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盛唐,其实它的划分大致有两种,一是按照事件划分,一是按照诗人诗词风格划分,将其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盛唐出了四大边塞诗人,但这其中只有两个人真正上过战场,高适领兵上阵杀敌,岑参则多作为军队的“文员”。
他两度出塞,从长安一路去到新疆,可以说是盛唐诗坛中走得最远的人,记录着数次出关征战,前前后后有六年多的边塞生活。
岑参一族有三人都是宰相,学识渊博,是当之无愧的名门世家,但因第三位宰相岑羲卷入太平公主一案,岑家被抄没流放。岑参在年幼时,父亲因病去世,有所回转的家境又迅速衰败下来。
书香世家,寒门学子,少年岑参5岁读书,9岁能做诗文,以27岁的年纪,一次便中了进士。随后便是守选三年,等待释褐授官。
岑参在这三年中,游历山水,结识了众多好友,这或许是岑参一生中最肆意开怀的时候。岑参的第一份任命是右内帅府兵曹参军,进士第二的成绩,却只做了个八品小官。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岑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唐朝是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朝代之一,每隔几年都会有一场战争,天宝六年,大唐国域的西北部已经是局势动荡,纷争频发。岑参虽是文人,却也写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样的豪情壮志。
可是盛唐名人辈出,他这样一个微薄小官,又如何能再光耀门户呢,初入仕途的岑参,幸运地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机遇。
747年的唐击小勃律之战,领兵作战的高仙芝凯旋归来,获封安西四镇节度使。两年后,岑参被任命为高仙芝幕府僚佐,随军出塞。
岑参远离了亲人故土,踏上西行之路,茫茫西域,不知沙场是否有自己开拓前程,成就功名的机会。行军路上,岑参忽逢故人,知其正要入京,匆忙之下,只得托付寥寥几句话,以报家人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碛中作》
可惜岑参第一次出塞,与他心中所想大相径庭,两方势均力敌,战争不断,岑参没有做激昂的冲锋和指挥,更多的是军事记载和辞别相送。
他在西域边塞辗转了三年,毫无建树。倒是留下了不少边塞诗,《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中作》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所作。高仙芝在恒罗斯之战中战败还朝,岑参等人也东归长安,第一次边塞之途,失望而归。
长安衣声捣捣,古寺满眼诗情,岑参回到大唐都城,失意也混杂着些许豁达,他结识了高适,又和杜甫、王维等人游慈恩寺塔,在那个盛唐,他们饮酒成诗,惺惺相惜。
岑参的第一次出塞虽然没有达到建功立业的目标,但他结识了军中一位判官,封常清,这便是岑参的第二次机遇。
754年,36岁的岑参再次出塞,入了封常清的幕府,赴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随后几年,岑参很受封常清的器重,军队打了胜仗,凯旋归来,军心大振,岑参也找回了自己的斗志,大部分边塞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写下的。
随着安西的战局渐稳,有很多人开始调任回京,岑参雪夜送别,便有了那首流传千年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的第二次出塞依旧没有找到建功立业的机会,年近不惑,他也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之路。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悔向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日没贺延碛作》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带着20万大军直击洛阳,命运环环相扣,当时岑参留在边塞,他的两位伯乐,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将领正好都在洛阳。
他们临时募兵迎战,叛军战锋不可挡,洛阳失手,只能向潼关撤退。战火就快要打到最繁华安定的长安,岑参在重阳登高之日写下了这首思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这时的岑参未曾想到几个月后,唐玄宗听信小人谗言,在大怒之下冤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岑参《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长安失陷,君储逃亡,各方诸将尊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即位,重建朝堂,岑参在杜甫等人的推荐下做了谏官。也许是悲痛,也许是失望,岑参回到长安后,对边塞之事一句不提。
后来几年,岑参直言进谏,有调任也有贬谪,49岁时做了四品官嘉州刺史,但仅一年又被罢官。
岑参没有了壮年时的雄心抱负,只想回到家乡安稳度日。但东归路上,在戎州被乱贼所阻,滞留许久只能转道陆路去了成都。
戊申岁,余罢官东归,
属断江路,时淹泊戎州作。
南州林莽深,亡命聚其间,
杀人无昏晓,尸积聚江湾。
饿虎衔髑髅,饥乌啄心肝,
腥裛滩草死,血流江水殷,
夜雨风萧萧,鬼哭连楚山。
——《阻戎泸间群盗》
多次颠簸流离,岑参的身体渐渐不济,这家旅馆只是暂住之所,却成了他的仙逝之地,769年,岑参卒于成都,客死他乡。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诸公》
“参,相门子。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尝自谓曰:云霄坐致,青紫俯拾。金尽裘敝,蹇而无成,岂命之过欤!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
岑参自幼立志获取功名,重振家业,他遇见了伯乐,也看多了世事残酷,半生的漂泊辗转,永远遥望着长安,半生的诗词歌赋,都是故园,故园…
欲在马上博富贵,可惜富贵实难求。
冬夜 癸卯年冬月初五作》 寒水浮白烟, 西南钩月悬。 残雪不化去, 松下老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