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但他没说,在到达这种素与简之前,必然要经历一番轰轰烈烈。
经历过绚烂之后的素与简,才是真正的素与简。
不然,那就变成了——
这一生庸庸碌碌,你却安慰自己说平凡可贵。
一、讨要小妾有句话说,人可以不认识人,但灵魂一定认识灵魂。
所以,两个生性不同的人也会成为至交好友。
比如,大唐时的刘禹锡和柳宗元。
这两个人:
一个昂扬乐观,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一个感性沉静,甚至有些悲观。
但他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他们一起中举,一起到大雁塔题诗留名,一起参与政事,又一起被贬。
在被贬途中,两人行到衡阳分别。
柳宗元写诗说: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本以为若干年后,两人可以悠然归去,彼此做了邻居,吟诗唱和。
没想到,柳宗元竟然中年病逝,他让人带着自己的书稿和孩子,送到刘禹锡处。
——或许这就叫“托孤”。
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都要交付给你,这样我才安心。
刘禹锡没有辜负朋友的嘱托,将柳宗元的诗稿集结出版,又将他的儿子培养成材。
晚年的时候,刘禹锡搬到洛阳,和白居易成了邻居。
当时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位裴度。
这是一位“猛人”——
他曾在朝为相二十多年,平定淮西,帮助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大唐续命100年。
他引荐李德裕、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了刘禹锡、白居易等人。
史书上说他“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
彼时被称为“郭子仪第二”。
不过裴度更厉害些,他还会写诗。
《新唐书》里说:裴度晚年的时候,就住在洛阳集贤里。
他在自己府宅里修筑假山、开凿池塘,引入清水灌注其中,导引分流贯通有序,两岸景物交相映衬。
他还在其中修建了一座歇凉避暑的亭阁,叫做“绿野堂”。
“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
从此,中国的文人心中,就有了两处“归隐之地”:
一处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一处就是“裴公绿野”。
“功劳既成名遂矣,便索抽身退。裴公绿野中,陶令东篱内。”
相较而言,陶渊明更像是无力应对现实而选择遁世,裴度却是经历大风大浪后归于自然。
就在晚年生活中,裴度经常和白居易、刘禹锡诗文唱和。
有一次,白居易看中了裴度的一匹好马,他就写诗讨要。
裴度不愿意给,于是就写诗提了条件:想要马,拿你的小妾来换!
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
“逸足”就是日行千里的好马,而“名姝”,就是小妾。
你想要这匹好马,我还想相中了你家的小妾,咋样,换不换?
白居易一听,这我可舍不得。
于是他就写诗搪塞:
安石风流无奈何,欲将赤骥换青娥。
不辞便送东山去,临老何人与唱歌?
这话说的,真是刀切豆腐——两面光。
我想要好马,但要是把小妾送出去,谁来伺候我呢?
如今看来,“名姝换逸足”的事的确格调不高,不过,这也算是问人间的嬉笑打趣吧。
毕竟,裴度这样的人,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匡扶社稷,见惯了太多的人心险恶。
如果,你也经历过至暗的人心鬼蜮,却依旧对这人世间充满温情,那我敬你是条汉子。
二、匡扶社稷任何你引以为傲的东西,最终都会变成你的束缚和弱点。
唐初的时候,分封藩镇,用以拱卫京师。
这在当时让唐王室引以为傲。
只是,随着时日变迁,藩镇坐大,他们的力量足以与王室抗衡。
形势逆转,唐王室反而要看藩镇的脸色。
这让“安史之乱”后的皇帝们难以容忍。
但忍不了也要忍。
直到唐宪宗时期,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无须再忍。
——其实能够“不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了实力:
是经过前面几位皇帝的努力,给他留下了臂膀人才和满仓财货。
于是,唐宪宗重用武元衡。
当时恰逢西川军阀韦皋病逝,他的小弟刘辟接掌政权。
——这在当时已经极为普遍,藩镇们可以不经过唐王室而自立。
没想到刘辟胃口很大,朝廷无奈同意他接管西川之后,没想到他又想把东川也纳入治下。
朝廷不同意。
刘辟认为皇帝年轻软弱,于是干脆撸起袖子,自己去抢。
这一次,唐宪宗不乐意了。
于是,虽然很多大臣反对用兵西川,但宪宗皇帝和武元衡很默契地达成一致:
武元衡带兵入川,削平了刘辟。
有了这样的开始,于是唐宪宗就开始了“收拾藩镇”之路。
接下来是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当时的藩镇已经察觉到了宪宗的强硬,于是他们开始抱团。
在平淮西战役中,几个节度使伙同起来,除了吴元济,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也参与进来。
他们除了调兵遣将,还使出了“阴招”——
派人刺杀了当时担任宰相的武元衡。
主战且有能力平藩的宰相被杀,满朝震惊。
很多大臣趁机进言:不能继续打了,不然我们也会被杀啊。
结果,唐宪宗不为所动,他只说了一句话:朕只用裴度一人,就足以击败这些乱臣贼子。
这时候,裴度就出场了。
裴度比武元衡小7岁,过去他一直跟着武元衡做幕僚,自然认同武元衡的主张与做法。
武元衡清晨上朝路上被刺杀的那天,裴度也遇到了刺客。
不过他身手敏捷,只是被伤到了头部,不久伤愈就被任命为宰相,接替武元衡,统帅大军,继续平定淮西。
八月,裴度誓师出征。
长安城,通化门外,旗帜翻飞,咧咧风向。
唐宪宗亲自送行,大约总会说一些“朕与江山社稷,皆托付于你”的话。
裴度回应:
“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灭,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
当年这一场誓师出征,其实很多伟大的诗人参与其中。
韩愈,当年他曾表示,如果要打军阀,他一定第一个冲上去。
这一次,韩愈被任命为行军司马,参与战斗。
而在当时,大诗人王建——就是那个写下《新嫁娘》的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一次,王建写下了《东征行》(节选):
相国刻日波涛清,当朝自请东南征。
舍人为宾侍郎副,晓觉蓬莱欠佩声……
这里的“相国”,指的就是裴度,而“舍人”,指的就是韩愈等人。
当时,大军齐发,气势威整。
就在这一年,因为诗文充满森然之气而被称为“诗鬼”的李贺,已经卧病在床。
他没能赶到现场,但听说大军待发,他还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写下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裴度到达前线,发现形势非常严峻:
这仗已经打了好几年,国家损耗很大,钱粮都快无以为继——
如果没有经历过战阵,我们或许会认为:
所谓战争,就是靠几员猛将,千万人中取敌将首级,大战结束;
或者,智谋之士运筹帷幄,一番运作,大战结束。
其实,战争更多的是实力的比拼——不止军力,还有背后的经济实力。
所以,老子和孙子都一再叮嘱:兵危战凶。
眼见国家在吃力苦撑,到达前线的裴度立刻给宪宗写信提要求:
第一,将军中作为监阵的宦官撤回。
当时,为了掌握军中情报,皇帝会派宦官入军,作为皇帝耳目。
但这些宦官到了军营,往往对军政指手画脚,打赢了就冒功,打输了就甩锅。
这让士兵们非常不爽。
第二,举荐名将李愬。
当时的李愬并没有什么名气,但裴度知道他能为将,于是竭力举荐。
对于这两个要求,宪宗啥也没说,必须同意。
就因为这两条,让平淮西之战很快取得了胜利。
升任大将的李愬,看准了吴元济将主力调往前线,而老巢蔡州城空虚。
于是,李愬带领九千精兵,“雪夜入蔡州”。
吴元济睡梦之中突然被喊杀声惊醒,随后,他就被活捉,送出长安被斩。
这一战,彻底打出了唐王室的风采,朝廷声名大盛,藩镇胆战心惊:
原来跟着闹的王承宗立刻表示臣服,割州献土,派自己儿子入朝为质,表明心迹。
李师道本也想这样做,但是耐不住媳妇儿吹“枕边风”。
——妻子舍不得自己儿子入朝为质,就劝阻说:
咱们手下也有数十万精兵,有啥好怕的,先打一仗,打不赢再认输也不迟。
关键时刻,李师道就糊涂了,他一琢磨,也是,不能怂,就是干。
于是,在“平淮西”之后,裴度又指挥了“淄青之战”。
这一战,打败了李师道,他儿子不用入朝为质了,因为和家人一起被绑到了长安。
宪宗皇帝用军阀们的头颅祭奠祖宗。
本已孱弱的大唐王朝焕发了最后一丝生机。
这被称为“元和中兴”,因为这事,唐宪宗能够和唐太宗、唐玄宗并列,成为大唐历史上,有名的三位皇帝。
但在这之后,裴度也慢慢选择了“功成身退”。
三、无奈身退裴度慢慢选择“功成身退”,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他平藩有功,被封为“晋国公”,但朝堂之上,暗流翻涌,裴度为大唐续命100年,
但在朝堂争斗中,他也累了。
据说,当时李师道不服朝廷,还要起事,裴度原想继续前往前线,带兵作战。
但有一个书生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为裴度做了分析:
您刚平定了吴元济,立下不世之功,自古立下大功却不肯收手的人,几乎没有好下场,这个您应该很清楚吧。
现在几路大军都在进攻李师道,想要趁机领先,这时候您带几个书生到军阵之中,他们会做何感想,会不会觉得您是来抢功呢?
最后,书生总结说:
“夺人之功,不可一也;功高不赏,不可二也;兵者危道,万一旬月不即如志,是坐弃前劳,不可三也。”
这句话,恰恰说到了裴度心上。
或许从这时起,裴度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
而让裴度做出这种选择的,或许还在于,他已经看到——
大厦将倾,非一木所能支也。
当年,裴度指挥,平定淮西,宪宗皇帝感念他功高,就让韩愈做一篇文章称颂。
韩愈成文后,被刻成了《平淮西碑》。
但因为在这篇颂文中,并没有刻意描写英勇的李愬(他当时已经娶了公主的女儿为妻)。
据说,李愬的部下因为不满韩愈的碑文,竟然把石碑都推倒了。
最后皇帝无奈,只好下令让翰林学士重新写了一篇文章。
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旧的军阀被打倒了,但新的军阀也出现了。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这是没法解决的症结。
或许因为看到了这样的事情,晚年的裴度决定寄情山水,与诗人们吟诗唱和。
因此,才有了“裴度向白居易讨要小妾”的故事。
俱往矣。
生命经历过轰轰烈烈,最终仍要归于寻常。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素与简”。
武侠小说谥号
“夺人之功,不可一也;功高不赏,不可二也;兵者危道,万一旬月不即如志,是坐弃前劳,不可三也。”~~这哪是一个书生,这是智囊、谋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