人会很快消瘦。
虽然味道很难吃,同时缺乏营养,但是黑面包也有自己的优点,这个优点就是特别抗饿,饱腹感很强,同时还耐储存,容易运输。可即便如此,由于粮食产量的严重不足,苏联平民一度每天只有300克黑面包,士兵则有500~700克。一条“黑面包”可以供应8~10人吃一天,在供应不畅的时候,一条黑面包则是10个战士一天的口粮。
由于黑面包难以下咽,所以苏军士兵习惯在吃黑面包的时候搭配上一点汤。
跟主食面包的情况一样,战前苏军的汤非常不错,有各种新鲜的蔬菜,还有许多肉和腌鱼,味道口感都很不错。但随着战争爆发,连粮食的需求都不能满足,苏联哪还有余力来大面积的种蔬菜?于是苏军的汤经常都是一点猪油加上很多蔬菜,无论是土豆、胡萝卜、豆角、洋葱,只要是能吃的菜都可以加进去,很难见到新鲜的肉,偶尔会有肉罐头或者腌鱼。
以上的这些,便是很多苏军士兵在二战中的最后一餐了。随着战争的进行,很多时候苏军士兵连这个标准的伙食都不能满足,在列宁格勒保卫战最艰难的时候,部分苏军士兵一天的伙食只有几个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土豆。
可以说,就连日军的伙食都要比苏军士兵的伙食要好很多,可即便是这样,苏联军民依旧在强大的德国侵略者面前展现出巨大的毅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国内有一部很火的纪录片,名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直译过来就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无论是从战争的经过还是结果来看,苏联的卫国战争都称得上伟大,也确实伟大!
珍爱和平,从胃开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喜欢这篇文章,不如点一下关注吧!
粮食可以没有,但是基本每天会供应250克的人民委员牌伏特加,酒驱寒也解饿所以苏联人不怕冻
毛子的好多了!国民党士兵饿得筋挑头,一个高度冲锋可能就累死了,普通士兵打鬼子真是力不从心!待遇和集中营囚犯差不多!最好的就美国,德国比日本强些也好不哪里去,英国陆军规模小
吃的不好,但是枪炮管够[笑着哭]
苏军与中国军队没有可比性,二战苏军是侵略者,中国军队是保家卫国的英雄。
苏联准备三个月后打德国。结果被德国知道了先下手,否则二战就是苏联一统欧洲。
哦?沃特加?吨吨吨…达瓦里氏!咋斯大林!咋诺基怒!别里啊!乌拉!!!
小米都保证不就还好一点
德国军人擅长两件事,击败对手和把所有人变成对手,两次大战强行东线开战彻底改变了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