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花溪十里河滩很久,朋友也在推荐花溪十里河滩是溜娃的好去处,就一直想带小外孙去玩。昨天趁清明节假期去了,一下站就后悔了,太悲了。

清明节三天,天气不是很好,没有太阳不说,还有些冷,祭祖的任务春社前已完成,就没有外出的打算。第一天宅在家里,女儿出差去了,就我们和小外孙在家,看了一下午的电视。第二天,我和老伴觉得这样一天在家看电视不行,伤眼睛不说,还浪费了假期,就商量还是要出去踏青,让小朋友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去什么地方呢?我说,去十里河滩吧。听说要去公园玩,小外孙也很高兴。这时已快两点,说走就走,决定乘地铁过去。
原本朋友和网上都说,去十里河滩乘地铁可以直接坐到花溪公园站。我们乘二号线到延安西路站转乘三号线,上车后,发现三号线有“十里河滩”站,我就给老伴说,我们应该在十里河滩站下车吧,她问,有吗?我指线路上的站名给她看,她说,好吧。
到三号线的“十里河滩”站下车后,顺着路牌的指引从A口出站。出站口后,在旁边的平台上向河边看,一片荒芜,杂树丛生,没有点公园的样子。何处才是十里河滩呢?该走哪个方向?有几个乘客也是一片迷茫。最后,老伴说,应该向花溪公园方向走才对。

走了一二百米,还没有看到下河边去的路口。再走,看到一个门,有路往下,园子里是许多盆景。一问,是私家花园。此路不通。再走二三百米,看到有石坎向河边走,走下去,是过街的地下通道。但旁边有一条羊肠小道向河边走,还有几拨人三三两两的走下去。方向没错,我们就跟着走下去。
走了不远才到河边,但这河边什么好看的都没有,一条杂物漂荡的破旧河流,河边是一片杂树林,一条泥巴小路在树林里穿行。偶尔有一两株樱花孤独地开放,有几株樱桃树已结满小指尖大的绿果,还有月余才能吃。走了半把个小时,才走到孔学堂。十里河滩才露出了公园的模样。幸好一路上野花遍地,小外孙用他婆的手机东拍西拍的,没让大人抱,乐得轻松。

在孔学堂路边的莲花田旁看着田里几只觅食的白鹭吃了一盒炸薯条,前行几步就是一路盛开的樱花,游人多起来,有了公园的模样。老伴说,应该在“孔学堂”站下才对,她说得有道理。从这里下站,走过来就是公园了。接下来的路就是在真正的十里河滩游玩了。走一会就会有一片粉红色的樱花,转过头就可能看到几树艳丽的桃花,路边黄色的迎春花尽管春天将近,也还倔犟的开着。麦翁寨前的草坪上,许多小孩在放风筝。小外孙拿着他自带的小汽车在草地上玩了半天。
乡愁路的石块有的不平整,小外孙让我边走边和他玩木头人。路上的人很少,我带他在密密麻麻的竹林后去撒了一泡尿。一路的风景不错,村舍后山花烂漫后,羡慕这些住在公园里的人。走到老铁路桥的下面,他喊累了。河边的老柳斜卧在水上,柳枝低垂水面,微风吹来,碧波荡漾,绿树摇曳,景色十分漂亮。特别是一段石墩铺的路,很有感觉。但我的手机没电了。我把小外孙扛在肩上,一路没有了多少欣赏风景的心思,只想快点走到花溪街上。

走了几个路口,问路边卖小吃的人,都说还要继续走。快到七点,终于看到了花溪桥的影子,尽管我们都走得疲惫不堪,但心情还是好了起来。决定去吃一碗花溪牛肉粉,慰劳一下自己劳累过度的灵魂。上次吃的是王家,这次就去吃飞碗,国营的看上去人不多。吃好后,小外孙就不想走,要我背了。
在地铁上,从三号线转到二号线,他都一直睡着。在兴筑路站下车,还瞌睡迷兮的爬在我的背上,到家已经晚上九点过了,他才慢慢清醒过来。今天他确实走了不少路。“十里河滩”应该不只十里。
这次的十里河滩游算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教训。出游还是应该先规划一下的好。以后要乘地铁去“十里河滩”,最好是在“花溪公园”站或“孔学堂”站下车,走不远就是十里河滩的核心景区。

回过来想,这次的十里河滩游有点像走人生路,开始都是坎坷不断,曲曲折折的小路,只有不断努力向前,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美,生活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生活的激情越来越淡,最终就是归于平淡,回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