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总是在你愿意的时候开始,却并不在你乐意的时候结束!这是意大利著名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500年前对于战争的最好诠释,如今在俄乌冲突上似乎再次应验。
在5月2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针对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给出评价,认为俄罗斯和普京在整个过程当中存在诸多失误,而如果从战略布局和格局上来讲,有三个主要显著失误。
第一,发动战争本身就是个错误。在21世纪的今天,用哪种手段谋求自己的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很关键,究竟是攻城掠地大打出手更好,还是依靠文明发展,科技创新,市场经济贸易,以及“民主法制”来提升国家竞争力?《联合早报》认为,普京这次选择了前一种的“过时选择”。
第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来说,俄罗斯已经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却依旧以为国家“不安全”,以构建战略缓冲区为理由,对乌克兰开战,为两个国家带来灾难。《联合早报》怒斥,俄罗斯从“狭隘的安全观”出发,不去检讨矫正侵略的“劣根性”,却反而试图把自己的国家安全,建立在他国的家破人亡之上,岂能有不败的道理?这同时反而证明了北约东扩的“顺理成章”。
第三,俄罗斯虽然历史文化悠久,但并非现代文明的发源地,这样的文明都面临如何与现代文明“沟通”和融合转型的重大问题。俄罗斯虽然也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但即便是到现在,依旧未能解决政治体制的重大问题,导致如今的俄罗斯严重缺乏现代文明的先进性和价值观,无法让俄罗斯人民真正决定国家的命运,每每到关键时刻,国家就会被寡头垄断,无论是布局和格局都显得狭小,这就很难与其他现代国家竞争与匹敌。
对俄罗斯的“批判”,充斥着傲慢与偏见在我看来,《联合早报》所指出的这“三个错误”,简直充斥着一种西方式的傲慢与偏见。
首先,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是解决国家分歧的终极手段,这和所谓的“民主法治”无关。俄乌冲突的爆发,完全是因为西方集团企图将手伸到乌克兰,策划政变,推动其加入北约,并且还在乌东地区,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俄罗斯迫不得已才奋力一搏,这才是俄乌冲突的真相。而且,《联合早报》口口声声说发展“科技创新”、“市场经济”,试问一下,在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又能如何发展科技?如果西方国家真的遵循所谓的“市场经济”原则,那么为什么还要没收俄罗斯的3000亿美元外汇?
其次,所谓的“劣根性”更是无稽之谈,在苏联时代,他们甚至完成了送人类第一个宇航员上太空的壮举,难道这不够文明、不够先进?至于说国家安全感,我想这个问题,《联合早报》应该问问美国,如果这种“安全感”并不存在,那么美国又为何费尽心思打造第一岛链,在全球部署军事基地?
至于最后提到的政治体制就更加搞笑了,虽然俄罗斯现如今的“超级总统制”和西方国家的“民主”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孰好孰坏。与其说俄罗斯并非“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倒不如说不是“西式文明”的发源地。在《联合早报》看来,似乎西方国家的体制就是“文明”和“先进”的代表,但失败的“民主”国家比比皆是,就连西方媒体口中的“世界最大民主国家”印度,都要向“落后的俄罗斯”购买武器,波罗的海三国在“民主化”后,更是直接成为了“东欧子宫”,如果这就是所谓的“现代化”,那么不要也罢。
双方自说自话,俄乌各提四点停战要求各方媒体还在打嘴炮,至于围绕着俄乌冲突本身,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俄乌双方都在近期提出了四点停战要求。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5月28日的报道称,俄罗斯副外长米哈伊尔·加卢津在当天的采访中,公布了俄方对于俄乌冲突解决的最新四个条件。
第一,基辅政权停止敌对行动,西方国家停止军援乌克兰
第二,乌方重新承诺保持中立地位,并“拒绝加入北约和欧盟”
第三,乌方要承认新的“领土现实”,承认俄罗斯对于克里米亚,和去年的公投四州的所有
第四,宣布俄语为国语,并尊重讲俄语人口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权利
但随后,乌克兰拒绝了这个提议,并列出了己方的停火条件。乌克兰总统办公室波多利雅克列出了本国的“停火清单”,给出的也是四个条件。
第一,所有俄军立刻从乌克兰的领土上撤出
第二,引渡战争罪犯
第三,在俄罗斯领土上设立“缓冲区”
第四,自愿放弃俄罗斯在支持乌克兰的其他国家,所攫取的资产。
俄乌条件苛刻,双方无法彼此接受单纯从这八个条件上来看,完全称得上是双方自说自话。
从俄方给出的条件上来看,先不说乌克兰,单是他们背后的西方国家都不可能接受,要知道去年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军参谋联合主席米利将军,可是放出豪言壮语:“帮助乌克兰打到胜利为止,无论需要多长时间”。
而且,西方集团对于乌克兰的援助也并非无所求,如果乌克兰在战后能够加入北约,西方国家再推行一次马歇尔计划,完全有发展成一个中型强国的潜力,这也恰好是北约急需的“民主之盾”。
而从乌克兰自身来说,如果接受了俄罗斯提出的“领土现实”,那么意味着彻底失去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而泽连斯基政权也将迅速垮台,因为“坚持抗战”是他们能延续至今的重要支柱,再加上巨大的战争损失,想让已经上头的乌军,来“停止敌对行动”,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更何况,他们也说不动西方国家停止援助。
至于说乌克兰给出的条件,俄罗斯也没有接受的可能,因为俄罗斯在这场战争当中已经付出了太多代价,尤其是在能源出口上,除去中国和印度之外,传统西方国家已经彻底和俄罗斯决裂。而在被踢出Swift结算体系之后,俄罗斯虽然和中印等国采用了本币结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果也开始显现,俄罗斯逐渐发现手头上的大量卢比“花不出去”,因为印度对俄出口实在太少。如果再算上因为前线损失而启动的30万军事动员,俄罗斯所耗费的“战争代价”,总计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我们能看到,无论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还是副外长加卢津,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要求乌克兰承认新的“领土现实”,言下之意就是,乌东四州的领土,俄罗斯已经吃进去了,吐出来不可能。但乌克兰给出的谈判第一条件,就是要求俄罗斯全面撤军,恢复2014年领土边界,双方针锋相对,没有任何谈判的基础条件。
当然,俄乌双方的条件,也不排除是采取了一种“极限施压”式战法,这在外交领域上很常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很乐于使用这种手段。其最鲜明的特点击就是,率先抛出一个让对方无法接受的条件,随后再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回旋”,最终以达到对己方有利的谈判目标。
C919首飞,有中国人冷嘲热讽接下来再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在5月28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完成了首次商业运营。
对此,美国的波音公司和欧洲的空中客车,都对中国的成就表达了祝贺,就连平时对中国极不友好的美国CNN、英国BBC,也只是说,这是中国挑战“欧美航空双寡头”的第一步,并没有刻意去贬低中国的成就,哪怕说得最严重的一句话,也只是酸溜溜的“子系统外国制造”。
然而,颇为讽刺的是,对于C919的此次成功,老外都挑不出毛病,国内的一些人却选择冷嘲热讽。
有网民称,中国建国这么久,现在“才”有了自己的“组装大飞机”,为了体现飞机的“舒适性”,在商用的前三年内,让官员先坐,群众就不要掺和了。
这番言论可以说,充满着对中国大飞机的恶意,暗指中国建国这么久了,才搞出自己的“大飞机”,而且还是“组装货”,含沙射影地用“舒适”,来暗喻C919的安全性存在问题,同时还试图挑动官民对立,已经不是包藏祸心那么简单了。
稍微了解C919这个项目的观众都知道,C919目前的国产化比例已经超过60%,采用欧美子系统的理由,是为了快速拿到欧美适航证,实现快速“卖出去、飞出去”,而不是本国的技术不行,所以只能求西方零件。
参与该项目的北京大学路风教授在接受采访谈到,在C919项目上马前,工作组内部关于搞军机还是民机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其中也有完全寻求外国公司合作的“组装派”,但最终依旧确定了由国内总体设计的方针,所以我们说叫自主知识产权。把C919称之为“组装货”,是对中国航空技术和团队的严重侮辱。
也有网民表示,国产商务飞机终于上天,肥水不能流入外人田,一定要让公务员多乘坐,最好涉及所有公务员出行的,全部都用C919。
这番像泼妇一样的激烈言辞,也是暗指C919的安全性有问题,所以要让公务员以身作则,但这也同时暴露出了这帮“恨国党”的无知,C919的论证经过了十几年,在首航之时,就是有他们口中的“领导”亲自坐镇。在第一排的四位乘客,分别是国家民航局局长、商飞公司总经理、东方航空总经理、国家工信部部长,而在他们后面的是,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ARJ21总指挥罗荣怀,这个阵容彰显了设计者对于C919飞机安全性的绝对信任。
实际上,这些“恨国党”的跳脚,恰巧也证明,中国的大飞机之路,走了正确道路之上。C919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来说,远远不只是一架飞机这么简单,而是在于“能力”的构建,这是中国第一次从头到尾完成大型民航客机的论证到运营的工作,上一次的运10项目,本来有机会走过全程,但因为国家政策要向经济建设让步,最终不得不遗憾下马。
C919的论证设计师路风教授强调,中国的民航工业设计大飞机,必然会触及到国际既得利益集团的敏感神经,中国绝对不能低估欧美扼杀中国民航产业的决心,因为他们比中国人更清楚,一旦中国选择走上大飞机之路,问题就不在于水平是高还是低,而在于中国的技术能力必然会借此成长起来。
另一方面,路教授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养得起一个民机工业,欧美不给适航证 我们就在国内飞,总有一天他们得给我们适航证。
实际上,民航工业和战略武器研发具有高度的趋同性,都具有“系统性工程”的重要属性,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也是“系统性工程”,结果就是倒逼美国完成了信息技术革命,红利能吃到今天。如果通过大飞机的研发,中国航空工业一次又一次突破技术的极限,再对国内的基础工业进行反哺,完全可以加快中国制造业的迭代进程,这也是C919实现从“0到1”突破所存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