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杨尹默,刘子文,赵玉沛等。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W
[2]王理伟,陈栋晖,李琦等。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
[3]陈可欣,张思维,李连弟。中国胰腺癌死亡情况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5岁的李国强干了20年油漆工。每天拎着工具箱进工地,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漆味,他熟练地涂刷、喷漆,双手长期浸泡在溶剂和稀释剂里,指甲缝里总是残留着斑驳的色渍。晚上回家脱下工作服手上还是洗不掉的油漆味。头晕、乏力成了家常便饭,他以为是太累,多睡一觉就好。可最近爬几级楼梯就喘不过气,妻子催他去医院,他摆摆手:“歇两天就好。”可就是因为这样的生活,导致他的身体渐渐亮起了红灯......

21年2月18号,晚上九点李国强刚收工回到家简单吃了碗炒面,刚放下碗筷胃里便涌起一阵沉闷的胀痛。他眉头一皱,坐在沙发上手掌下意识地按压着上腹部,感觉胃像被充了气的皮球硬邦邦的,稍微一动就有种深处被牵扯的隐痛。他轻叹一口气,喝了几口温水试图缓解那种发闷的不适,但肚子里仍然翻腾着一股说不出的沉重感,偶尔还会反酸,嘴里泛着淡淡的苦味。他心里烦躁起来,以为是自己吃得太急,便起身在屋里慢慢踱步,想着早点睡一觉,明天估计就好了。
到了后半夜,李国强猛地从睡梦中惊醒,额头上冒出大片冰凉的汗珠。胃里那股剧烈的疼痛感让他紧咬着牙,整个人几乎蜷缩成一团,拼命想压抑住痛苦,但胃里那仿佛刀绞一般的剧痛却一阵比一阵更猛烈,仿佛要将他彻底撕裂开来。此刻他内心恐惧极了,甚至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自己真的得了什么严重的病?他挣扎着坐起身来,吃了两粒止痛药,庆幸的是好转不少。
2月23号,李国强正在工地上刷漆,站在脚手架上手里拿着刷子,刚刚抬手刷下一道漆,撕裂般的疼痛再次袭来时,胃部涌起一阵剧烈的疼痛,像是一把生锈的铁钩狠狠地撕扯着他的腹腔。他的手一颤,刷子“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李国强扶着栏杆,额头上的冷汗如雨水般滚落,呼吸也变得急促,疼痛让他连站都站不稳,双腿一软,整个人无力地跪倒在地,胃里再度翻腾,胸口一阵发闷就吐了出来。旁边的工友看见后连忙架起他去了医院。

急诊室里,医生迅速为李国强安排了检查,如血液检查、腹部B超等,血液报告显示血清淀粉酶 980 U/L,脂肪酶 1250 U/L,白细胞计数 14.6×10⁹/L,C-反应蛋白(CRP) 96 mg/L,明显提示胰腺急性炎症反应。腹部B超显示胰腺弥漫性增大,边缘模糊,周围渗出明显,胰腺实质回声减低,而增强CT进一步证实胰腺肿胀,胰周脂肪层浑浊,局部渗出液体积聚。综合所有检查来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中度)。
医生叹了口气说道:“目前你的情况不算最严重,但必须马上用药物抑制炎症。等情况稳定后得调整饮食,少吃高脂高糖食物,保持作息规律,还要尽量减少化学品接触,否则胰腺炎可能会反复,甚至发展成慢性胰腺炎,严重的还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从医院回来后,李国强对医生的话格外上心,彻底调整了生活方式。他严格遵循清淡饮食,饭菜以蒸煮为主,油腻的红烧肉、炸鸡一口不碰,就连以前爱吃的麻辣烫也戒了。每天规律吃饭细嚼慢咽,晚上九点前准时休息,再也不熬夜。工作上开始戴防护口罩和手套,减少直接接触油漆和溶剂,下班后还特意冲洗全身,避免化学物质残留。

5月4号,李国强回医院复查,医生看着报告露出满意的神色:“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都恢复正常,胰腺B超显示炎症消退,没有积液,恢复得不错。”李国强松了口气,心里踏实了许多。医生叮嘱道:“继续保持良好习惯,定期检查胰腺功能,别让它再受折腾。”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然而,意外发生在10月9号,上午李国强穿上工服习惯性地系紧裤腰带,结果一拉竟然空出了一大截。他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最近没节食,饭量也正常,怎么体重还是掉得这么快?想到这,他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原本结实的腰腹,明显感觉到肌肉变薄了,锁骨也比以前更突出,连手腕上的青筋都隐隐可见,但身体并没有其他不适,也就不怎么在意。
中午李国强和工友们坐在工地食堂里边吃边聊,可饭吃到一半他就觉得胃里胀得厉害,仿佛肚子里塞了一团棉花,没吃几口就觉得撑得慌,连汤都不太想喝了。他放下筷子也没太在意,下午继续上工。可奇怪的是,腹部老是觉得不舒服,虽然不算剧痛,但总感觉胃里被什么东西堵着,说不出的沉闷,甚至连上厕所都变得不太顺畅。

晚上下工后李国强躺下就着,可后半夜却被一阵刺骨的腹痛痛醒。他下意识地蜷缩起身子双手死死按住胃下方,疼痛像是从腹腔深处缓缓钻出来,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一点点挤压着他的内脏压迫得他喘不过气。他咬着牙忍着,可不过几分钟,疼痛突然加剧,从一阵一阵的钝痛变成了撕裂般的剧痛,仿佛有一把生锈的刀在腹腔里来回搅动,痛得他整个人猛地蜷起,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工友被动静吵醒,见他脸色苍白如纸来不及多问,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
了医院,医生立即为李国强安排了一系列紧急检查,包括血液化验、黄疸指标检测、增强CT扫描、穿刺活检。血检结果显示血清淀粉酶 1450 U/L,脂肪酶 1600 U/L,黄疸指数高达 7.2 mg/dL;增强CT显示胰腺轮廓模糊,胰头部出现密度异常的肿块,周围伴有渗出和胰腺管扩张。穿刺活检显示腺体结构紊乱,腺泡萎缩,纤维间质增生。综合所有检查来看,检查结果为胰腺导管腺癌,目前属于局部进展期。
等李国强的状态逐渐平稳意识慢慢清醒后,医生走到床边,语气沉稳却透着一丝凝重:“李先生,您的检查结果出来了。癌细胞已经侵犯了周围组织,并伴有淋巴结转移。”医生停顿了一下,看着李国强的神色继续说道:“这意味着癌症已经进入了进展期,需要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针对您的症状进行处理,您和家属可以商量一下,尽快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向。”

李国强坐在病床上手里攥着那份活检报告,指尖微微颤抖。他的视线在那几个刺眼的字眼上停留——“胰腺导管腺癌”,脑子里轰的一声,像被人狠狠砸了一拳。他抬起头盯着医生,声音有些干涩:“怎么可能是癌?我不是已经改了生活习惯吗?不抽烟,不喝酒,吃得清淡,作息规律……为什么还会这样?”
医生耐心地安抚着李国强的情绪,让他稍微平复下来,然后开始仔细询问他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细节、日常习惯以及近期的身体变化,希望能找到病情恶化的线索。李国强回忆着,断断续续地讲述着自己的日常,医生则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梳理着可能的诱因。直到某个细节被提起,医生的眉头猛地皱紧,眼神也变得更加严肃。
医生深吸了一口气,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责备:“你怎么能这么疏忽?!你知道吗?这正是癌细胞扩散的关键诱因!”他目光紧锁着李国强,声音低沉而急迫:“癌症的恶化绝不是毫无缘由的,每一次病情的进展背后,都有深层的原因。而你的这些疏忽,正好给了癌细胞继续扩散的机会!太多患者就是因为忽视了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细节,结果让病情一点点恶化,等到彻底失控才追悔莫及啊!”
1. 过度依赖“清淡饮食”,忽略营养失衡
李国强在确诊胰腺炎后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戒掉了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每天的饮食几乎以清蒸蔬菜、白米粥、少量鸡胸肉为主,油脂摄入极少。以为这样能减少胰腺的负担,避免炎症复发,可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营养摄入的严重不足。
人体的代谢活动离不开足够的营养支持,尤其是蛋白质、健康脂肪和维生素,对维持胰腺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然而过度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肌肉消耗,免疫力下降,甚至影响细胞修复能力,使已经受损的胰腺组织难以恢复,长期下来还可能加剧器官功能的退化。
胰腺本身是一个高代谢器官,需要稳定的能量供给来维持正常运作,极端清淡的饮食导致李国强的血糖调控能力变差,胰腺的代谢压力反而增加,使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摄入严重不足,这些维生素对抗氧化、抑制炎症、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尤其是维生素D被认为对胰腺健康有保护作用,缺乏时可能会加速胰腺细胞的异常增生。
李国强的体重逐渐下降,肌肉流失,免疫系统削弱,而胰腺内部的环境变得更加脆弱,让本应可控的炎症过程朝着不可逆的方向发展,最终给癌细胞提供了适合生长的环境,使得病情悄然恶化。

2. 频繁使用“养胃”保健品,导致胰腺负担加重
在确诊胰腺炎后李国强开始格外注意肠胃健康,为了保护消化系统,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了一些所谓的“养胃粉”“草本胃药”,其中含有大量的草药提取物、粘膜保护剂、益生菌等成分。李国强开相信这些产品能减少胃酸对胰腺的刺激,让消化系统运作更平稳。可他没有意识到,这些看似无害的保健品可能正在悄悄加速他的病情恶化。
某些胃粘膜保护剂虽然可以减少胃酸分泌,暂时缓解胃部不适,而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消化液分泌不足使胰腺消化酶的分泌受到影响,影响脂肪、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部分中草药类“养胃”产品可能含有植物雌激素或特殊成分,长时间摄入会干扰内分泌平衡,可能影响胰腺细胞的代谢使异常细胞更容易增殖。
李国强在毫无医学指导的情况下长期依赖这些产品,原本希望减少胰腺的负担却适得其反,给病情恶化埋下了隐患。
(注:《21年,45岁男子烟酒不沾却查出胰腺癌,医生:他有2个生活误区》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