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的消息传来,大家才惊然发现,天津三兄弟已提走7.2亿

壹只灰鸽子 2025-04-08 16:49:01

同样是实控人套现,有的,每卖一股都备受关注,而有的,都快卖完了,大家还不知不觉。

就像上市公司塞力医疗的实控人温伟,如果只看其个人直接持股,上市以来一股未卖,给人一种与上市公司共存亡的感觉。

然而,这种感觉只是错觉,近日,随着证监会的消息传来,大家才认清了现实。

4月1日愚人节,塞力医疗收到了两份“慰问”,一份是警告、罚款,一份是责令改正,但这不是恶作剧,而是证监会的处罚通告。

根据通告,赛力医疗有两大罪状。

第一,塞力医疗未及时披露实控人及关联方占用资金、“0元”出售孙公司股权等重大事件,所谓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其中的小九九值得品味。

第二,塞力医疗从募集资金中挪了4.68亿出来周转,但现在还不上了,募集资金是专款专用,该投项目的钱拿去干别的了,这多少有点欺诈发行之嫌。

实际上,塞力医疗收到的证监会“慰问”还不止这一次。

2024年9月,塞力医疗因回购的股份到期未及时注销被证监会警告,说好回购注销,回购了却迟迟放着不动,恐怕不只是简单的忘了吧。

根据历史经验,但凡不守规矩的上市公司,经营问题都一大堆,而不守规矩的实控人,大多都是“套现小王子”。

于是,当大家在证监会的提点下棒把目光聚焦到温伟一家身上时才惊然发现,他们已提走7.2亿。

塞力医疗目前总市值也才21亿,他们相当于已卖掉了1/3个塞力医疗。

A股有一种上市公司被称为“套现型”,它们的统一特征是,公司业绩上市即变脸,公司实控人解禁就逃离。

如果按照这个特征比对,塞力医疗不能划入这个类型,不过,或许可以叫“边打边撤”型。

塞力医疗上市于2016年,IPO之后打过几年漂亮仗,2016-2019年走出了一波欣欣向荣的形势,营收、利润逐年大幅增长。

可惜,没绷住,2019年巅峰之后,2020年就开始显出疲态,然后2021年陷入亏损后,就一路连续亏损,直到现在。

实控人温伟一家也就是从2021年开始悄然减持的,边打边撤有掩护,每次减持的动作也不大,所以大家一直也没怎么察觉。

如今猛然一看,都快卖完了,温伟一家IPO前的持股比例高达61%,现在只剩16%了。

塞力医疗的核心创始人是温伟,但还有两个哥哥做帮手,分别是大哥温东、二哥温小明,算是三兄弟共同创业。

温伟是医学科班出生,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学的是医学检验,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叫富华生物制药的对口公司。

对口指的是专业对口,富华生物制药的主营业务中就有诊断试剂,正是温伟所学,也是最擅长的方向。

温伟加入富华生物是1991年,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后中国医药行业向市场化转型的大好时期,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相当于站在了风口上。

在富华生物干了几年,温伟攒下了一些钱,也攒下了一些行业资源,然后到了90年代末,单独创业的契机出现了。

首先是政策环境,1998年,国企改革浪潮袭来,大批国有医药企业摇身一变成了民营,同时,国家还大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药领域。

其次是行业机遇,彼时中国医疗体系开始从“以治疗为中心”向“预防+诊断+治疗”转型,体外诊断的市场需求倍增。

再次是地域优势,温伟是天津人,天津是公认的北方医药重镇,有供应链基础,也有科研人才储备,还有地方政策支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温伟1998年辞职下海,两个哥哥也跟着入了伙,三兄弟一起跨入了体外诊断行业。

体外诊断,西方医学里叫IVD,简单点说就是抽取人体样本做检测,看你有没有病,或者有没有某种免疫能力。

比如,医院的抽血化验,尿检和便检,以及疫情期间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捅鼻孔、捅喉咙,这些都属于体外诊断。

体外诊断需要两样关键的东西。

第一是检测设备,也就是用来分析所提取样本的机器。

第二是诊断试剂及耗材,诊断试剂就是检测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化学物质,耗材就是从采集到检测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切材料。

这两样东西,核心当然是检测设备,就像汽车和汽油一样,你买的什么车,直接决定了你是加92、95还是98。

上个世纪末,我国体外诊断设备以进口为主,国产化率不足30%,医院买的都是进口设备,当然也就要用进口诊断试剂。

国外厂商在中国卖东西自然需要代理商,这也就是温伟家族生意的起点,从代理销售西门子、BE等厂商的IVD产品开始。

其实,不只是那时候靠代理,即使现在,代理的比重仍然很大,2023年报中,塞力医疗是这么说的:

“通过战略合作及代理等方式与国内外1800余家IVD生产厂商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能为客户提供部分自研、自产的诊断产品。”

当然,代理生意也是很赚钱的,尤其是代理进口医药产品,就像重庆智飞生物,靠着美国巨头默沙东独家代理的身份赚了很多钱。

而温伟兄弟也正是靠着代理模式一步步发展壮大,并于2004年与法国BMT合资设立了现在的塞力医疗。

为啥与法国公司合资,有技术需求的原因,法国BMT正是以自身的专有技术出资。

不过,与法国公司的合作只持续了6年,2010年,法国BMT就退出了,而且是一分钱都没要,免费把股权送给了温伟兄弟。

而2010年,又迎来一个业务机会,随着医疗反腐加剧,医院耗材管理趋向透明化,一种叫SPD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诞生。

SPD,简单点说就是一套医用耗材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涉及到耗材,自然与温伟兄弟原来的体外诊断业务有一定的协同性。

于是,在这样的“双驱动”模式下,塞力医疗走上了发展的快通道,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并于2016年成功登陆A股。

如前所述,上市之后的塞力医疗又继续狂奔了4年,达到了2019年的巅峰,但没有人会一直好运,2020年的疫情把塞力医疗推到了下坡路。

也许有人会说,疫情期间不正是体外诊断赚钱的黄金时间吗?

固然,疫情期间让很多体外诊断企业都赚了钱,但对于塞力医疗来说,却是噩梦,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的整体大发展,很快抵消了塞力医疗多年积累的技术和资源优势。

一下子冒出了一大批竞争对手,僧多粥少,自然就没那么好赚钱了。

而2021年开始实施的DRG/DIP付费改革,又给了塞力医疗重重一击。

DRG/DIP是啥,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感冒了去医院,理论上来说,医生可以让你做很多检查,你可能觉得花了很多冤枉钱,但对于医院来说都是合理操作。

不过,实施DRG/DIP付费之后就不行了,国家规定了治感冒的常规检查和治疗费用标准,医生想多开就没办法了。

医生开得少了,医院的消耗需求也就少了,集采量也就少了,让原本就僧多粥少的状态进一步雪上加霜。

于是,2021年开始,塞力医疗就一亏不起。

春江水暖鸭先知,温伟兄弟也就开始了“边打边撤”的减持,节奏把握得很稳,2021年套现了2.88亿,2022年套现了2.56亿,2023年套现了1.81亿。

就这样,三兄弟在不知不觉中就提走了7.2亿。

9 阅读:9236
评论列表
  • 2025-04-10 04:46

    有些上市公司只为在市场上捞一笔就走人的心态,证监会应该禁止大股东减持,想提钱则要等到退市清算后才行[眯眼睛笑],

  • 2025-04-10 06:01

    市场乱七八糟就是这类人搞乱的,必须让这些人倾家荡产吐出来!

  • 2025-04-10 11:45

    量化不灭、必祸国殃民

  • 2025-04-10 15:06

    广汇集团更过分 尤其是广汇汽车

  • 2025-04-10 08:09

    还应有市场五年禁入!

  • 2025-04-10 07:20

    减持了就卷款潜逃

  • 2025-04-10 07:37

    上市公司都是骗散户钱的公司

  • 2025-04-10 06:37

    巨量低廉的原始法人股能高价清仓式套现,这才是股市“熊起”的根本原因!

  • 2025-04-10 12:13

    就是一群有组织的金融诈骗!

  • 2025-04-10 12:21

    这个是不是没有人管?

  • 2025-04-08 21:01

    大数据控制去那儿了?能监督控制平民百姓几万元,就无法监督上市公司实控人的几亿元?监督部门不应该担责吗?提钱的银行不该赔钱吗?圈钱跑路是实控人的动机与行为,这个行为是谁协助实控人完成的呢?资本市场的大门必须管控,不来真的能就是协同犯罪。

  • 2025-04-10 05:57

    监管的责任,应重罚监管部门。

  • 2025-04-09 09:16

    证券法好改改了,上市法人股二十年不允许卖出,或抵押,

  • 2025-04-09 16:59

    等退市了,还是股民~金融消费者买单。真是亏了大家伙,幸福一家人。

  • 2025-04-10 09:20

    查实 严惩 追回减持股票获得的资金并十倍罚款 逐出股票市场

  • 2025-04-09 22:19

    监管要走在问题的前面,要从头至尾全面监督,出了问题在"警告″、"罚没",实为亡羊补牢之举,对承受损失的股民于事无补!

  • 2025-04-09 01:12

    还是监管不力,也应该追责!

  • 2025-04-09 01:58

    所有的违规减持行为,沪,深,北交易所完全可以在微机操作系统中设置拒绝减持的程序,堵塞减持漏洞。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至今为止不设置?

  • 2025-04-09 03:41

    罚款60万 处理完毕

  • 2025-04-09 08:49

    上市就为圈钱,违规减持,转款境外!熟悉套路,为啥屡屡成功?制度设计如此,你能奈何于我!

  • 2025-04-09 01:07

    价值投资,曲线消费,定投漂亮ETF

  • 2025-04-10 09:40

    监管是干什么的,2021年就减持,到现在才发现,说得过去吗?人们驾车压线就被罚,怎么闯红灯几年了今天才发现呢?现在让散户买单让人难以心服。

  • 2025-04-10 05:11

    职能部门为什么可以让这样违规行为维持多年呢?高薪养了什么?

  • 2025-04-09 05:12

    全是卖公司的,就是早一天卖,还是晚一天卖,早晚的事情。

壹只灰鸽子

简介:看到舒服或者不舒服的,都想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