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二战期间,为了弥补德军在人力资源上的不足,德军高层曾组织过多支外籍军团来辅助德军作战,在这些外籍军团中,既有SS第五“维京”装甲师,SS第七“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这种大名鼎鼎的菁英部队,也有俄罗斯解放军这种单纯的炮灰部队,而在这些外籍部队中,第250西班牙“蓝色”步兵师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一流部队,也是东线德军最好的战友。
第250“蓝色”步兵师于1941年6月在西班牙组建,此时正值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计划,大举入侵苏联。
西班牙的领导者佛朗哥虽然不想和英法为敌,但是他自己在西班牙内战中受到了意大利和德国在军事上的大量援助,必须要给出回报,同时佛朗哥自己也想报复在西班牙内战中支持自己对手的苏联。于是在1941年,当西班牙外交部长Lamón Serrano Suner向弗朗哥建议组建一支西班牙志愿师,其人员从陆军和长枪党党徒中挑选,以帮助德国在东线的作战的时候,这个方案迅速得到了佛朗哥的支持。
在佛朗哥的许可之下,新部队的人员征集工作很快便得以完成。
这个志愿师最初简称为西班牙志愿师(DEV),全师的18000名兵员均按照严格的征兵制度从西班牙各地征集,均是西班牙现役军人或者长枪党党徒。
在完成最初的人员招募和编制工作后,这支志愿师通过铁路运输,抵达德国巴伐利亚的格拉芬沃尔进行训练。1941年7月20日,这支志愿师正式加入德国武装力量,并获得了第250步兵师的番号。
为了和其它德国陆军师加以区别,一般称这支志愿军部队为第250西班牙师。该师另有一个非正式的别称,即蓝色步兵师(德国称之为Blau-Division,西班牙称之为Azul-Division)。
这便是第250“蓝色”师的最初的建立史,在建立之初,第250西班牙师是按照西班牙步兵师的编制组建,编制为四个团。之后为了适应东线的实际作战环境,“蓝色”师的编制进行了调整,调整之后的“蓝色”师下辖第262步兵团、第263步兵团、第 269步兵团、第250炮兵团、第250侦察营、第250反坦克营、第250工兵营、第250通信营、第250野战补充营、第250滑雪连、第250运输连、第250维修排、第250面包连、第250屠宰连、第250医疗分队、第250野战救护队、第250野战宪兵队、第250兽医分队、第250野战医院、第250野战邮局以及师补给单位。
西班牙志愿师的组建工作很快就得以完成,来自西班牙的指挥官们尽可能地缩短训练时间,将一个新编师通常需要6个月训练时间缩短为一个月,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全部的训练工作,随后第250西班牙“蓝色”师于1941年8月20至21日起程运往东线,参加东线战斗。 到达东线之后,第250西班牙“蓝色”师先是分配到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之后,又被划分到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战斗序列,准备参加打列宁格勒的战斗。
在10月份,第250西班牙“蓝色”师迎来了自己在战场上的首秀。1941年9月27日,250西班牙“蓝色”师的先头部队通过乘坐火车抵达了预定的目的地,位于伊尔门湖畔的诺夫哥罗德,接管了德军第126步兵师的防区,部署在诺夫哥罗德以北沃尔霍夫河一线。随后在10月10日,蓝色师又调整部署,在什姆斯克附近接替了第18师和第126师一部,负责防守北起卢布克夫科南至库里斯科的一条50英里长的防线。
1941年10月12日,在当日晚上,一支苏军部队企图在卡佩拉诺瓦渡河,但是遭到了蓝色师下属第269团2营的阻击,在一场激烈的交火后,封冻的河面上留下了50具苏军的尸体,另有80余人被俘。在1941年10月,德军第18摩托化师、第126步兵师和蓝色师的2个团在乌达尼克渡过沃尔霍夫河,试图在东岸建立一个桥头堡。11月,第250步兵师后继部队穿过了封冻的沃尔霍夫河,第269团奉命前去接管奥申斯基、波萨德和波塞洛克,这些村庄正被德军第18步兵师占领。没想到,西班牙人刚刚接手,就遭到苏军猛烈反攻,在蒙受重大的损失后,西班牙人收缩兵力到波萨德死守。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蓝色师的后退并不代表他们输掉了这次的战斗,相反这只是一场真正血战的开始,而这场战役也成为了“蓝色”师在东线扬名的第一场战役。
在退守到波萨德之后,大批的苏军随即包围了这个村庄,对村庄中的蓝色师发起猛攻,各式火炮反复地向村内倾泄炮弹,随后苏军步兵在宽大正面上发起冲锋。11月12日,一波接一波的苏军士兵向第250步兵师的阵地猛冲,试图夺回村庄,蓝色师则奋力抵抗,最终蓝色师经过反复厮杀,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顶住了苏军的猛烈进攻。
1942年1月7日,苏军发起了旨在粉碎德军防线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希望为列宁格勒解围。弗拉索夫指挥的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在诺夫哥罗德以北的德军阵地上打开了一个20英里长的突破口,大量的苏军部队从这个突破口涌入。与此同时,沃尔霍夫方面军以南的苏联西北方面军也在1 月7日于伊尔门湖以南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在伊尔门湖附近,德军的第290步兵师被苏军击溃,543名幸存者躲藏在伊尔门湖南岸的维斯瓦城,被苏军一个滑雪营包围。当时隶属于蓝色的师第250滑雪连正位于伊尔门湖西北岸,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第250反坦克营5连指挥官奥尔达斯上尉马上指挥该滑雪连的204名士兵前去支援这些被困的德军部队。
1月10日,这支滑雪部队带着70匹马,冒着零下56度的严寒穿越封冻的伊尔门湖,途中有102人被冻伤。在大雪中挣扎了一番后,他们到达了乌斯里卡。在这里,他们联络了师长穆诺兹·戈兰达斯将军,得知那500多德军还在维斯瓦城急等着救援。滑雪连继续前进,几天后这个连就只剩下76人了。他们最后在什罗伊与苏军部队不期遭遇,但西班牙士兵果断地脱离了与苏军的接触。虽然苏军出动了一辆坦克和滑雪部队进行追击,西班牙部队和少部分拉脱维亚部队边打边退,在波尔绍耶击退了追兵,同时将伤员后送。
最后,在出发后的第15天,1 月25日他们成功地与维斯瓦城的德军取得了联系,但滑雪连的兵力已减员至34人。但作战并未结束,这一小批西班牙士兵又随同第81步兵师的部队攻占了三个村庄。当作战全部结束时,全连只剩下12人。这些人全都获得了西班牙陆军勋章和铁十字勋章。
西班牙“蓝色”师就此扬名东线战场。
之后“蓝色”师辗转多个战场,先后参加了沃尔霍夫反击战,德米扬斯克战役和柳班战役。 1943年1月12日,苏军再次向北方集团军群的防线发起进攻,以突破德军对这座英雄城市的封锁。第18集团军的每个师都抽调出一支分队去支援前线,蓝色师派出了由帕蒂诺上尉指挥的第269步兵团2营。
1月22日,第2连抵达了波塞洛克并立即投入战斗,在击退了苏军步兵的两次进攻后才保住了阵地。第6、7连的阵地也遭到同样的猛攻,伤亡惨重,800人的部队有600人伤亡。但上级还要命令部队拼死反攻,以夺回失守的阵地。夺回阵地后,西班牙部队一直坚持到德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后才被替换下去。
一个月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到惨败,而北方苏军也于2月10日重新发动攻势,意图打通列宁格勒至莫斯科的公路和铁路。第250步兵师驻守的克拉斯纳波尔靠近伊斯霍拉河,正是苏军进攻的重点地区。蓝色师必须在仅有第212步兵师的支援下,挡住苏军四个步兵师(第43、72、45、63步兵师)的进攻,这些部队还可获得2个坦克团、187个炮兵连、2个迫击炮营、2个反坦克营、1个摩托化旅和2个滑雪连的支援。
而蓝色师此时的实力仅为两个步兵营、1个滑雪连及一些炮兵、反坦克、工兵单位,总计约5600人,兵力悬殊。
在3小时的炮火准备后,44000名苏军和100辆坦克突破西班牙部队的阵地向克拉斯纳波尔冲击。防守在火车站的第3连伤亡极大,只剩下40人,但他们仍然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的指挥官鲁伊兹·霍罗波上尉几天前曾有机会离开此地,但他还是留了下来并在战斗中阵亡,他被追授十字勋章。周围的西班牙部队均被苏军分割包围,只有极少数士兵突出重围撤回了克拉斯纳波尔。
经此恶战后,蓝色师沿伊斯霍拉河部署,以防苏军合围已方的阵地。第262团所属的炮兵、工兵损失严重,残部均已撤离。而留下的一个炮兵组也于当晚撤走。第二天一早苏军即在伊斯霍拉河附近的造纸厂发动新的攻势,第262团3连及其它单位的人员又与苏军死缠烂打了两天,阵地基本保持完整。3月19日,苏军对蓝色师的阵地发起了最后一次主要的攻势,也很快被击退。至此,蓝色师已经损失惨重,伤亡率高达75%,3645人伤亡,300人被俘。
1943年10月5日~6日,迫于政治局势变化,西班牙政府下令蓝色师归国,该师奉命移交自己的阵地,并于6日至12日完成了和第81、123步兵师的换防。10月29日,在东线经历了两年的恶战之后,蓝色师的第一批士兵带着荣耀和勋章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据统计,蓝色师在东线的损失为:3334人阵亡,8466人负伤,326人失踪。321人被苏军俘虏,其中有94人在战俘营中死亡。其余的230名西班牙战俘于1954年从苏联遣返回国。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蓝色”师都证明了自己的战斗能力,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还是在苏德战场上留下了自己的威名,是德国军队在东线最值得信赖的战友之一。
你们怎么看呢?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一下关注!听说点关注的人三个月内都会有好运气。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