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白刚出道。
他一身白衣,前去拜见渝州刺史李邕。
——唐时风气,文人想要出仕,除了参加科考,还可以经由名士推荐。
见了张口就谈王霸之道的李白,李邕不太感冒,
估计也没给李白啥好脸色。
李白郁闷离开:你等着,我回家写诗骂你。
于是李白就写了《上李邕》,最后两句干脆就是: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孔子他老人家都说“后生可畏”,你咋能看不起人呢!
李白刚出道就碰壁,
相较而言,到了宋朝时的苏轼就幸运多了。
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苏轼的文章,分外感慨: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这句话后来变成了成语“出人头地”。
因为欧阳修的宣传,苏轼一下子就在文坛上火了。
或许是得了别人的好处,便想着将这种好处传递下去。
苏轼成名之后,在他门下有四个人很受器重,
他在朋友的信里(《答李昭 玘 书》),不自觉就夸上了:
“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于是,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四人就成了有名的“苏门四学士”。
以上就是为了凑字数,跟今天的文章没太大关系。
下面才是正文。
一、不拘一格说起来挺搞笑。
苏轼有三个姐姐,但《醒世恒言》里非说他有个妹妹叫“苏小妹”。
苏小妹很聪明,她曾调侃苏轼脸长得像“驴脸”一样长: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
在书中,这样聪慧的苏小妹,就嫁给了秦观。
秦观才学很棒,他写的《鹊桥仙》,对“离别”就有另外的看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据说,有一次苏小妹和苏轼泛舟湖上,她拿出秦观的来信。
苏小妹看信抿嘴一笑,
苏轼歪头一瞅,是一首“叠字回环诗”:
苏小妹低声读了出来: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家兄妹那是啥人?读了诗必须回一首,
苏小妹略一思索,就写了回信: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在旁边的苏轼也忍不住手痒,于是他也写了一首《赏花》: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样的诗作,很有趣味,以前是文人之间的唱和。
尤其是苏轼,他就像一个魔术师,
文字到了他手上,就会被编织出不同的花样。
他写的回文诗(正读反读都成诗):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苏轼的开阔,就在于他笔下的诗词都是不拘一格——
因为多种多样,所以才会丰富多彩。
二、问君能有几多愁诗词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这容易产生另一个问题:
吟诗作词不再以抒发真情实感为主,
诗词反而成了逗弄文字的雕虫小技。
就像下面这首词——《阮郎归》:
春花春草惹春愁,诗书未解愁。是非恩怨尽闲愁,雨悲云也愁。
今别去,诉离愁,天涯各自愁。问君能有几多愁,哪堪愁更愁。
嚯,一首词里写了9个“愁”字,这也愁,那也愁,
但到底“愁”在哪里,真看不出来。
古人写“愁”,向来委婉而不失神韵。
“词帝”李煜写愁一绝——毕竟国破家亡,是真愁苦:
将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更有甚者,李煜写“愁”,全片不见一个“愁”字,但读来让人心颤: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到了北宋,“巨丑”的贺铸写愁,直接“化无形为有形”: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而后来的李清照,她写愁,变得更加鲜活动人:
只恐双溪艋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现在再看上面那首词,通篇是愁,但索然无味,完全是文字堆砌。
这样的词作,估计苏轼看了,都要笑哭。
三、辛弃疾的吐槽有时候写“离愁别绪”,最高的境界,是“不着一字而满篇皆是”。
那种生怕别人看不懂,“愁来愁去”的文字,最让人反感。
就像当年辛弃疾在词中的“吐槽”: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为赋新词强说愁”,勉强写出来的,没有什么好东西。
而那些高超的词作,都是经历了“欲说还休”的阶段,
最后才明白“天凉好个秋”。
最好的文字,其实是归于质朴。
语到极致是寻常。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后面这几个 李煜的词少了一个帘 帘外雨潺潺 胭脂泪 相留醉 贺铸的青玉案 若问闲情都几许
文字之美
张冠李戴你最牛,清照安在李煜头。
东坡就是词的顶峰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天亮好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