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传统养生文化,注重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增强自身抵抗力。立冬后,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中医认为此时应适时温补元气,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帮助维持健康。
某医院中医部中医内科主任指出,进补方式分为食补和药补,其中食补食材以羊肉和姜最为常见。
羊肉:甘温暖中,补气滋营羊肉是秋冬进补的首选。清代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描述:“甘温暖中,补气滋营。御风寒,生肌健力,利胎产,愈疝止疼。肥大而嫩、易熟不膻者良,秋冬尤美。”
该主任进一步解释,羊肉具有“暖中补气”的效果,适合虚寒体质及孕产妇。例如,广受欢迎的羊肉炉具有温补作用,但需适量食用,避免上火,并且不宜与南瓜同食以防止气滞。
姜:辛热散风寒,温中去痰湿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辛热散风寒,温中去痰湿,止呕定痛,消胀杀虫。治阴冷诸疴,杀鸟兽、鳞介、秽恶之毒。可酱渍,可糖腌。多食、久食,耗液伤营。”
该主任强调,姜具有散风寒、去湿的功效,可以帮助身体驱除寒冷、达到暖身效果。他提醒,阴虚火旺和喉痛者不宜食用。姜母鸭是常见的冬令补品,能驱寒、补气血,但阴虚或孕妇则不适合食用。
姜母鸭◆ 食材:鸭1只、米酒、麻油、姜母、冰糖、党参、当归、川芎、黄耆、桂枝、枸杞◆ 步骤:将鸭肉川烫至半熟,再剁成块状。用麻油爆香姜母,放入鸭肉,大火炒至表面微焦。将炒好的鸭肉、洗净中药材、适量冰糖和米酒、水一起放入电锅炖煮至全熟。◆ 功效:驱寒暖身、补中益气、补血行气◆ 禁忌症:阴虚火旺、感冒、孕妇不宜
素食者的进补选择素食者能否进补呢?该医院中医部特别推出了素食者专用的“福慧温养包”与“福杞饮”,能补益气血,并助益心、脾、肝、肾,适合气虚、血虚及阳虚者。
福慧温养包(十全大补汤加减)◆ 食材:黄耆、枸杞子、熟地、当归、炒白芍、川芎、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桂枝、红枣◆ 功效:温补气血,滋阴升阳。◆ 适用体质:气虚、血虚、阳虚之人。阴虚体质之人,可再加入玉竹、麦门冬、石斛等滋阴清热的中药材。
福杞饮◆ 食材:枸杞子、龙眼肉◆ 功效:补益心脾肝肾,明目,养血安神。◆ 适用体质:血虚、眼睛干涩之人。口味偏甜,可用来煮甜汤。
此外,冬天养生应先补肾,黑色入肾,因此可多吃黑豆、黑木耳、黑芝麻、黑枣、桑葚等食物,也有助于补肾养肝。该主任建议,可烹调桂圆麻油蛋、山药牛肉煲等作为食疗,亦能驱寒强身。
桂圆麻油蛋◆ 食材:鸡蛋2颗、桂圆肉200克、姜丝15克、黑麻油20cc、米酒1匙、盐少许、绿卷须叶少许◆ 步骤:桂圆肉用冷开水洗净,加入米酒静置约10分钟。热锅后,小火干煸姜丝至水分略干。倒入黑麻油和桂圆肉拌炒,打入鸡蛋,炒至蛋液凝固。撒点盐,放卷须叶。◆ 功效:驱寒暖身、补中益气◆ 禁忌症:阴虚火旺、感冒、孕妇不宜
该主任呼吁,冬季进补不可盲目,建议寻求合格中医依个人体质选对药材进补。体质偏寒者可温补,体质燥热者属清(凉)补或平补,体质寒热错杂者要问过中医再补。只有这样,才能补得安心、补好元气,健康一整年。