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级车市场历来是中国车市销量规模最为庞大的板块,也是几乎所有车企的必争之地。
在紧凑级车市场中,轿车和SUV又是两块最大的蛋糕。而这两个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竞争格局。多年以来,紧凑级轿车销量TOP 10名单几乎全是合资车型,只有吉利汽车旗下帝豪一款轿车入围。但来到紧凑级SUV市场,自主品牌反而拥有很强的话语权。在今年上半年销量TOP5中,自主SUV有3款,TOP10中,自主SUV有6款。
毫无疑问,自主品牌已经是紧凑级SUV市场的最大赢家,但赢也仅仅是赢在销量上。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都是以低价走量、薄利多销的套路取胜。像销量最高的哈弗H6、吉利博越、长安CS75 PLUS三款车型主销的是12-13万元的版本,而CR-V、RAV4起步价就达到了17万,主销的是19-20万元的版本。也就是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虽然在生产销售相同定位的产品,但价格却相差7万元左右。
自主品牌是赢了销量、输了利润。
这就像苹果和安卓,安卓掌控了智能手机市场60%的市场份额,但80%的利润被苹果拿走了。
自主品牌要想真正在紧凑级SUV市场完胜合资,不能仅仅停留在销量层面,还要在产品定价、产品价值上赶超合资品牌。近年来,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都在推出高端SUV来推动产品向上。
比如长安在去年推出的UNI-T,最热销的是顶配版本,平均售价达到了13万。还有吉利的领克01,平均售价达到17万。另外,坦克300定价高达20万+,但对入门级越野SUV这一空白市场的精准定位,让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热度。还有比亚迪宋PLUS,其推出的DM-i混合动力系统可以使百公里油耗降低4升左右,售价提升到了14.68万-16.98万元,这些车型正在不断打破了自主紧凑级SUV 15万的价格天花板。
不过,在今年上半年,紧凑级SUV销量TOP20排名中,只有UNI-T一款车型入围。领克01、坦克300和宋PLUS DM-i在今年均遇到了产能或芯片短缺问题,销量一直未爬升到较高的水平。如果没有芯片荒发生,紧凑级SUV市场的格局或许早已发生了变化。
但是,星越L这款基于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架构打造而来的全新SUV,有望让自主紧凑级SUV在售价和销量两个方面都实现与合资品牌的平起平坐。
星越L在7月20日上市,售价13.72万-18.52万元。根据吉利官方披露的数据,星越L在全国范围内的平均售价达到17万元,同时,在上市10天内,星越L销量达到6000+辆。
而星越L有望延续强势的销量表现,上海一家吉利4S店销售经理表示,星越L在上市后20天内的订单数已经超过了预定期间(3个月)的订单数,而该店目前交付的还是预定订单。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星越L未来的月销量有望稳定在1.5万-2万辆的月销量,这恰好是RAV4、CR-V的销量水平。这样的成绩比哈弗H6月销3万辆更有份量,也更有意义。
在合资主导的紧凑级轿车领域,自主品牌的上攻势头更为明显。2020年之前的很多年,紧凑级轿车销量前20排行榜中,自主品牌仅有吉利帝豪、长安逸动两款车型。2020年,这一局面发生了转变,自主品牌车型增加至6款,其中吉利汽车3款,上汽荣威1款,长安汽车1款和奇瑞汽车1款。
今年上半年,自主紧凑级轿车仍保持着良好的势头,TOP20中自主车型上升到7款。吉利品牌有帝豪、星瑞、领克03三款车型入围,其中CMA架构车型——星瑞、领克03定价与合资竞品相近,前者销量已经达到了本田思域的水平,平均月销量超过1万辆,后者作为运动轿车,平均月销量也有近6000辆之多。
另外,秦PLUS DM-i虽然没有出现了TOP20之列,但其定价区间同样是瞄准了合资车。如果能够解决产能和供应链问题,秦PLUS DM-i将释放更大的市场潜力。这几款高价值车型未来势必进一步改写轿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不难看出,吉利、长安、比亚迪三家车企正在引领自主品牌此轮品牌向上攻势,这其中吉利的表现最为抢眼,星瑞和星越L、星越S组成的吉利品牌CMA高端系列——中国星已经实现了定价和销量的双重突破。
这些自主高价值紧凑级车型的强势表现,意味着自主品牌已经攻入合资品牌的腹地。2019年至今紧凑级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快速变化,也预示着中国车市正在从德、美、日“三分天下”向中、德、日“三家争强”的格局变迁。《新车新技术》最近采访的一位合资品牌高管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品牌的红利已经消退,正在进入本土品牌的红利时代。到2025年,自主品牌的市占率或将从现在的38%提升至50%,2030年甚至有可能达到70%。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
星越L真的是被吹的天上有地上无了!其实除了大一点,好像也没啥优势
少吹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