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的“闸门”刚打开,湖北老板火速撤离,一口气提走8个亿

壹只灰鸽子 2025-04-01 14:04:22

中旗新材刚上市的时候就有人预测:“上市即巅峰”,如今再看,一语成谶。

这是中旗新材上市前几年及上市后的利润柱形图,IPO的2021年真的是巅峰。

不过,巅峰过后就是倾泻,疯狂的“过山车”走势,又一次印证了部分企业IPO的一大定律:

“IPO前啥都好,IPO后一团糟”。

而如果再把这个定律说得直白一点,有些企业的实控人IPO的根本目的,恐怕就是为了把公司卖给股市。

这不,三年限售期的“闸门”刚打开不久,中旗新材的实控人就火速撤离了。

近日,中旗新材发布公告,实控人周军及其团队拟顶格转让29.98%的股权,从而让出实控人之位。

所谓顶格,是相对30%的分界线而言,如果受让比例超过30%,受让方就必须发起要约,要花更多的钱收购其它股东的股份。

29.98%的比例刚刚好,足够变更实控人,又不会触发要约收购,而实控人也能获得最大的单次变现利益。

这一顶格减持,周军可以一次提走8个亿,上市卖公司的大业一下子完成了一大半,而不再是实控人后,剩余的20%也就更方便处理了。

中旗新材主营人造石材,尤其是人造石英石,比如普通人厨房里橱柜的台面,大多用的都是人造石英石。

我国曾经主要使用的都是天然石材,但改革开放后,天然石材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国外的人造石材技术也就被引了进来。

据历史统计数据,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从海外引进了大量的石材生产线,然后到了90年代,我国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不但能满足自己使用需求,还能出口。

尤其1996年之后的15年,是我国石材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的黄金时期,如今的福建、广东、山东等石材大省,就是在那一波狂潮中奠定了自己的位置。

而中旗新材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当然,企业的创造者是人,中旗新材的从无到有,再到现在卖给他人,都是创始人周军的杰作。

周军出生于湖北松滋县,也就是如今湖北荆州代管的松滋市,上个世纪90年代初,20多岁的周军在松滋一家水泥厂当销售员,正是在卖水泥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人造石材这个东西。

如前所述,我国人造石材企业大量增加是1996年之后的15年,而周军正是在1999年正式跨入了人造石材行当。

周军从水泥跨入人造石材,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当然是人造石材的商业机会,彼时从业者还不多,市场需求又大,利润也高,周军认识的石材老板们都挣到钱了。

第二个则是水泥生意越来越难做了,90年代中后期,我国水泥产能已经过剩,价格大幅下滑,甚至还出现倒挂,周军感觉到水泥没法卖了。

不过,彼时人造石材这种东西主要还是大城市里用,松滋县城市场太小,于是1999年,周军就离开水泥厂去了武汉,开了一家人造石材小作坊。

说是作坊,其实就相当于经销商,从石材厂商那里拿整块石材过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简单的切割和加工,然后卖给用户。

生意模式虽然简单,但由于彼时市场竞争小,又正处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时期,周军很快就攒下了第一桶金。

而有了钱之后,自然就是扩大规模,周军在武汉和北京都注册了公司,同时,开始往上游拓展,想要建立自己的品牌。

不过,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尝试后,周军发现,武汉和北京都不适合人造石材产业的发展,于是将目光投向了陶瓷和石材产业都比较发达的广东。

2007年,周军在广东与人合伙注册了广州色丽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这就是如今中旗新材的前身。

到了广东后,周军把产品进行了缩减和优化,主要只做人造石英石板材,并于2008年推出了自主品牌。

2008年是世界金融危机的一年,但对于周军来说却是机遇之年,4万亿计划促进了房建,而装修所需的人造石材自然也就跟着分羹。

然后从2010年起,随着精装修、定制家居、定制橱柜等理念深入人心,人造石英石已经成了每家每户的必备材料。

就这样,周军带着中旗新材一路发展壮大,并于2021年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人造石材第一股”。

说起来,周军真是运气爆棚,中旗新材IPO的那一年,正是房地产行业和企业开始全面暴雷的一年。

房地产行业是人造石英石的主要消费渠道,房地产萎靡了,人造石英石的整体需求也就少了,周军申请IPO但凡晚一年,恐怕剧情都会改变。

而中旗新材IPO后,受累于房地产的萎靡,人造石材行业价格大跌,财务数据显示,中旗新材的毛利率从2020年的37%降到了2024年的18.8%。

供需决定价格,很明显,僧多粥少了,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未来难料,于是,在不确定的未来和确定的落袋为安之间,周军果断选择了后者。

周军过去一直把自己当成“石匠”,曾经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

“我比较憨,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会一直做下去。”

现在看来,周老板口中的“憨”与大众理解的应该不是一个意思。

0 阅读:23

壹只灰鸽子

简介:看到舒服或者不舒服的,都想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