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当张雨生和张惠妹一首《最爱的人伤我最深》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38岁的国企老总刘海云正在深圳的一栋大楼里给员工描绘未来。
彼时的刘海云肯定不知道也不关心张雨生、张惠妹是谁,更没有兴趣去体会歌中的情感,不过,若干年之后,他却也成了歌中人。
2021年恒大暴雷的时候,被恒大欠账的装修老板们全都慌了神,跑的跑,逃的逃,上市公司建艺集团的刘海云就是其中之一。
建艺集团被恒大欠了数亿账款,立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眼看无力回天,刘海云找来了珠海国资接盘,果断套现4亿跑路。
选择原本很正确,可惜,刘海云跑得不够彻底,他犹豫了,他以为自己一度深爱的恒大不会就这么倒下去,他对追回欠款仍然心存希望。
于是,在他套现离场的同时,还拍着胸脯对接盘方承诺:自己能收回所有的欠款,并以自己兜底为保证。
所谓兜底,就是如果账收不回来,自己拿钱来赔,敢把自己也作为赌注压到赌桌上,可见刘海云对恒大是有执念的。
然而,与恒大缠斗了三年,如今全线崩塌,不但账没追回来,还把自己的几十亿老本也赔了进去,他最爱的恒大,把他伤了个透心凉。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刘海云的建艺集团确实是靠着恒大这棵大树称霸一方的,恒大曾一度贡献了建艺集团50%的营收额。
当然,恒大这棵树也不是谁都能抱上的,谈情说爱也需要经济基础,在遇到恒大之前,刘海云已经在装修界崭露头角。
刘海云本是广东梅州人,出生于50年代末,该上学的时候赶上了知青下乡,直到1978年,才随着知青返城的政策回到了梅州。
刘海云是幸运的,很多知青返城后都成了无业游民,而20岁的他却得以进入了当地一家国营瓷器厂当工人。
只在工厂里干了一年后,刘海云就参军了,彼时正是中越边境摩擦之际,刘海云一路跟着部队上了前线,还立了功。
这段经历很重要,后来复员回到梅州后,刘海云不再是工厂工人了,而是进入了梅州商业局旗下的冷冻厂当副科长,很快又被提升为了贸易公司副经理。
干了两年贸易后,刘海云转战到了深圳免税商品供应公司,然后90年代,转行进入了一家国企装饰公司开始干装修。
从干贸易到干装修,源于刘海云看到了装修的机会,彼时深圳大力建设各种政府机关楼、写字楼和酒店,装修需求井喷。
机会好,又肯干,刘海云一路搞得风生水起,本世纪初随着国企改制民营的风潮,刘海云便承包了建艺集团的前身。
为了凑承包经营的费用,刘海云把老婆家3套房子都抵押了,而本世纪初正是我国住宅房地产大力发展的时候,刘海云踩着时代的东风起飞了。
实际上,承包经营就是国企变民营的一种尝试,承包试点成功了,下一步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2006年,刘海云盘下国资股权,成了建艺集团的真正老板。
装修没有什么硬性的技术门槛,最主要的是客户资源获取能力,2010年,刘海云就盯上了潜力最大的客户恒大。
我国关于精装修房产的概念90年代就有了,但真正在房地产商中推广则是2010以后,恒大正是精装修的拥趸者之一。
2010年开始,恒大在一些城市标杆楼盘推行精装修,在取得了很好的品牌溢价效果之后,就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广。
精装修房对于装修公司来说无异于一坨大肥肉,直接把原来的个性定制业务变成了批量规模化生产,太诱人了。
刘海云2012年就和恒大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恒大前总裁夏海钧还曾把建艺集团作为恒大早期的优秀战略合作单位,经常挂在嘴边。
自己本身有基础,又抱上了恒大这棵大树,建艺集团的规模得以快速扩大。
根据公开信息,与恒大合作前,建艺集团年营收不到8亿,而2012年就飙升到了15亿,2016年又突破了20亿。
3年一个小台阶,5年一个大台阶,刘海云跟着恒大吃香喝辣,虽然营收并不全都是恒大直接贡献的,但彼时的恒大无疑给建艺集团提供了品牌背书。
彼时能跟恒大合作的装修公司,全行业都高看一眼,拿下客户自然更容易,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在恒大的助力下,建议集团于2016年成功登陆A股。
上市之后,合作继续扩大,2019年营收到了突破30亿,而恒大一家就占了近50%。
不过,恒大的危机已经开始隐现了,2019年起,恒大把装修公司付款模式做了重大调整,以前是一边干一边给钱,改成了先干完再给钱。
以前,装修公司只需要垫个首款,而改了付款模式之后装修公司要垫全款,还要面对更长的账期,很显然,恒大已经开始缺钱了。
但“热恋中”的刘海云哪会在意这些小节,双方仍就一如既往地你侬我侬,直到2021年恒大真真切切暴雷了,刘海云才开始想退路。
刘海云的离场也很幸运,就在恒大暴雷的2021年,刘海云就套现4亿把控制权卖给了珠海国资,但正如前面所说,跑得不够彻底。
刘海云仍保留了超过20%的股权,同时还以名誉董事长的名义承诺追回欠款,给人一种“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的感觉。
当时刘海云承诺追回的应收款足有28亿,都是“恒大们”欠的,在持续的缠斗中,刘海云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承诺下得太草率了。
为了弥补,建艺集团几乎把包括恒大在内的所有欠款合作方都告了,根据统计数据,建艺集团涉诉官司多达227例,而恒大一家就占了60%。
当然,也没白起诉,刘海云还是从恒大拿回了一些钱。
2022年5月,建艺集团从恒大得到部分未售房产抵债3900多万,2023年2月,恒大又以房子抵偿欠款5790多万。
不过,这些钱只是九牛一毛,与刘海云承诺的数额差得太多了,2023年12月,刘海云为了兑现承诺,不得不出资3.84亿收购了建艺集团3.84亿的应收款债权。
其实,这实际就是刘海云收不回钱,只能自己掏钱来赔,粗略计算,刘海云在最坏的情况下要自掏27亿。
但这还不是全部,刘海云转让控制权时是做了业绩承诺的,2022-2024年合计净利润不得低于6000万。
而建艺集团2023年就亏了5个多亿,2024年又预计亏损7个多亿,如果严格执行补偿承诺的话,刘海云至少还得再掏13个亿。
一边是27亿的应收款,一边是13个亿的业绩补偿,就这样,刘海云用两个承诺就把40亿老本都赔进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建艺集团2024年已经资不抵债,即将被*ST,根据以往的经验,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大多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破产重整。
刘海云全线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