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位于中原大地的河南,进入高铁时代后,建成了多条高铁线路,如京广、郑西、郑徐、郑万、郑阜、郑太、济郑等,截至2024年11月,全省高铁总里程约为2217公里,位居全国前列,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位居全国第一!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已经开通的高铁绝大部分都是“围着”郑州建设,这使得河南成为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枢纽省份,郑州成为全国首个“米”字形枢纽城市,虽强化了郑州在全国交通网站的地位,但也加大了郑州的通行压力,其它地级市之间互联互通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河南强化了“绕过”郑州的高铁建设,进一步优化高铁网,促进均衡发展。
平漯周高铁是河南重点建设项目。该高铁是陆桥走廊支线(南京经平顶山至洛阳段)重要组成部分,是呼南、京广等主通道重要联络线,是关中、中原这2大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联系的辅助通道,也是河南优化高铁网布局的重要项目。线路起点在既有平顶山西站,途经漯河,共设车站6座,终点设在周口东站,正线长度199.679公里,按时速350公里标准建设,总投资约398亿元,每公里造价约2亿元,已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并在2023年6月进入实质性入场施工阶段,工期3.5年,预计在2026年6月建成通车。
平漯周高铁由河南自主出资建设。该高铁是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均位于河南境内,由河南主导建设、自负盈亏。据悉,该高铁总投资达到398亿元,项目资本金不是常见的20%,而是高达50%,由省市按照5:5比例分担,其中,平顶山、漯河和周口分别承担65.67亿、82.585亿和50.745亿,剩余50%资金靠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来融资!
平漯周高铁有助于优化河南高铁网。该高铁直接“绕过”了郑州,建成通车后,有效衔接焦洛平、郑万、京广、郑阜等高铁,形成关中乃至西北腹地经豫西、通往长三角的高铁通道,促进中原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强化中原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等区域的联系,进一步优化河南高铁网,促进均衡发展。
第一,这是河南第1条真正“绕过”郑州的高铁。进入高铁时代,河南高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围绕郑州建成了京广、郑太、郑万、郑阜、郑西、郑徐等高铁,并在2022年6月济郑高铁(郑州至濮阳段)建成通车后,成为了全国第1个“米”字形高铁枢纽城市,郑州在全国高铁网中的地位更加明显!目前,河南建成/在建高铁项目当中,“绕过”郑州的项目共3个,分别是商合杭高铁、雄商高铁和平漯周高铁。
其中,商合杭高铁和郑阜高铁属于“捆绑销售”项目,当时安徽极力主张商合杭高铁,这会让京港台通道途经合肥,而不是按原京九铁路的路线布线,但河南更感兴趣的是郑合高铁,也就是郑州-周口-阜阳-合肥高铁,经过多年博弈后,最终达成了商合杭高铁配套郑阜高铁的协议,这2条高铁可在阜阳交汇,直通合肥!巧合的是,这2条高铁在同一天开通运营!所以,商合杭高铁的建设,并没有“绕开”郑州,反而成为强化郑州枢纽的高铁项目,毕竟该高铁在河南境内也就是48公里,郑州-商丘-合肥的路线也可以开行动车组。
雄商高铁则早于平漯周高铁两个月开工建设,但该高铁属于国家高铁主通道,在河南境内也就25公里,但计划开通时间是2026年9月,晚于平漯周高铁计划开通的时间(2026年6月),更何况,平漯周高铁完全由河南自主投资建设,严格意义来讲,是河南第1条“绕过”郑州的最先开通高铁。
第二,平漯周高铁可缓解郑州枢纽压力,促进河南高铁网更加均衡合理。目前,已经有8条高铁从各个方向接入郑州市区,郑州市内各大火车站之间通行压力较大,如京广高铁上运行的列车几乎必定郑州东站,该车站单日最高开行列车可达800多趟,在高峰时期,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发出!目前,郑州站每日停靠列车约280列、郑州东站每日停靠列车将近600列,郑州航空港站每日停靠列车约90列,这3大车站每日需要将近1000多趟列车停靠,这给郑州铁路枢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强化郑州枢纽通过能力,如总投资约100亿元的郑州南站及枢纽改造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有望在202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郑太高铁与京广铁路将实现分离,并与郑阜、郑万高铁连通,减少郑州站和郑州东站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建设更多“绕过”郑州的高铁,促进区域路网的均衡分布。在此背景下,河南启动了平漯周高铁和焦洛平高铁,这2条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形成关中乃至西北往长三角新的通道,可不再经过郑州枢纽!
此外,河南还在加快推进雄商高铁建设,重点推进南信合、南阳至十堰、阜阳至黄冈、焦作至新乡、商洛至十堰等高铁建设。未来,河南高铁网将更加均衡合理,除郑州成为“米”字形高铁枢纽外,洛阳、平顶山、南阳、信阳、漯河、商丘、焦作、新乡等城市有望成为“十”字形高铁枢纽,届时,河南高铁网将更加均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