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生活养生?

鸿HUNG 2024-02-01 13:54:37

城市建设的速度永远在赶着时间,每个人也都行色匆匆,向外发送着焦虑躁动的宇宙音波。

在一片寻找本我的呼声中,农耕综艺应运而生,当白月光取代了霓虹灯,报复性熬夜也重新回到了日落而息的状态。

褪去高楼大厦的外表,古代人安排的生活作息真是要精细得多。

四季作息

四季消长与阴阳两仪结合起来,那些人们戏称的春困秋乏、夏倦冬眠,古人们也记载了自己的认知和解决办法。

在中医的观念里,这种精神上自动调节的疲乏模式,根源在于其自身的“气”不足,而“气”这种东西虚无缥缈,简单来说,倒是可以理解为整个人的精气神儿。

气不顺,故而身出弊病,古人养生,养的不仅是身体,更是整个人的心理状态。

《皇帝内经》中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声,万物以荣”,春天是阳气开始渐强的季节,需早起舒缓身体,拉伸筋骨,运动有度。

春乃一年之始,万物更生,最不适宜动怒和杀伐,须得平心静气,古代帝王们总在春季大赦天下,赏赐下臣,也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正好与冬季相反。

夏季天长,太阳落山的时间最晚,这时的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保持愉悦的心情,使身体中暴增的阳气宣泄出来,以免损伤心脏,伤了体内的精气。

“秋三月,此谓容平”,此时暑气渐收,阴气生长,是养阴的关键时期。而阴又不等同于湿,秋季来临,更要预防湿凉的侵入,早睡早起,稳定情绪。

秋季也是草木凋零之时,含有肃杀之气,所以古代多判定为“秋后问斩”。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冷成冰,地寒而裂,生命进入潜伏时期。

冬季阴冷,须得减少外出的活动,维护好体内的阳气,早睡晚起,日出之后再起床,躲避寒气侵袭。

四季之间,阴阳相连,单单一个季节并不能够休养好体内的“气”。一年之末到冬季,保养得当或者不得当的地方,都在潜伏着,来年开春,又是万物发陈。

《淮南子·精神训》曰:"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古人尊崇天人合一,认为世间万物皆为,人也生活在自然规律之中,必须要顺应着规律生活,故而不管是在制度司法,还是天文历法中,都能窥见自然更替的道理。

一日作息

古代的历法,往大了说是天干地支,六十年一纪,往小了说就是日升月落,一天十二时辰。

古代不遵循24小时制,不仅车马慢,日色仿佛也变得悠然了一些。

十二时辰按照十二地支来命名,分为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

或许对平常百姓来说,地支的名字过于抽象,自汉代以来,十二时辰又有了一种更美的称谓,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等等。

夜半,也就是晚上23点到第二日的1点钟,是为新旧交替,阳气渐盛,正是安睡的好时机。

鸡鸣之际,也就是丑时,人们已经是深度睡眠的状态,这个时候天还未亮,公鸡已经开始打鸣,甚至在农忙之际,勤劳的人在丑时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起床忙碌了。

平旦,即天刚蒙蒙亮,有诗记载“起五更,睡半夜”,五更便是平旦之时,人们睁开双眼,迎接新的一天。

收拾好了衣装,便到了日出之际,也就是卯时,一天的活动在此时开始。练武的扎着马步,习文的沉心读书,各处的官员也到了上班时间,如此便有“点卯”一说。

忙活了一阵子之后,终于到了食时,也就是吃早饭的时候,与现代人极为不同,古代还实行有两餐制,用晚饭还得一直等到申时。

隅中,也就是上午9点至11点,临近中午,胃里有食,不管是办公还是苦读,精神状态都是最好的。

日中,也就是午时,人们开始略显疲倦,日头正大的时候,也正好休整一下神经。

日昳,太阳过了中天依然西斜,人们继续学习和劳作,一直到了哺时,大多数人的工作开始告一段落,人们享用晚饭,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放松身体。

日入之际,太阳即将下山,工作再晚的人也得抓紧归家了,说不准进家门时,正逢戌时,又有西天晚霞可赏。

人定即为人静,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作为一日中最后的时辰,寒月划了一个半圆,又是新的一天。

或耕田,或织布,或研读诗书,或处理公文,古人的生活也是日复一日。

但令人羡慕的是,他们的日子和谐又安宁,一切尽在规律之中。岁月静好、温和从容就是岁月年轮里最美好的样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