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是如何继任的?

史涣看看生活 2025-04-26 08:57:00

4月21日,天主教第266任教皇(教宗)方济各逝世,这是天主教届的大事,教会不仅要在近期内办完教皇的后事,且还要产生继任教皇。

不像藏传佛教的转世,不像汉传佛教的指定,教皇的继任者诞生更像是政治活动,他们是通过选举产生继任教皇的。要知道,天主教分布在世界各地,有14亿教众,选举确是一个大问题,怎么选?选谁,这是受教众十分关切的。可天主教选教皇的程序已经实行了2000年。

记得电影《教父》第三部里有这个场景,感觉挺神秘的,事实上,教皇选举过程真的非常神秘,几乎是绝密,教皇选举过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系列活动。在过去上千年的日子里,教皇都是通过选举诞生,其间也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选民从罗马市民到高级神职人员,选举的时间、地点、程序都进行了具体规定,甚至包括参与投票的人员都有明确规定。

先说选举人构成,选举人必须是枢机主教(红衣主教),且年龄在80岁以下的。世界上够资格的大概100多人,他们要从世界各地奔赴梵蒂冈,并在十天半个月之内选举出新的教皇。

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到了梵蒂冈之后,他们会被召集到西斯廷教堂,即米开朗基罗画《创世纪》的那座,集中精力完成新教皇的选举工作。会议叫“秘密会议”,所有参与者都要宣誓保密。为防止分心,他们会被没收手机,会场周围被安装信号屏蔽器及窃听设备,进出的大门也被从外面锁死,直到新的教皇诞生,他们是出不来的。这个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在1268年,他们选了三年也没诞生新教皇。

在选举会场,枢机主教的工作也是比较轻松的,学习和投票间隙,他们还可以围在一起喝咖啡,但是不能进行拉票活动。一旦发现违规,不仅会被剥夺选举人资格,而且会被剥夺宗教教籍,这个无异于极刑,谁也不敢触碰。

选举工作是一轮轮地进行,直到产生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候选人,或者是投票到三十轮后还没有绝对胜出者,就以获得最多票数的人当选。每天可以进行四次投票,每轮投票结束,即进行公开唱票。唱票结束,所有选票当众投放到特制的炉子里烧毁。炉子的顶部在教堂的屋顶。

枢机们被关在里面投票的时候,广场上也集聚了众多盼着结果的教众,为了及时传递选举消息。每次焚烧选票的时候,都会往炉子里加上特殊的化学燃料,导致烟囱里面冒出的烟有两种颜色,黑色的表示选举没产生结果,白色的烟雾标示结果已经产生。这时候,教众就会在广场上欢呼雀跃。

虽然选票是及时销毁的,可枢机主教们在填写选票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他们甚至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笔迹,必须变化着自己书写的方法。一轮投票结束后,就进行下一轮。连续两轮投票无效后,枢机主教们集体做一天祷告,随后再进行新一轮的投票。

为了尽快达成一致结果,教会也是有高招的,仅饮食上就越来越严格,别说吃水果了,食物也就面包和水,住宿的条件差不多也只有三星级,目的是让他们专注于要紧的事,因为,大家都拖不起。

整个选举会由枢机主教团团长组织,选举团由三名枢机主教组成,选举结束后,团长问当选者是否愿意接受,当选者如果说接受,选举即刻生效,他当众挑选教宗名,如“若望”“方济各”等,随后会被带进“泪之室”,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很多人对于这个瞬间的变化都有点措手不及,大多激动得“泪流满面”。

在“泪之室”,新教宗会被换上特制的白色袍子。顺带说明一下,袍子是现场制作的,为了赶进度,裁缝师傅要事先准备几个尺码,随后就是按照新教宗的体格现场进行“私人订制”,然后,新教宗穿上新袍子到阳台上向教众发表剪短演说,然后向教众挥手致意。至此,新教皇就算是正式开始工作了。

最后再说一下现任教皇方济各,他1936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意大利裔。2001年,擢升为枢机。2013年3月,被宣布为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确实是近百年来伟大的教皇之一,他提倡对贫民进行救济,重视而非排斥穷人,拒绝拜金主义和暴力行为。他到世界各地访问,加强了梵蒂冈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友谊。他主导了多项宗教改革,受到了世界各地教众的拥护和爱戴。他逝世之后,教会准备为他申请“圣人”封号,这样的封号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不过3-4人而已,相对于他们,方济各好像更具备条件。上帝保佑方济各。

1 阅读:143

史涣看看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